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小军 《信息通信》2013,(3):213-215
主要是关于安徽电力应急指挥中,构建基于WiFi的卫星通信的组网方案设计方面的探讨。为提高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安徽省电力公司建设了基于WiFi电力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本系统研究"电力突发事件"预警或发生时,如何快速建立双向卫星通信网络和现场无线网络,实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针对国内的通信需求该公司推出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卫星通信系统,集卫星通信、视音频传输、WIFI快速组网、自动桥接通信、双码流等技术于一体。该系统可以在到达现场后3至5分钟内快速建立起双向卫星通信网络,提供一体化的通信解决方案。这也是对疫情、火灾、矿难、海难、交通事故等采取的防范措施,希望能最小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降低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当前卫星通信网、短波通信网及超短波通信网相互独立应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上述三种无线网络综合应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得在同一个大的通信系统中,上述三种通信网络可以彼此接入、互连互通;该技术不但解决了机动系统的"动中通"问题,对以后的无线网络综合应用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是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通过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将以地面信息网络为主的网络边界,扩张到太空、空中、海洋等自然空间。雾计算(Fog Computing)技术是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可满足6G原生人工智能(AI)、通感算一体化、泛在连接、原生可信等需求。相比云计算技术,雾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模型,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从云端扩展到边缘,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高灵活性的服务。卫星通信凭借广覆盖、强算力、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成为6G的关键要素,卫星高移动性、分布式算力的特点深度契合雾计算技术特征。介绍了6G雾计算当前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提出面向卫星通信的6G雾计算架构,探讨其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卫星雾计算通信网络通过与地面网络优势互补、互相耦合,能够提供更大规模的覆盖面积、支持更多样化的业务服务,实现更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在应急通信保障、赋能AI卫星网络、赋能算力网络、手机直连卫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IP路由协议在MF-TDMA卫星系统中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F-TDMA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卫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灵活组网,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市场。同时,以IP技术为核心的宽带网络迅速发展,卫星通信作为一种广域网手段,实现对IP业务的接入,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研究了目前地面网络中常用的几种IP路由协议在MF-TDMA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适应性,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MF-TDMA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适合MF-TDMA卫星通信环境下的IP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5G网络的发展现状,概述了5G网络融合卫星通信的必要性;然后从网络架构方面总结了5G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针对卫星通信与5G网络融合所做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支持目前卫星通信和5G网络融合所需增强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移动性管理技术增强、QoS控制和策略控制增强以及NAS协议适配.根据目前卫星通信与5G网络融合的研...  相似文献   

6.
基于波长路由的卫星光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卫星通信的突破性发展,扩大卫星通信容量和带宽,建立了新型的卫星网络模型,分析了卫星光网络的技术难点问题,利用副载波和光波的双层路由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卫星光网络的新思路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牛志刚  朱谞 《电信快报》2003,(10):35-36
在卫星通信网络中,要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意味着所传输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将占用大量的卫星转发器带宽。作为一种先进的多址技术,CDMA可以动态地管理系统资源。将CDMA技术应用于地球同步(GEO)卫星通信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卫星转发器带宽。这里介绍了如何将基于DSP的DS/CDMA技术应用于卫星调制解调器,以实现卫星通信网络中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8.
认知无线网络: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急波  王杉  赵海涛 《通信学报》2011,32(11):146-158
综述了认知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首先,从物理层的频谱感知和网络层的可用带宽估计两方面对网络环境感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其次,对目前的多信道MAC协议进行了分类,重点分析了不同多信道MAC协议实现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然后,对认知无线网络中智能决策和网络重构的实现框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对认知无线网络的重点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向网络和用户的卫星ATM网络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宽带多媒体应用,星上ATM交换是实现这种应用的主要技术途径。分 析了卫星通信网络的作用和定位,介绍了面向网络和用户的卫星ATM网络的网络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 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无线网络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无线网络容量不断扩大,传统的网络优化布局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网络信息容量需求和用户需要。目前我国无线网络由于客观需求发展过快,导致网络建设不够细致,不能真正实现整个通信网络资源的最优化设计。本文就WCDMA无线网络特点进行简要阐释,并结合无线网络优化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无线接入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实现卫星组网,提高航天信息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基于对当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分析,指出卫星移动通信无线接入面临的六大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基于连接标识的面向连接的卫星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技术方案。该方案实现复杂度低,灵活性高,适应多种物理层技术,扩展性强,并且针对每一个业务连接具有不同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智能远传抄表系统中实现基于无线通讯芯片CC1101的无线跳传网络通信,根据CC1101的SPI接口特性,采用流接口技术,利用ARM920T处理器S3C2410在WinCE5.0下编写SPI驱动程序控制CC1101,实现了无线跳传网络通信,并在智能远传抄表系统中测试了基于CC1101的无线跳传网络通信。结果表明,该驱动能很好地运行在wincE5.0平台上,利用CC1101有效的实现了无线跳传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13.
梁凤仪 《移动信息》2023,45(5):29-31
LTE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是一种容量大、覆盖范围宽的信息通信科学技术。使用无线信息系统,可以将LTE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融合,不但可以发挥两种技术的优点,进一步提升网络架构资源的总体效率,还可以推动卫星信息技术和网络架构体系的整合发展,增强互联网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从而实现对移动应用信息系统的改造和革新。文中对LTE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领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码分多址(CDMA)是一种由数字扩频通信技术发展而成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通过码序列相关性来实现多址通信。CDMA技术最初因战争需求进行研发,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之中,后被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应用在商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自此快速发展,应用于多个领域场景。介绍的这种伪卫星定位系统时间同步方法便是基于CDMA这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而来,此时间同步法使地基伪卫星在不需要昂贵的原子钟做原子时间标准,不需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做时基和不需要任何的差分校正技术的情况下,使地基伪卫星定位设备自主地时间同步到统一系统时基。  相似文献   

15.
5G具有先进和成熟的技术,而卫星通信具有天然优势,例如灵活提供网络无线宽带回传、大广域广播多播、安全应急类通信等,是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5G和卫星通信发展情况,以及融合场景与核心技术,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监测、调度、授时、同步及定位等业务均需要能提供广域覆盖、泛在灵活接入服务的可靠通信网络。针对该需求,首先分析阐述全球能源互联背景下各种新型业务需求及其特点,并总结各种业务的共性数据特征;然后论述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与全球能源互联网业务特点与数据传输需求的高度契合性,最终提出融合卫星通信网络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天空地协同网络体系架构。其以IP技术为基础,各层网络通过星间、星地、星空、空空、空地以及地面有线、无线链路连接起来,构建全球覆盖的一体化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城轨CBTC系统中数据通信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林娜  应子雯 《通信技术》2009,42(10):139-141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可用性大大提高,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今后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数据通信系统(DCS)实现CBTC系统地面设备之间和车地设备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换,是CBTC系统的核心。研究了数据通信系统的骨干网络,对其系统的硬件配置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网络容量,噪声及干扰控制,并对数据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速运动对TDMA卫星通信系统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运动环境的TDMA卫星通信同步控制技术。利用装载平台的导航信息辅助实现多普勒频偏的快速捕获,结合TDMA卫星通信特点完成多普勒频偏的跟踪补偿,同时使用多普勒频偏估计并修正运动引起的定时误差,可以在不改变TDMA卫星通信网现有其他设备技术状态的情况下,消除高速运动产生的影响,实现高速运动环境下TDMA卫星通信终端的快速入网和同步保持。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和接入网络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接入网络是保证移动互联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和接入网络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它们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和发展潜力。因此,对移动互联网和接入网络的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就目前的接入网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卫星通信网络、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接入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Users of future generation wireless information services will have diverse needs for voice, data, and potentially even video communications in a wide variety of circumstances. For users in dense, inner-city areas, low powe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PCS) technology should be ideal. Vehicular-based users travelling at high speeds will need high-power cellular technology. For users in remote or inaccessible locations, or for applications that are broadcast over a wide geographic area, a satellite technology would be the best choice. Packet data networks provide an excellent solution for users requiring occasional small messages, whereas circuit switched networks provide more economical solutions for larger messages. To provide ubiquitou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 it is necessary to capitalize on the strength of each wireless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o create one seamless internetwork including both current and future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As an initial step in exploring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the merging of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networks, Bellcore and JPL conducted several experiments. These experiments utilized Bellcore's experimental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luding several messaging applications with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networks), NASA's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atellite (ACTS), JPL's ACTS mobile terminal, and various commercial data networks (such as the wireline Internet and the RAM wireless packet data network). Looking at loss of bits, packets and higher layer blocks (over the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rnetworks with mobile and stationary user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our initi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can vary dramatically, even within a single network. We show that these conditions necessitate powerful and adaptive protocols if we are to achieve a seamless internetworking of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