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前端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文中讨论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前端的组成以及衡量有线数字调制信号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最后给出了信号电平、载噪比、比特误码率等主要指标的两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线前端机房是整个有线网络的心脏,是有线网络数字电视、高清互动、宽带数据等各项业务的核心,是安全播出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江门现有线前端机房始建于1997年底,开始只有模拟电视业务,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逐步开展了数据专线业务、有线宽带互联网业务、数字电视、高清互动等多项增值业务,机房也由刚开始的一个模拟前端机房变成现在的模拟前端机房、数据机房、数字电视和高清互动电  相似文献   

3.
随着总局《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公布,各地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纷纷开始规划自己的有线数字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包括数字电视前端、条件接收系统、中间件平台、用户管理系统、软件下载系统(Loader)等等。而其中的数字电视前端又是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其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数字电视的运营。  相似文献   

4.
范颖 《西部广播电视》2014,(17):169-169
为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要求,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就应采取相关的维护措施,以保证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机房整个有线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文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前端是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它的运行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有线网络的信号质量。因此,保证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的安全、优质播出,对确保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质量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我台的实际谈一下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线电视》2005,(17):1729-1729
本书的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包括有线电视基础知识、地面天线电视的接收、卫星电视的接收、模拟与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传输、光缆传输及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数字电视有线传输及宽带网络9章35个方面的内容,对有线电视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有线电视从第一次出现开始,不问断、安全、可靠、稳定、优质的播出便成为首要问题。前端是有线的心脏,前端故障将会影响整个有线系统。为保证前端不间断、优质地播出,从设计建网之日起就应采取具体措施,减小前端的故障率、差错率、停播率。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在进行全国性的统一数字化改造,而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平台的搭建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的成本都比较高,各地、市、县各自搭建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做法,造成了投资的重复和浪费。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省、市、县有线网络的统一经营管理的实现,使得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联网传输成为可能。本文以市与县的有线数字电视联网传输为例,详细阐述了联网传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系统等三大部分构成。人们一直以来只是注重前端系统和传输系统两部分的作用,每次系统升级改造都只进行这两部分,忽略了用户终端系统的重要性,实践表明,高明区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经过增加光节点更换干线和设备等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质量,已符合《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对传输高质量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并不困难。但在进行数字电视平移过程中,数字电视用户故障投诉明显比传送模拟电视信号时增加好几倍,主要现象是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在接收个别频道的节目时会出现马赛克或不能进入频道,而处理结果表明,出现上述故障,有98%是由于用户终端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的,总结故障原因,必须对用户终端系统提出几点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线电视台前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网络的心脏,保证有线电视台前端的安全优质播出,对确保有线电视系统的质量至关重要,供电是有线电视台前端的重中之重,只有不间断地供电,才能使有线电视台前端不停顿地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有线电视台的供电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有线数字电视前端为实例详述了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组建过程.其中详细说明了前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组成,并说明了整个前端的工作流程.最后分析了前端系统组建过程中遇到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级市有线电视网络,往往还有下属的县级网络或者无线覆盖网络。在数字电视运营中,由于区域不同,面向的用户群不同,这些网络传输的节目可能不完全相同。如果在地级市前端能够用一套EPG系统来描述不同网络的数字电视节目,这样不仅减少了前端系统设备的投入,也减少了平日节目单录入和维护的工作量。EPG系统的一个扩展功能多NIT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播电视的发展正全面从模拟转向数字 ,数字电视业务是未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主要论述了如何在广电宽带网络双向改造的基础上发展数字电视系统 ,介绍了数字DVB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DVB同密的原理以及同密的结构,提出CA同密集成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最后针对珠海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给出珠海CA系统的同密方案。  相似文献   

15.
The cable TV plant is a broad bandwidth channel into the home and community that has been used primarily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levision. As the plant is upgraded,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to use it for the transport of high-speed digital signals. While the downstream channel is relatively easy to exploit, the topology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stream channel present new challenges at both the physical and the media access layers. We present a media access protocol that efficiently transfers data on this channel. A primary goal of the design is to keep that portion of the protocol resident in the station as simple as possible. Thus, we use centralized control located in the cable head-end. A station wishing to transmit sends a request to the head-end using a contention channel. The head-end acknowledges the request and then schedules the request, informing the station, by means of a grant message, exactly when to transmit. The protocol performs efficiently under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and is robust in the presence of channel errors  相似文献   

16.
The general concepts of the system for digital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by satellite developed within the European DVB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project and standardised by 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are described. The system, named DVB-S, is intended to provide DTH (direct-to-home) multi-programme TV services in the BSS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rvice) and FSS (fixed satellite service) bands and is addressed to consumer IRDs (integrated receiver decoders), as well as collective antenna systems (SMATV, satellite master antenna TV) and cable television head-end stations, with a likelihood of remodulatio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multiplex flexibility allows th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for a variety of TV service configurations. The use of flexible and advanced error prote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concatenation of Reed-Solomon and convolutional codes (with Viterbi decoding), allows optimum adaptation to different satellite transponder characteristics, i.e. bandwidth and power, providing high service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with small receiving antennas. For example, in climatic zone E (in Europe) on a 33 MHz transponder a data-rate of 38.1 Mbit/s can be transmitted, adequate to provide five standard definition TV programmes (SDTV) or, alternatively three to four enhanced definition programmes (EDTV), while ensuring 99.90% service availability (in the average year) with 50-cm receiving antenna within the 51 dBW EIRP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service area contour  相似文献   

17.
泰州市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是把现有模拟频道(原有的模拟频道正常传送)整体压缩到数字通道中并行(双轨制)传输.通过租赁、分期付款等灵活的销售方式提供基本型机顶盒.2005年开始逐步减少模拟传输频道,最少只留10套基本频道.2008年后,将大量增加数字频道,大力发展数字用户,将模拟电视用户分块分步地整体向数字转换.2010年完成全市10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过渡,关闭模拟电视前端系统,实现全面数字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调谐变频芯片的有线网络宽带接入技术方案,它由具备多信道同时通信能力的局端设备和工作频率可调谐的用户端设备组成,应用到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络的两侧,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有线网络双向宽带数据通信方式。这种技术首次采用的可调谐变频芯片,能充分挖掘有线网络的频谱优势,灵活利用同轴电缆上的闲置频谱,具有信道可扩展、频点可调谐、系统带宽可扩展等优点。本文给出可调谐变频通信的概念,介绍可调谐变频芯片及其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电视电子节目指南EPG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介绍数字电视电子节目指南EPG的功用和构成入手,引出了DVB系统中的业务信息SI和节目描述信息PSI,并详细介绍了SI和PSI的信息规范,据此讲述了在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中实现电子节目指南EPG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数字电视VOD双向互动前端系统的解决方案,分别深入细致地从项目背景、设计目标、业务需求、功能划分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尤其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将该系统基本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突出反映了整个VOD双向互动前端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