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根植性是产业集群长期积累的历史属性,是资源、文化、知识、制度和地理区位等要素本地化的体现,是支持集群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研究试图在产业根植性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延伸,提出功能根植性的概念,并结合《温州市瓯海区仙丽功能区(侨乡文化区)战略规划》,从区位根植性、生态根植性、产业根植性和社会根植性四个方面入手,对场地功能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世营  蔡军 《城市规划》2006,30(7):42-47
在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市用地规模、用地结构、发展方向、空间模式、用地布局五个方面论述了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希望这一研究对规划工作提供新的视角与参考依据,并在今后的规划实践中采取合理的应对。  相似文献   

3.
位于东京湾内的京滨、京叶临海工业带是日本重化工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工业带,其工业总产值及人均产值均位居日本临海工业带之首,区域内建有世界级石油化学产业基地,用地集约特性突出.文章分析了京滨、京叶临海工业带在航运建设、工业技术引进、产业集群建设、造陆形制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临海工业区建设情况,从区位选择、港口工业一体化建设、产业组织等方面,探讨可为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传统工业用地无法满足创新型产业对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在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后,国内部分城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容积率,配套比例等规划指标进行了调整。产业用地的政策创新,对推动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深圳地区已建成的创新型产业综合体案例的研究,总结创新型产业综合体在产业空间、功能混合、公共空间、交通组织4方面的特征。最后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的新型用地政策的发展,指出创新型产业综合体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各地各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各不相同,以典型案例探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将是今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而低碳产业集群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组织载体。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低碳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重点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在对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低碳化问题进行整体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一个中心,实施五大战略"的产业集群低碳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并从企业、产业、政府等多层面进行了低碳化路径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产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描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论述了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园区的关系。认为随着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城市产业空间模式由一般开发区向特色产业园区转变,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园区已成为城市产业空间新的发展范式。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云南建材》2010,(2):90-90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商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1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竞争优势一般由比较优势转化发展而来。产业集群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点,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最有效载体。资源小省浙江省依托500多个产业集群区,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占据27个席位,就是明证。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新型产业集群”。苏北老区阜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县情实际,适时规划建设阀门、开关柜、玻璃工艺品、工业除尘布四个产业集群,以此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依托比较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县域经济作为功能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文化旅游产业突围的过程中,实施集群发展战略,可以发挥产业引擎功能和带动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陕北地区要想快速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借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机遇,最佳的方向是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陕北地区应通过保持特色科学发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创设环境优化发展、培育优势联动发展等,树立整体文化旅游新形象,以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绿色建筑理论引入工业建筑设计,从节地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的高效利用,节水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污染物控制等方面,探索出一个普遍性、综合性的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贵利  朱波 《规划师》2012,28(2):29-33
旧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工业用地标准与其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相关性,原有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无法实施有效控制。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及工业用地管理的日益严格,工业用地标准应做相应调整,如按照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干扰程度来进行分类,考虑各地区、各类型城市的不同特点和工业化发展阶段提出城市工业用地指导型比例,修正人均工业建设用地指标等。  相似文献   

13.
毛刚 《规划师》2005,21(4):5-7
成都平原产业带及城市群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大三线”建设的产物,其今天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体制创新无力、市场经济发育不足、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滞后、土地流转存在制度缺陷。针对上述问题,需加快国企改制的步伐,需要制定一个跨地市行政桎梏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及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其目标是为调控城市群共享资源和空间提供政治经济手段及公共政策。同时,应着眼未来,作更长远的战略储备,或许世界经济格局激荡重构之时才是成都平原产业带及城市群突进的另一个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4.
周楠  宋军 《规划师》2006,22(12):46-48
近十几年来,青岛各级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使得青岛市工业用地的规模大幅增长。在产业发展、地价、劳动就业、交通运输、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整个青岛市的工业用地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外围转移的趋势,由内到外逐渐形成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型工业、近郊发展高新技术型产业、远郊发展支柱型产业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敬军 《规划师》2004,20(5):51-54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北区规划依据本区的地域空间特征与产业优势,合理进行用地规划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相似文献   

16.
田结兵  杨晨 《城市建筑》2014,(2):198-198
工业遗产是城市特殊景观与历史记忆,是多元文化、历史等意识形态载体。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大量工业废弃地,许多承载历史文化的工业遗产面临淘汰。本文试图从文化与利用角度为工业景观设计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善事”之“利器”?——产业用地标准实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资源部《全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与一些地区产业用地指南出台标志着宏观调控后国家与地区政府对产业引入在土地利用政策方面发生的变化,本文从这些标准出台的背景因素出发,以《上海产业用地指南》为例,通过对产业用地指南编制办法的探讨,对其的实效性与其对完善城市规划编制、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用地指标对于城市政府在产业引入时集约化利用土地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也能弥补以往城市规划与研究在产业用地方面的不足;但产业用地指标却并不能实现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构建具自身竞争力的产业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的空间结构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雄昌 《规划师》2011,27(3):93-98
目前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存在的功能规划缺失、用地控制失灵和商业功能缺陷使其空间结构转型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可采用工业社区化的开发模式,通过改善开发区与母城的交流互动、提升开发区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功能、构建开发区工业社区网络等措施,推动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开展城市工业用地调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有限土地供给的矛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州市开展工业企业用地调查项目,查清了常州市工业企业土地利用状况和企业基本情况,建立了常州市工业企业用地数据库。利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开发了企业用地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对常州市工业企业用地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桂媛  段中元  刘鸿琳 《规划师》2011,27(11):88-91
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对山地产业园区进行生态规划,既能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便于循环产业网络的形成,增强产业园发展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其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特色产业生态网络,集约开发土地与资源,构建山地产业园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产业间生态链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