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今年的冬春之交恰逢世纪之交。昨见江上寒潮奔涌,今闻高山飞雪迎春。当20世纪最后一场冬雪把三峡的山林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之际,时光之神在旋转的地球上敲响了新世纪的钟声。以公元之纪年的世界,走过了它那2000年漫长而又快速的时间隧道;而在中国,刚刚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已将中国史前的历史推进至公元前2070年,使五千年文明古国名副其实。可是,这远远不是中国古史的终点。此前不久,海峡两岸的100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已联名发起“重写中华古史”的倡仪,认为“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 相似文献
4.
峡风西来,江上寒潮初降,自然之三峡从“小雪”走进“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曰:“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民谚亦云:“大雪、冬至雪纷飞。”然而,今年三峡人又有可能与大雪无缘了。由于全球性的气候转暖,近年来三峡地区也出现了少有的暖冬现象,即使是“大雪”时节,也只是偶而飘洒几朵雪花,抛落几把雪粒而已,人迹未至,而雪泥已化,不是大雪无痕,而是难觅大雪之痕。中华民族的白色情缘始于雪。“白祥”文化亦始于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对雪有一种特殊钟爱。人们爱雪洁白的原始之色,爱雪飘渺的轻柔之情,更以白… 相似文献
5.
峡江的天空狭长,真可谓江天一线。重重叠叠的山峦阻挡了三峡人的视野,但也造就了三峡人敏锐的洞察力。脚下的江流通向五洲四海,头上的江天联系着无限广阔的宇宙。偶而抬头望望江上的天空,最富诗意的便是飘游的云彩、盘旋的山鹰、高翔的云燕……三峡是云雾的故乡,也是鸟类自由的乐园。现代人仍然在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唐人佳句,但却无法体验诗的意境,因为在全国林立的城市和广大的乡村,已难得“处处闻啼鸟”了。三峡有幸没有失去鸟类这众多而亲密的朋友,在山林中可以听到百鸟叨鸣;在高峰峭岩之间可以欣赏到它们的竞技… 相似文献
6.
7.
~~古三峡丰富神奇的动物世界(野人篇)千古“野人”之谜之现代解读@刘不朽$宜昌文联~~ 相似文献
8.
一江春水暖,两岸桔花香。春夏之交的三峡气候宜人,景色更是宜人。多了许多热情的绿色,多了许多芬芳的笑容,还多了桃花汛泛峡时的一路潇洒……年年此时此节,大海里的鱼儿成群结队的从下游逆流而上,向滩险水急的峡江游来,追求一分惊险的刺激,寻求一个产卵的圣地。尽管它们大都徘徊在葛洲坝的第一道闸门之外,但总算走进了生命的最高境界。来三峡观光游览的中外游人,一如过江之鲫,从海内外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掀起了新世纪三峡的第一波旅游热潮。他们是为三峡雄奇的自然风光而来,为壮丽的三峡现代化建设场景而来。他们走进了一个鬼斧神工的山水世界,走进了一个神话、梦想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水电世界、大坝世界。 其实,三峡之神奇,还在于它是一个丰富多采的生命世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区环境,造就了三峡地区物种的古老性、多样性、奇特性。生命是自然界最大的奥秘之一。生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这两个难解的谜题,也许能在三峡的古生物化石和现存的生物世界中寻找到科学的答案。吸引游人目光的是三峡的自然风光;而吸引矢志解读三峡的学者目光的,是三峡的生命世界和生命中之精灵——人类创造的文明世界。 笔者探索古代三峡地区的动物世界,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了解古代三峡一带的动物分布、与动... 相似文献
9.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三峡的物质世界是石世界。在“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夔门之下,江中暗礁林石,怪石迭出,尤以滟滪堆为最。三峡古歌谣云:“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公元821年,唐代诗人刘禹锡来到三峡任夔州刺史。他很快喜爱上了三峡民歌“竹枝词”,并采用“竹枝词”形式写作了十余首反映三峡民俗风情的佳作。其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有两首是借滟预石而发的感慨:“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水,少时东去复西来。”“瞿塘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名中的石文化现象透视 无论是自然之三峡还是文化之三峡,它都是一部深奥的历史教科书。解读三峡这部教科书,需要多学科综合地由表及里、由古及今之科学探讨,也需要多角度、多层面之文化审视。三峡自古流传至今的地名,看起来似乎是一种见怪不怪的习常现象,但是三峡地名之由来及其所折射的石文化现象,也是研究三峡文化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层面。研究三 相似文献
11.
12.
三峡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主要解决正常高水位选择、坝区坝段选择和施工基本方案三个重大问题,这是为了进行初步设计与开始施工准备所必需的。其他问题,如:机组容量、水利化影响、船闸与升船机的比较、选择建筑材料、坝线、坝型、水埋坝、防空及其他等问题,在要点阶段未作深入研究比较,但这并不影响主要问题的确定。兹将以上三个主要问题研究结果及存在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供同志们讨论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峡枢纽(三斗坪坝段)大坝全长3,600公尺,河床溢流坝为重力式长300公尺,最大坝高203公尺。洩洪采用带有胸墙的7.5×11公尺大洩水孔及直径为4公尺的小底孔,左右岸挡水坝为大头式,河床中布置坝后式明厂房44台,其余半地下式及地下式厂房共73台,分别布置于二岸。大坝混凝土工程总量不包括纵向围堰及厂房达1,621万方。因受水位影响而控制施工进度的河床及滩地坝段长1,358公尺,占大坝混凝土总量的78%。大坝混凝土自正式开工的第二年3月开始浇筑。纵向围堰至第5年8月底全部建成。总工期为三年零六个月,最大月平平均浇筑强度71.8万公方,月平均升高为8公尺,最大月平均升高为1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