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当代社会的当务之急出发,分析了在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在高校加强艺术教育才能无限地激发大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才有可能培养人格健全,且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论证和总结了艺术教育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能起到怡情养性、摇荡性情、愉悦心灵、净化情感的作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一心向善,在人格上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刻的.高校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来说,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其道德习惯,树立其道德信仰.从高校道德教育、教师、校园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道德情感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国防道德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道德情感,积极投身国防建设。本文探讨了高校国防道德情感教育应包含的内容,这对提高高校国防教育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使高校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和社会实际,特别是要强化学校全员的德育意识,形成人人都育人,事事处处全育人的德育环境,从而激发学生思想上积极向上的因素,唤起其心灵深处的高尚情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自觉地把外在的要求变为对自我的行为约束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在对自我、就业和社会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待就业行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情感倾向.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除就业大环境的影响之外,大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求职技巧、求职心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山市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求职技巧的认识、就业心理的调适、就业期望、心理健康素质及择业心态与状况等几个方面的开展了调查和研究,以期给在校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为负责就业的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实践教育是当代高校德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主体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并具有与理论教育互补、发展道德实践能力、实现道德外化等传统基本价值以及适应当代大学生特殊成长经历和 时代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师的科学素养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发展,还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关系着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着科学教育的成功。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公众科学素养,还要具备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广博的科学知识、正确的科学技能与方法、高尚的科学道德、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高校和体育教师自身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从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与方法以及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几个方面进行建构,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我国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着社会理想目标迷失、人生价值选择趋利性增强、道德人格分裂等现象.这种危机冲击着高校的德育教育,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摆脱这种危机,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美育的意义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只求提高鉴赏力而不以陶冶情感为宗旨是舍本求末;陶冶情感不仅是指审美情感,还包括理智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高校美育的所有课程和活动都应该具有情感性,做到“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德性具有层次性是高校德育生活中的客观事实,它包括道德认知主体结构的层次性,道德规范的层次性和道德人格的层次性。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辩证地对待道德的层次性,能够使具有不同德性的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积极的精神力量,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教学角度看,高校体育教学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从社会学角度看,其深刻的意义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楷模,教师应身正为范即是此理。体育教师如何落实教书育人的总体要求,将德育渗透到体育课教学的各环节中,真正做到寓德于体而不流于形式,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从寓德于体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受学习者个体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他人评价和学习者的自我规劝、学习外部环境、自我学业表现的归因以及个体情感和情绪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改革应该朝着实践性和主体性的方向迈进。实践性德育教学强调学生道德形成的持续发展和道德生活的不断完善过程,强调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对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道德教育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主体性德育教学注重把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起来,摒弃传统德育观扼杀学生主体性的缺点。德育教学中的实践性与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职校德育教学改革只有树立起实践性和主体性的大旗。才能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影响实现中国梦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实现中国梦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育人实效性,应该继续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实现中国梦这一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情感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青少年道德现状入手,探讨了青少年道德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没有培养起青少年相应的道德情感,提出了强化青少年道德情感培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网络参与的主要群体。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长发展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容易出现娱乐化倾向,并产生各种失范行为。文章认为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危机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道德意识偏差的实质,表现为主体性的缺失与主体价值判断的不稳定性。因此,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强化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建立主体评价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共管等途径构建大学生网络参与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发挥道德"自律"的内在作用,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7.
生活德育视域下大学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育生活化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内容符合个体生活实际,依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择业、成家、成功等实际需求来构建大学德育内容;德育生活化也要求转变德育方法,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形式。在新的形势下,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探讨构建以师德建设为基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为骨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量化考核进行评价的德育体系。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目标可导、行为可择、过程可控、效果可测”的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它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同时,它又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道德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出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从个人、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