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COM/DCOM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数据库系统,提出一种基于COM/DCOM集成技术下的多种异构数据库下的数据访问控制系统模型,该方案利用COM/DCOM解决系统的分布性和异构性,有效地集成了各种分布的、异构的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2.
企事业单位拥有众多不同系统,形成信息孤岛,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提出一种基于XML/JAV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同步集成方案,该方案屏蔽了各个异构数据源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异构性,为系统提供了灵活多变的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3.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三层C/S结构的分布式联邦数据库模式,用来管理和实现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信息集成和数据访问,将系统功能模块封装到组件中并放在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器上,使得此异构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并以PowerBuilder9.0为开发工具、EAServer的Jaguar CTS为应用服务器实现了一个基于仿真系统的异构数据库通用集成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Multi-Agent的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敏  郭庆 《计算机时代》2009,(12):60-62,69
在高校一卡通系统中,各子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操作平台等的异构性,使得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交互协作成为目前高校一卡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将Multi-Agent引入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中,利用XML对Agent之间的通信语言KQML进行封装,设计了一个完善的高校一卡通系统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5.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是数据库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一个自行研制的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查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展示了在异构数据库集成研究中引入CORBA技术的诸多好处:不仅系统实现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集成系统的可管理性、可伸缩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6.
一个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查询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鹏  李怀香 《微机发展》2001,11(6):47-50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是数据库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一个自行研制的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查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展示了在异构数据库集成研究中引入CORBA技术的诸多好处:不仅系统实现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集成系统的可管理性、可伸缩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师》2017,(2):47-49
本文针对异构环境下在线考试系统的集成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在不影响原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集成平台,实现异构数据库到XML格式文件的转换,使得异构环境下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共享数据。重点论述集成异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异构数据源集成的需求、系统功能模块设计、XML数据集成设计。包括包装器、查询处理模块、结构处理模块的设计,实现由不同数据库到XML格式数据的转换集成,实现了在线考试信息系统中异构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对分布式存储的异构数据源来说,通过LDAP与各数据库的集成能够更好地提高系统的效率。从系统设计、系统模型、LDAP与异构数据库的集成3个方面,对异构分布式数据查询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在银行网点分散、业务系统繁多、构建平台复杂以及所用数据库又不相同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XML技术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案。介绍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应用,为解决银行系统中总行和各分行之间信息集成问题提供建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今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不断加快,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代价低、效率高、复用性高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透明访问系统。结合当前数据集成与访问方面的技术,本文提出一种使用中间件基本架构、虚拟数据库策略、XML作为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手段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透明访问系统构建策略,旨在开发一种简单易用、效率高、可移植可复用的异构数据库透明访问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中,结果表明该方案是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XML和JMS的异构数据交换集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慧  陈博 《微机发展》2006,16(2):70-72
随着企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对于异构数据集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此提出了一种异构数据交换集成的模型。首先构造异构数据库的元数据的模式XML Schema,并建立元数据与XML Schema间的映射,将异构数据表示成XML形式,使用JMS技术完成系统间XML的传输,再根据本地数据库的元数据与XML Schema的映射将XML中的数据转化为本地数据库可用数据,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异构数据集成和交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成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信息集成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位于不同的异构信息源上的数据合并起来,以便为用户提供一个这些数据的统一视图。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设计信息集成系统很重要,并且已经成为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了综述,包括信息集成的方法、逻辑框架、查询处理,以及Web上半结构化数据的集成。最后,对将来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治强  苗放 《微机发展》2007,17(2):172-174
随着诚信建设进一步推广,信用系统建设越显重要。从分布异构数据库中提取有用数据以及数据整合,是信用系统的核心技术。文中介绍了分布异构数据库的特征和连接技术,以及数据交换技术。采用了TUXEDO/Q消息传递机制和SAX文档解析标准,使信用数据可靠传输和异构数据库得以无缝连接,实现了分布异构数据源系统的信用数据整合共享。得出了一种基于XML和TUXEDO的异构信用数据有效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格技术的迅速发展,海量复杂的结构化数据成为网格计算应用的主要难题,数据库技术在网格环境中的作用也变得尤为重要.对OGSA-DAI(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Date access and integration)的核心基础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构建在网格环境下异构数据库访问与集成的基础构架,通过虚拟表机制来集成各种异构的数据库资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在网格环境下访问和集成异构数据库,并且在大数据量查询和分布式联合查询方面做了一定的前瞻性工作.针对与单个虚拟表和多个虚拟表之间的分布式联合查询,设计两种典型实验场景,详细分析了CGSP-DAI的相关性能数据,验证了CGSP-DAI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任何一个独立单位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异构的数据源。为实现企业异构数据库间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对数据集成的原理以及主要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 XML 与数据库之间的映射、XML 文档存储模式、将 XML 查询转化为 SQL 的查询转换问题以及如何将关系数据发布为 XML 文档。该方案简单易行,保证了各系统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运行,只是在需要进行信息交换时通过转换接口把本地数据库数据转换成 XML 文档即可。  相似文献   

16.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源异构的空间数据成为空间信息共享的瓶颈,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成为当前GIS(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GML(地理标记语言)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解决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向GML文档的转换,GML与空间数据库服务器的交互以及GML向SVG(可缩放矢量图形)的转换,并使用WebService技术,在Microsoft.NET平台上设计实现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系统,从而实现了基于GML的空间数据集成和基于SVG的空间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IEC61970的电力系统仿真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软件工程技术的革命,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快,这就对支撑仿真软件的仿真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开发的仿真数据库大多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面向对象编程的需要。该文利用ORACLE8i中先进的面向对象特性,提出了一种对象-关系型仿真数据库,能较好地满足面向对象编程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为了便于仿真软件之间或仿真软件与其它电力系统软件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该文又利用了1EC61970标准中的电力系统资源公用信息模型(CIM)对电力系统器件进行建模,从而为仿真软件间的集成提供了平台。总之,该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多种仿真软件集成的对象-关系型电力系统仿真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王博  郭波 《计算机科学》2007,34(10):129-132
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屏蔽数据源数据模型的异构性,提供对数据的统一访问。公共数据模型、模型变换和中间数据模型被广泛用来解决该问题。由于数据集成工作的工作量和任务对象日益复杂、规模日趋庞大,仅采用公共数据模型不能满足现有集成要求。异构数据源数据模型内在的关联性虽然使得面向语义集成变得更加复杂,但更利于模型转换方法在数据集成中的应用。模型转换是模式集成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异构数据源模型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和基础模型转换操作形式化框架。该框架能够保证模型、实例和约束三者的相互独立,适用于大多数基础数据模型及其之间的转换和集成应用。通过该框架可简化和规范异构数据源数据模型转换和模式集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A key aspect of interoperation among data-intensive systems involves the mediation of metadata and ontologies across database boundaries. One way to achieve such mediation between a local database and a remote database is to fold remote metadata into the local metadata, thereby creating a common platform through whic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exchange becomes possible. Schema implantation and semantic evolution, our approach to the metadata folding problem, is a partial database integration scheme in which remote and local (meta)data are integrated in a stepwise manner over time. We introduce metadata implantation and stepwise evolution techniques to interrelate database elements in different databases, and to resolve confli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semantics of database elements (classes, attributes, and individual instances). We employ a semantically rich canonical data model, and an incremental integration and semantic heterogeneity resolution scheme. In our approach,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and remote information units are determined whenever enough knowledge about their semantics is acquired. The metadata folding problem is solved by implanting remote database elements into the local database, a process that imports remote database elements into the local database environment, hypothesizes the relevance of local and remote classes, and customizes the organization of remote metadata. We have implemented a prototype system and demonstrated its use in an experimental neuroscience environment. Received June 19, 1998 / Accepted April 20, 1999  相似文献   

20.
Purpose融合:基于风险purpose的隐私查询访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urpose的查询技术是关系数据库对隐私数据访问控制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仅仅关注在独立隐私保护数据库环境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基于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模型.但随着分布应用整合和数据共享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合并独立应用下基于purpose访问控制模型的问题就应运而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多应用系统集成环境下基于融合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实现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由于合并独立purpose模型而引起的潜在隐私数据查询泄漏,提出了合并后的purpose树是一棵隐私泄漏风险树,并给出了树结点隐私风险度的计算模型.其次,将隐私泄漏风险树分解成一棵所有结点风险度为0的风险平衡树以及一组由风险度不为0的结点组成的风险路径.这样,一个查询可被改写为先对风险平衡purpose树的查询,再对风险路径查询,以此达到隐私泄漏风险最小的安全查询结果.文章给出了3组实验的结果:(1)对于同一用户同一查询,在不同purpose模型下的查询时间比较.文章提出的模型并没有在查询时间上带来更大的开销.(2)对RPPAAC模型防止隐私数据泄漏的有效性验证.文中的模型可降低由应用整合引起访问控制机制不平衡所带来的隐私数据泄漏风险.(3)不同情况下purpose融合的执行时间比较.文章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将purpose作为隐私数据的载体、purpose树的路径作为隐私数据的传递通道,引入了显性隐私度和隐性隐私度的计算模型,评估基于一个purpose查询可能带来的隐私泄漏风险,进而提出了多应用系统集成环境下基于融合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