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厉石  刘倩 《中国机械》2014,(22):55-56
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其独特的网络化、信息化与数字化优势确保了主控室电、机、护控制水平的一致协调,便于集控管理。火电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发电系统中来,实现整个火力发电系统的高效率和高自动化水平,现在已经初步实现了机炉一体化、发电系统的自动化检测和构建了发电系统的通用网络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和自动化成为水利管理的发展趋势,提高水利建设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升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质量。江苏自1980年就开始了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建设进程,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江苏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过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发展现状提出了江苏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亮  张晨 《中国机械》2014,(8):70-70
出的电能不仅要安全、可靠化发电能够提升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用电情况与日俱增,社会对电能的供应要求也越来越高。发电厂发还要具备经济实用性,在社会对电能需求不断提升的要求下,发电厂用电自动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自动实现其用电自动化,推进相关技术的创新,保证电力可持续供应,并确保其安全性。本文就结合发电厂用电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从而使其实现自动化构建,为我国发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三菱PLC-FX5U为控制器。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软硬件构成,结合力控软件的远程监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控,从而实现了上位机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监控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运维。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水利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盐城市亭湖区某节水灌溉实施区需求为导向,将多种节水灌溉技术与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灌溉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远程化、可视化,并对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展开设计,经过对建成后的运营效果分析,本系统可大大节约灌溉人工劳动、实现节水预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增加.为了让电能能够达到稳定安全并且充足的效果,全国各大发电厂不断地进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推动,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使企业规模以及生产能力实现提升,加强对产业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热工自动化仪表具有方便、优质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发电企业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  相似文献   

7.
张洪刚 《中国机械》2013,(11):111-112
火电厂作为我国发电行业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电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不仅是火电厂安全且稳定运行的保障,同时也是提高其运行质量与效率的主要途径。为了推动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其安全系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电力支持。下面文章就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安全系统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及技术积累,深入研究和分析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仪器仪表》2009,(8):25-25
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与多家欧洲企业在德国慕尼黑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成立“沙漠技术工业倡议公司”,共同推进利用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太阳能进行清洁发电的计划,帮助人类应对能源短缺的挑战,实现电力供应零碳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水利发电是水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能源。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力资源开发率在80%以上,水电站自动化程度相应也很高,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全厂的监视控制及经济运行的自动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许多大容量的水电站也达到无人或少人值班的程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其运算速度及处理功能却成倍增长,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己达十万小时,特别是价格低廉的微型机的出现,更促进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小电站中的应  相似文献   

10.
刘麟 《机电工程》2013,(10):1288-1292
为满足现代水利系统“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解决传统排灌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控制和管理相脱节等问题,将EtherCAT的通信技术应用到泵站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设计中.通过对“透明”远程泵站SCADA系统设计需求和技术方法的分析,采用“PLC+EtherCAT”的方案对堤段泵站进行了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了对现实工程中的“全透明”的堤段水利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therCAT的SCADA系统可以实现对泵站远程设备进行有效的“透明”访问和管理,整个系统在实现水资源综合管理、合理分配与利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泵站运行管理效率,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和高效的决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N个发电厂与调度室组成一个区域电力网,这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高度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检测、控制、监视、保护、调度自动化,充分体现现代电力系统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特点,但要十分庞大的发电系统和电力调度搬进实验室是不现实的。该创新平台一方面能体现真实性,用模拟方法让这套设备搬进了实验室,学生和学员通过实际操作,能了解真实发电过程、并网过程、调度过程以及发电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克服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状况,同时满足电力培训中心的技术培训和中小型变电站技术改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风光互补自动化发电控制系统,存在着评估清晰度较差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模糊算法,设计风光互补自动化发电控制系统的短期功率效益评估方法。在风光互补自动化发电控制系统结构上,构建系统短期功率模型,以此为基础,选取系统短期功率效益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别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利用模糊算法评估系统短期功率效益等级,实现了风光互补自动化发电控制系统短期功率效益的评估。通过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短期功率效益评估方法相比较,提出的短期功率效益评估方法极大的提升了评估清晰度,充分说明提出的短期功率效益评估方法具备更好的评估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晓军 《中国机械》2013,(13):152-15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已经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能够有效的解决人力问题,从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实现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机械工程自动化的研究,为实现我国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做出相应的探究,对在实现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改善措施,以此来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瓦斯发电预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瓦斯发电预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该系统进行详尽的阐述。实践表明:该系统较原有系统提高了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远在蒸汽机时代汽轮机的机械调速器、锅炉的热工测量仪表及就地式调节器和电气时代初期励磁调节器的应用,开创了自动化技术和电力工业自动化的先河。而后随着发电厂、输电、配电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发电、输电、配电3大系统,相应出现了电厂自动化系统、输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是一个整体,这3个自动化系统又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来统领,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电气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监控处理,可以保障整个电厂的稳定运行。在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完善优化,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对于传统的技术手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融合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提升了发电的质量。本文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对火力发电中电气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新统一单元炉机组、创新电气全通信控制、创新控制保护手段、创新通用网络结构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2014年11月11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宁波晶崴宇达饭店成功召开。 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淞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国钧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8.
对煤矿自动化这一概念进行介绍和分析,对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度剖析,在相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有效技术应用措施。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使得煤矿企业实现了高效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阶段市场上的炭火烧烤设备存在技术含量低、能耗高、食材浪费等问题,本文根据市场的需求发明了一款小型、便携、智能自动化的烧烤设备.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对炭火燃烧散发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为外接设备供电,减少炭火燃烧热量的浪费.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烤串的自动翻转和外接设备的开关,该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避免因翻串不及时造成食材焦糊...  相似文献   

20.
研究数字技术有利于更好的运用数字技术,加快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基本内容和优势,其次就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和创新进行详细分析.数字技术在未来可以与智能终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技术升级.强化对程序代码的控制,实现虚端子,从而实现技术升级,促进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