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油田生产中抽油泵漏失、抽油杆系统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增油短节作为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井下工具,具有减少冲程损失、减轻偏磨、减少漏失、提高泵效的功能。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增油短节作用机理;结合现场应用,优化了增油短节排布,得出了其最佳安装数量、理论提升抽油杆系统效率最大值,以及两者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
二连油田有32%的抽油机井泵效低于30%,为此有针对性地引进了增抽扶正器配套工艺.增抽扶正器具有减少冲程损失、减少漏失、抽油杆扶正以及实现分段举升,减轻抽油杆的疲劳负荷等功能.现场试验9口井,冲程损失均有所减少,6口井增液效果明显,平均增液42.8 t/d,增油4.5 t/d.通过对应用效果分析认为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应用井供液能力是影响泵效提高效果的关键因素;该工艺对供液能力比较强的油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大港油田采油一厂持续优化工艺参数,截至7月28日,这个厂共实施低泵效井地面参数优化62井次,平均泵效由30.5%提高到39%;32口井通过采取检泵提泵效措施,平均泵效由24.5%提高到64.9%,日增油54.7吨,阶段增油4 597吨,实现机采指标与提泵效增油双提高。这个厂按照不同驱动类型、油藏类型和泵效高低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文留油田高气油比电潜泵井泵效低的难题,开发了射流增效技术。该技术基于垂直多相管流理论,利用射流混合管控制井筒中油气水多相流动的流型来减少能量损失,有效提高电潜泵井的举升能力。射流增效技术在文留油田6口井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成功率100%,工艺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液13.5 m3、日增油2.64 t,平均提高泵效16.8%。该技术为提高高气油比油井举升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应用》2019,(12):71-73
在高气液比油井生产过程中,较高井口套压向低压生产管网释压导致流程超压、管线冻堵是影响该类油井正常生产、机采系统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气体对泵效的不利影响,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气体能量,开展了高气油比油井气举提效技术研究。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高气油比油井的泵效、保持合理生产压差、井口套压,适配生产流程承压,防止流程冻堵。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各井的产气量高.抽油泵受气体影响严重.而且泵效低的情况合理控制油井套压,减少油套管环形空间内自由气量:通过相对提高泵吸入口的深度.减少进泵的气体量,来降低油层表面回压.使抽油泵的沉没度增加.动液面上升,改善泵吸入口状况.提高泵效.从而达到增油增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抽油机井受井下砂、蜡以及泵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泵漏失严重,冲程损失大.因而泵效低.据统计沈三区有1/4-1/3抽油机井泵效低于30%,其中不含供液不足井,而且检泵周期短,最短2个月左右.为了充分挖掘这部分油井的生产潜力,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引进抽油机井增抽扶正器来解决上述问题.现场共实施8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液12 t/d,日增油1.3t/d,泵效平均提高23.6%.油井增抽扶正器既有对抽油杆柱的扶正作用,又能起到增产和提高泵效的作用.它适用于潜力油井提液增产,应用于泵漏失严重的油井可延长其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陆梁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提出了机采系统“降杆速”的生产思路,并给出了理论依据,现场实施242井,平均杆速由18.4m/min降到13.0 m/min;系统效率由21.94%提高至31.21%,吨液单耗由7.38 kWh/t降低为5.54 kWh/t,节能率24.93%。同时针对油田含水逐年上升的开发趋势,在“低杆速”的原则下,优选“潜力井”实施升级泵径提液增油的措施,现场实施38井,增液1354.6 t/d,增油85.4 t/d,历时6个月累计增液253218 t、累计增油17355 t。经现场实践,形成了一套“降杆速、保产量”的大泵提效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稀油常规抽油泵在现场应用中存在杆管受力状况差、耗电量大、检泵周期短、泵效低等缺点,研制了长冲程稀油整筒泵。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最大冲程达6 m,故相比于常规抽油泵,该泵在保证相同产液量的前提下,可实现低冲次举升,这就降低了管杆柱的振动载荷及惯性载荷,同时使得抽油泵腔室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充满,因此该泵具有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和提高泵效的优点,真正实现了油井长冲程、慢冲次的高效开采。自2018年3月以来,在河南油田双河、江河区块,以及春光油田稀油区块共开展现场应用12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与措施前相比,平均单井提高泵效5.83个百分点,累计增产原油2 684 t。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产低效油井由于供液能量不足,给有杆泵采油带来冲程损失大、泵效低等问题,研究了油井接替举升工艺技术。采用在有杆泵下端增加射流泵,通过封隔器将高、低渗透层段分开。利用高渗层产生的液量,作为射流泵的动力液,在低渗透层段产生压降,从而改善低渗层的产液能力,提高有杆泵泵效。介绍了接替举升工艺的技术组成、技术原理及现埸应用情况,2009年在河南油田现埸应用4口井,工艺成功率100%,累计增油1553t。  相似文献   

11.
油田地面系统中应用泵到泵输送工艺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泵到泵输送工艺已在大型原油和成品油输送管道中广泛应用,技术成熟,但时控制和保护技术要求高,在油田地面系统中应用较少.地面系统可分为集油、输油和注水三个系统,集油系统将油井产出流体输至联合站脱水处理,不适合采用泵到泵输送工艺;而输油和注水系统是将油或水经过加压或加热输送到下站罐中,适合采用泵到泵输送工艺.泵到泵输送工艺可减少热量及压力损耗,提高地面系统整体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井口掺水集油工艺-射流掺水工艺,本工艺可以解决传统掺水工艺存在的掺水能量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可以降低抽油机井井口油压,达到提高抽油泵泵效、增加油井产量、节电、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油井深抽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从深抽工艺优化设计和深抽配套工具研制已方面介绍了油井深抽工艺的研究内容,分析了现场应用效果.采用新研制的深抽泵、锚定器、扶正器、增抽泵、减震器、泄油器、H级杆柱组合等配套工具以及深抽工艺优化设计系统,可使泵挂由平均1500m加深至平均2700m.结果表明,该技术增产效果明显,单井年平均增产300t,泵效平均提高14.3个百分点,为深层油气资源的合理动用以及低渗低产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生产中,由于温度的降低黏度逐渐增大,造成了流动阻力增大、原油入泵困难、抽油泵泵效降低,影响了抽油井系统效率,增大了能耗。提液倍增器技术通过混合井中流体、提高流体瞬间线速的方法,降低了流体黏度、减少了磨阻,增加了液体的进泵能力,在六、九区试点应用18口井,平均泵效提高4.1个百分点,年累计增液9944 t,节电4880kWh。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我国两个油田试用钢丝绳抽油杆油系统的情况,用现场得到的试验数据对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使用效果及产量和泵效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钢丝绳抽油杆可以减少接箍数量和事故发生的次数,减轻作业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起下速度,增加泵的有效冲程,提高泵的冲程效率,检泵作业时间延长,悬点载荷减少,经济效益显著等。文中同时指出了钢丝绳抽油杆油系统试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钢丝绳抽油杆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对  相似文献   

16.
朱益飞 《油田节能》2000,11(4):25-27
在原油集输系统上,泵机组的耗电量占系统总用电量的90%以上。本文分析了影响孤东油田输油系统效率的八大因素。要提高系统效率,重点是采取利用高效泵提高泵效;加强输油泵的维护,保养与检修,减少泵内损失;提高电机负载率和功率因数;对输油管网进行合理调整改造,减少节流量控制和压力损失,利用变频调速器改变输油泵的流量;合理选择运行方式,实现泵与电机、额定排量与实际流量的最佳匹配以及提高供电质量等措施。针对输油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变频调速无级调冲次技术对有杆抽油系统采油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及评价,结合最新研制生产的抽油机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装置,分别进行了厂内台架试验及油田现场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抽油机无级调冲次工艺对抽油机平衡度、输入功率、电动机功率因数、油井日产液量、吨油耗电量以及抽油机泵效、系统效率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杆抽油系统的抽油机、抽油杆、油管及抽油泵等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有杆抽油系统无级调冲次工艺可以优选抽油机最佳抽汲参数,并以此提高抽油泵泵效和系统效率,降低吨油耗电量,使有杆抽油系统的泵送能力不断与变化的井底流入条件相匹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与常规有杆抽油系统相比,套管泵采油系统取消了用来悬挂抽油泵并兼作出油通道的油管,利用空心抽油杆及实心抽油杆带动泵柱塞上下往复运动而抽油,以泵座以上的套管与抽油杆柱形成的环形空间作为出油通道。由于消除了油管柱的弹性伸缩,提高了泵效,可节省单井投资4-5万元,并减少油井检泵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延长热洗周期,减轻油层污染。在大庆油田5口油井中做了现场试验,套管泵泵座的坐封和下泵一次成功率均为100%,其中3口油井的泵效较高,平均泵效为77.2%,已累计增油2000t。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高油气比井有杆泵泵效的因素及现有措施的有效性,以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规律为基础,分析了油气分离和液力混合增效的原理。液力混合增效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井筒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力学参数来调节混合物的流态,最终形成流动性最佳的均匀气泡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油气分离和改善井筒流动特性是提高高油气比井抽汲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有杆泵采油井,要实现液力混抽增效,须采用三级优化系统。现场应用表明,液力混抽增效技术能起到很好的防气增油作用,泵效平均提高12%~13%。  相似文献   

20.
于斌  崔卫冠等 《石油机械》2002,30(C00):63-64
针对文南油田机采井低产能低泵效问题,采用液压充油泵与φ44mm以下管式抽油泵配套使用,收到了显著的增液效果。该液压充油泵充分利用抽油泵上油管静液柱压力得以储能,提高了泵进油口压力;与普通泵相比,进、排油阀阻力减小,从而提高泵效并达到增液之目的。结合文南油田的特点采用改进后的液压充油泵先后施工7井次,均正常生产,已累计增液1517t,增油631t,平均兴面下降347m,平均单井泵效提高7%以上,平均检泵周期19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