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机床主轴系统中应用较广的动静压滑动轴承,给出了压力分布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不同工作条件下压力分布特点及结构参数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静压滑动轴承能综合利用静压和动压轴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宽转速范围的机床主轴中。  相似文献   

2.
介绍液体静压导轨应用于精密机床的优点,根据DLM系列精密数控车床的整体结构方案及其导轨的工况确定了静压导轨的结构方案;分析DLM系列精密数控车床的静压导轨受载情况,得到各油腔的支反力,并完成静压导轨各个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1.把控制理论应用于静压轴承的研究在研究静压轴承时,不能把轴承看成是一个与周围毫无关系的独立元件,而应考虑与之相联系的机械元件的动力学问题。实际上,机床上用的静压轴承就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因此可以利用控制理论的方法,利用现代控制理论最佳设计技术来分析静压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方法。我国西安交通大学曾用这种方法分析了磨床静压轴承系统的动态特性,证明这种系统方法是分析和设计机床用静压轴承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左旭芬 《磨床与磨削》2010,(4):30-31,53
简要介绍了常见矩形静压导轨的几种形状以及矩形静压导轨的设计过程,根据机床结构的特点,确定了矩形静压导轨的结构参数,并在数控凸轮磨床进给系统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机床的静刚性、动刚性及其热变形特性对加工精度影响很大,更不用说,机床的轴承和导轨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之一了。由于静压轴承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谐振衰减性以及较低的摩擦阻力和温升,近年来被作为机床元件广泛应用着。按最小功耗选择轴承工作条件可以认为是控制静压轴承油温升高的一种方法。以前提出的静压轴承最佳设计方法是按最小总功耗选  相似文献   

6.
随着液体静压技术在机床及其它机械上应用日益广泛和发展,对于各种静压元件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静压轴承也不例外,其中,特别是对机床和其它机械设备使用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的轴承内外径,端肩面及内孔油腔的加工质量要求更严了。本文就我厂十余年来在制造高精度机床过程中对静压轴承加工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主要的加工工艺及其工装的结构特点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型机床关键传动元件的研究”由武汉重型机床研究所负责,此项目包括两个课题。 (1)“液体静压蜗杆蜗母条传动副的研究”,研究静压蜗杆副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其性能,1978年开始,已于1982年12月通过武汉重型机床厂厂级鉴定;(2)“重型机床关键传动元件的研究”,研究静压蜗杆副的加工技术和研制加工设备,从1981年开  相似文献   

8.
七八年以来,我厂先后在格利逊刀头磨床磨头、主轴头上、不重磨硬质合金刀片周边磨床磨头上、组合机床精镗头上采用了静压轴承,其中最早制造的格利逊刀头磨床,使用已经五年,用户反映机床性能良好,静压系统稳定,一直运转正常。本文以格利逊刀头磨床为例谈谈小孔节流静压轴承制造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组合机床常用镗孔导向装置,介绍了轴心可控静压导向及其可控节流器的结构原理,并介绍了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机床中的液压、静压、润滑系统采用独立液压箱的越来越多了。一般来说,由于结构关系,液压箱的液面比机床集液器的液面高。而机床液压系统中的渗漏油液,静压及润滑系统中逸出油液等无法流回液压箱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般是把液压箱做得大而矮,使液压箱液面和机床集液器液面等高,中间用大口径管子连起来。我们感到这样的液压箱占地面积大,不美观,散热情况不好。为此我们研制了YZP系列液面自动平衡器。图1是YZP  相似文献   

11.
工作台导轨静压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静压技术在机床设备升级改造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以及在机床改造中的一些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负压吸附导轨的工作原理,针对精密机床开式静压方式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漂移和运动不稳定问题,提出采用负压发生器与小孔节流流量控制器相结合的新型负压吸附静压支承技术,建立了负压吸附导轨计算模型,并对气膜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保证了精密机床开式静压导轨所需的气膜厚度和刚度。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机床导轨中,应用表明:提高了机床运动稳定性及工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3.
B2016A龙门刨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将B2016 A龙门刨床改造为定梁式数控龙门铣镗床的过程中,静压技术在机床改造中的应用。改造后的机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国内三轴数控机床存在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而机床精度和可靠性可通过合理的静态精度设计方法得以保证.机床静态精度设计方法包括加工精度稳健设计方法和静态几何精度设计方法,针对两种精度设计方法的衔接合理性和工程应用实用性低的问题,在深入调研机床静态精度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机床空间误差建模、平动轴几何误差元素辨识、关键几何误差元素溯源和加工精度稳健设计以及静态几何精度设计这5个关键问题着手,分别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三轴数控机床静态精度设计系统实施方案,为完善机床几何精度设计和静态几何精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基于结合面特性的机床整机精度设计系统结构以及4大关键模块,并利用VB开发工具实现了基于结合面特性的机床整机精度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机床结合面特性参数的分析与管理,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静态几何精度模型,可对机床在整个加工空间的几何误差进行预估并对误差源进行敏感性分析;同时集成ANSYS软件,基于结合面特性可对机床整机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另外,通过有效管理机床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经验以及动静态精度分析的知识,将有效地支持机床设计。  相似文献   

16.
竖直液体静压导轨是纳米数控精密加工机床关键装备,机床静压导轨的运动速度不仅对零件加工精度有影响,也对导轨油膜承载性能有影响。因此确定机床导轨最佳工作速度就十分有必要。以纳米曲面磨床静压导轨油膜为例,通过Fluent流体仿真,对导轨运动速度与油膜最高压力、最低压力、油膜承载力定量的研究得到:在相对静止状态下,油腔压力场呈对称分布;导轨的运动速度增加,会产生油膜承载的不平衡性;验证了油膜负压对导轨承载性能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提出了纳米数控磨床的最佳静压导轨运动速度范围为0~0.1 m/s及0.3~0.5 m/s;在该工作速度范围内导轨的承载性能较好。研究结果为精密机床闭式静压导轨的工作参数选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利卿 《机床与液压》2020,48(20):128-132
为解决传统超塑成形机床液压力与气动加载力无法同步变化的问题,将超塑成形机床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同时对设定系统技术参数,对检测装置、比例阀等主要工作部件与控制部件进行选型;基于超塑成形工艺要求,设计PLC控制程序,再在气动系统中采用线性插值法实现压力补偿,按照预定参数值进行压力输出与调整,确保环境温度与压力值全程处于正常区间,从而实现了原理先进、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的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经企业实践应用,确认该系统可使超塑成形机床液压力跟随气动加载力同步变化,各工序内作业效果良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安林 《机床与液压》2020,48(9):158-161
基于模块化设计技术,开发了一种由直线电机驱动的高性能混联数控机床,主要由2-DOF并联主轴头和XY工作台两大功能模块组成。以该机床并联主轴模块为研究对象,基于边界元和刚度矩阵组集方法,建立了机床静刚度模型,并编制了刚度计算软件,由此计算得到机床主轴在整个工作空间内位置刚度和旋转刚度的分布。数值仿真表明:该机床具有较好的刚度特性,满足轻切削加工静刚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臧千强  于赟  丁杰 《机床与液压》2019,47(10):57-60
详细介绍了YJZ51.108静压造型线的组成、工艺流程以及静压造型机反压实紧实工艺的工作过程,同时对YJZ51.108静压造型线的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指出了该静压造型线的技术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0.
高速精密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整机静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ro/E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建立立式加工中心整机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整机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根据静态计算结果和振型图找出结合部薄弱环节并对整机的动态特性做出评价;用专门的实验设备得出机床整机的静态和模态数据,来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以后类似机床整机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和无样机条件下的机床虚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