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工程》2008,(1):4-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21世纪能源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望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趋势与战略,分析转型期中国能源特点及未来能源系统发展情况,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中国未来能源预测与发展战略 (一)中国能源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能源发提还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李艳梅  张雷 《中国能源》2006,28(8):34-35,47
基于能源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能源国际化发展形势的需要和能源统计与国际通行体系间存在巨大差异这3个原因,本文建议调整和改革中国的能源统计体系,及早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2,(9):117-117
在中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即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和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变革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变革创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综合能源效率战略”和中国“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针对新世纪“经济翻两番”目标,从坚持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和大力提倡“广义节能”两方面对中国今后能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10年来上海能源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及能源结构、能源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能源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上海能源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上海工业能源用能行业集中等方面面临的能源挑战,并采用中长期能源选择规划模型与相关用能领域的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上海2015年和2020年上海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用能需求。  相似文献   

8.
全球及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包括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现状及其展望,并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供可再生能源规划和政策研究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前进入能源体制深化改革时期,业内对未来能源格局、“互联网+能源”等纷纷解读、莫衷一是。回顾了国内外从智慧能源系统到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对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以及能源体制改革对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意义。未来能源体系由基础能源互联网及更高层级的能源互联网构成,具有开放、平等、互动、共享的特点;以人为本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出发点,互联网使得能源系统诸多环节趋于最优化,最终能为每个人提供“最佳”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有望容纳更多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其中的备用、调节作用增强;能源互联网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有望解决当前能源问题,并催生新型能源服务行业,助力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0.
正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也体现在对中国能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哈佛大学关于中国能源问题的研究就比较活跃,其肯尼迪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都有针对中国能源环境问题的专题研究,开展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相关的经济、政策、法律、科学及工程技术方面的多个不同学科的研究。由哈佛大学资深教授Michael McElroy主持的"中国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项目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与美国能  相似文献   

11.
金砖四国的能源消费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连宏  罗宏 《中国能源》2009,31(9):27-29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称为"金砖四国"(BRICs)。从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等方面看,BRICs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重,能源效率不断提高,能源结构符合本国资源禀赋特征和经济特征,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对世界能源发展与能源格局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资源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北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办,大美国际资讯公司承办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于2006年1月12~13日在北京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在中国现有条件下,以煤为核心的高碳能源协同利用以及与各种能源协同低碳发展的"IGCC+多联产+CCUS"的战略思路,指出,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无法改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煤的协同利用是中国低碳发展的关键,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利用是中国低碳发展的必须,储能和各种能源互补,协同可再生能源发展与蓄能,集中和分布式供能的协同,电网、天然气网、热(冷)网及水网的协同是中国低碳发展的方向以及实现各种能源协同的IDDD+N原则。  相似文献   

14.
选取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作为典型国家,分析这些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政策取向与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密切相关,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低碳转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尽管这些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各异,但却具有共同的演变规律,可再生能源政策正在从以政府主导的财税价格政策转向市场化政策体系。结合典型国家政策体系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江泽民 《中国能源》2008,30(4):5-19
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经济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中国能源的优质问题展开讨论,认为能源优质化与中国国产能源的供应能力和中国能源消费需求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要节约能源,控制国产能源出口,特别要严格控制国产优化能源出口,要强调进口高耗能产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严禁高耗能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7.
马驰 《能源工程》2000,(1):10-11
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中国能源的发展既面临经济增长,又面临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中国的能源生产利用已为全世界所瞩目。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成为中国能源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选择。这是我们考虑和研究国家研究与发展(以下简称R&D)投入结构中,能源R&D的背景和出发点。1能源R&D的国际对比 中国以R&D活动为主的科技计划有攀登、“863”和科技攻关计划,据估计,其中用于R&D的经费约占2/3强。1997年用于能源科学技术的投入为0.87亿元。“九五”期间科技攻关计划中能源技术领…  相似文献   

18.
舟丹 《中外能源》2014,(12):63-63
<正>2014年11月18日,由第一财经研究院与通用电气(GE)公司共同发起的题为"能源的未来——赢在新时代的拐点"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200余名来自政府部门、行业机构、能源企业以及媒体的嘉宾参会,广泛探讨了中国未来的能源格局以及能源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措施。论坛围绕中国未来能源道路,就相关政策法规、价格体制、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面对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使命,中国需要全产业的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引进和研发更先进的技术,以加速推进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能源战略的转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渐突出,中国的能源结构亟需向高效率、低排放、低污染转型,走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世界能源行业出现了新变化,预计这种新变化将会导致世界能源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广义的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给能力、能源消费结构、能耗强度、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能源贸易安全等。从上述问题着手,采用纵横向交叉论证的方式对与之相关的16项分类指标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中国在2040年之前可保持75%以上的能源自给率,有足够长时间对宏观能源战略做出调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过高,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突出,特别是在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排放上形势严峻;中国在能源净进口的长期支付能力上不存在问题;中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要密切关注中东局势的发展,同时,要向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中国能源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年中国能源平衡表更新了中国能源流图,按类别概述了中国能源生产、供给和消费及其在部门间的转换和流动状况,简要分析了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布局或跨区流动情况,并介绍了中国在世界能源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