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标准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与特征,分析了国内外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状况,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军诗 《通信世界》2004,(38):44-45
自从1985年世界上第一条海底光缆问世以来.海底光缆的建设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海底光缆以其大容量、高可靠性.优异的传输质量等优势,在通信领域,尤其是国际通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海底光缆系统是应用于特殊的物理环境中的光通信系统,与陆地光缆系统相比相应的系统设计更加复杂,面临的技术难题更多。另外,由于海底光缆系统设计容量大、建设期长.其技术发展与同期陆地光缆系统相比一直保持领先。  相似文献   

3.
结合设计实例,介绍了第三代海底光通信的最新技术,为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提供了思路。最后,探讨了海底光缆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海底光缆的特殊要求,探讨了海底光缆通信工程在施工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传输设备、中继段长度与远距离供电、海底光缆结构以及海底光缆的敷设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海底光缆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光缆通信具有大容量、通信质量稳定可靠,隐蔽性好,抗毁、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成为现代洲际通信的主力.从介绍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组成入手,分析了影响海底光缆传输线路安全和光缆所传输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光缆质量与施工、故障定位与排除和加强信息传输安全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遍及全球的海底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形成海底通信系统从发展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截至1997年,全球安装的海底光缆系统已超过40多万路由公里,它已成为沟通全球通信的桥梁,遍及全球的海底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形成。表1列出了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主要海底光缆系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海底光缆的建设速度仍将持续发展,据有关分析表明,从1998到2003年,平均每年建设的海底光缆系统将为65万一7.5万路由公里(其中1998-1999年计划安装的海底光缆系统每年将超过10万路由公里)。1997-2003年间安装的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的费用将…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底光缆系统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海底光缆系统概述@王震东@赵兴生国际海底光缆系统概述王震东赵兴生一、我国国际海底光缆发展概况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发展国际通信又是各国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我国邮电部门同样把国际通信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并确保国际通信能力对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可分为无中继海底光缆和有中继海底光缆两大类。前多用于地区性海底光通信,后主要用于跨洋通信,全球Internet通信量的剧增使海底光通信再次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当前的海底光通信市场也出现了若干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韩海底光缆系统正在顺利建设之中据悉,1995年5月31日,第一条中韩海底光缆在我国青岛成功登陆,并正式与陆地光缆连接,她标志着中韩海缆主体工程已经结束,不久将构成完整的中韩海底光缆通信系统。这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次群海缆系统是邮电部电信总局和韩国...  相似文献   

11.
海洋光通信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光通信网络是国际间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和基础网络。分别从海洋光通信网络构成及产业特点、发展现状、标准化进展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立海底光缆监测系统对保障已经成为当代洲际通信主要手段之一的海底光纤通信非常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BOTDR和声纳的海底光缆事件监测系统,并讨论了其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现有潜艇水下通信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一种采用无线脉冲激光作为通信载波的系留浮标潜艇水下双工通信方式,并简要描述了该通信方式的应用体制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海底光缆作为洲际之间、岛屿与大陆之间、岛屿与岛屿间通信传输的纽带,以其大容量、高可靠性、低损耗、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特点,在国际通信和国防通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也为海底光缆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平台。简要概述了海底光缆技术发展情况及国内外海底光缆概况,介绍了我国海底光缆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并指出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潜艇是海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战平台,它在战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旦潜入水下,它与水面及司令部的通信由于海水对电磁波衰减大而变得异常困难。如何解决对水下潜艇通信成为世界各国军事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激光大气通信和光纤通信原理,大胆提出一种对潜通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玮  刘洋  徐强 《电子科技》2012,25(1):116-118
激光对潜通信系统能够以较快的速率发送信号到一定的深度海水,该通信系统在对潜通信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激光对潜通信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以及海水信道光学特性的研究,说明了研究激光对潜通信上行信道的必要性,特别是对海水-空气界面的模拟仿真。并认为以蓝绿激光通信系统为主,甚低频(VLF)和极低频(ELF)系统为辅的通信系统是未来激光对潜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An optical fiber submarine cable system using longwavelength and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economical long-haul digital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an optical fiber submarine cabl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t the KD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An experimental model including cable and repeaters has been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n experimental repeater of 1.3 μm and 280 Mbits/s was laid at a depth of 1500 m and its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was measured in November 1981. Test production of longlength cable having a single continuous length of 30 km became possible in the end of 1981. In early June 1982,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with a 50 km cable length and two repeaters operating at 300 Mbits/s and 1.3 μm wavelength was laid in a loop into the Sagami Bay from the KDD Ninomiya Submarine Cable Landing Station.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的用于水下光通信系统接收机前站的滤光方案,并采用耦合模理论分析了FBG的传输特性,数值模拟了Bragg波长为532nm、窄带、高反射率的均匀周期高斯切趾FB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