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0kV变电站并联电抗器雷电侵入波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500kV变电站和进线段结合起来,在变压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位置对电抗器进行保护。采用ATPDraw对雷电波及变电站进行仿真,并结合MATLAB对仿真结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电抗器前和主变设置避雷器比在进线入口设置能更有效地防止雷电侵入波对电抗器及变电站内其他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贵州某35 kV变电站雷害事故分析与防雷改造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针对贵州某35 kV变电站雷击事故,介绍了该变电站的防雷保护现状,从变电站直击雷保护,线路侵入波保护等方面分析了雷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雷害事故的整改措施: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完善进线段保护,降低雷电侵入波幅值和陡度;使用性能较好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代替普通阀型避雷器。通过以上整改,消除了该变电站防雷保护的薄弱环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35 kV绕组中性点接地方式较多,现有设计没有对不同接地方式下变压器的防雷措施进行专门考虑,导致变压器35 kV侧雷击事故频发。为了对不同接地方式下变压器35 kV绕组雷电侵入波特性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采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对35 kV绕组星形接线的配网变压器和三角形接线的风电场升压变进行了雷电侵入波电磁暂态仿真,分析了导致35 kV绕组绝缘损坏的雷电侵入波特点,考察了不同安装方式下避雷器对雷电侵入波防治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不同接地方式下变压器35 kV绕组的雷电过电压特性不同,应根据不同接地方式采取针对性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4.
35 kV变压器由于绝缘水平低及防雷设计考虑不全面等原因,经常发生因雷电侵入波导致的中性点或匝间绕组绝缘损坏的问题。为对35 kV变压器雷电侵入波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基于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建立了变压器绕组梯形等值电路,根据典型的35 kV变电站接线情况,对35 kV近区线路各种情况下遭受雷电绕击和反击导致的侵入波过电压进行了仿真计算,指出大幅值雷电流反击近区线路是导致35 kV变压器绕组绝缘损坏的原因。使用避雷器作为治理手段,对比了3种安装方式的有效性,给出了最优的35 kV变压器雷电侵入波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GIS变电站采用架空电缆混联进线时,波过程更加复杂,需分析其侵入波过电压特性.采用ATP-EMTP软件,搭建了220 kV GIS变电站的110 kV侧电气模型与混联进线模型,对比了直击雷下架空进线与混联进线的侵入波过电压差异,分析了混联进线各因素的影响.GIS变电站采用混联进线时,地线终止于电缆终端塔,会增强过电压幅...  相似文献   

6.
针对部分地处山区的煤矿35 kV输电线路频繁出现雷击跳闸或断线事故,通过现场调研,采用仿真方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某35 kV输电线路的雷电流幅值,提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合理加装线路避雷器等抑制措施,并通过仿真分析和现场应用验证抑制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750 kV敞开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避雷器配置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电力系统中,避雷器的配置直接影响系统过电压和绝缘配合,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了750 kV变电站的避雷器配置对输电线路工频、操作过电压以及变电站设备节点上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并校验了这些过电压情况下避雷器的动作负荷。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将变电站避雷器统一配置为Y20W-600/1380型避雷器,设备的绝缘裕度和系统过电压满足要求,并均衡了避雷器的动作负荷;将变电站避雷器统一为Y20W-600/1421,仍然满足设备的绝缘裕度和系统过电压要求;通过调整设备间距和设备位置,可考虑将出线高压电抗器旁避雷器简化掉。  相似文献   

8.
从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工作原理入手,介绍了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制电位作用,可以确保绝缘子串不发生闪络,从而达到防止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发生的目的。通过四川某电业局配网针对线路避雷器在35 kV线路应用及防雷效果,证明线路避雷器可以有效降低雷击跳闸,从而为线路提供可靠保护。并且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根据线路历年雷击跳闸记录、雷电分布及雷击跳闸类型可进行选择性安装。通过对线路避雷器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建议每5年对运行中线路避雷器进行一次抽查试验,对其性能进行评估。鉴于目前的防雷形势,建议继续推进线路避雷器的防雷应用,但由于线路避雷器大量挂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路的维护压力,同时线路避雷器对整条线路的防雷效果主要取决于正确选定易击段、易击塔、高阻区,因此强调应适度控制安装规模和注重安装选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笔者依托于某实际工程,计算了220 kV高海拔变电站出线段采用500 kV线路降压运行时站内设备上的雷电反击侵入波过电压,与采用常规220 kV出线的变电站相比,出线段采用500 kV线路降压运行时各设备上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更高,其中线路高抗上的过电压超过了其内绝缘保证强度;计算了采用不同避雷器配置方案进行保护时高抗上...  相似文献   

10.
10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较低,雷击跳闸事故频繁。而杆塔分流系数对线路的耐雷水平至关重要。根据某山区大跨越10 kV线路参数,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10 kV线路仿真模型,量化分析线路避雷器装设前后对杆塔分流系数的影响,以及改变避雷器接地电阻大小后,杆塔分流系数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雷电流10 kA时,装设避雷器后杆塔分流系数降低了72.38%,且避雷器接地电阻降低一半,则杆塔分流系数可至少降低20.9%。最后通过对该10 kV线路进行具体改造,大大提高了线路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网35kV线路防雷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雷击是导致农网35kV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衡量线路防雷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线路雷击跳闸率;二是线路耐雷水平。分析了35kV线路防雷现状,认为线路绝缘水平低,绝缘子老化严重,导线老化和线径过小,极易造成雷击闪络时绝缘子损坏和导线断线。提出了在现有防雷措施的基础上,安装线路型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在单相接地电流大于10A的35kV电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可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EMPT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对10 kV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配电网系统中安装使用时进行仿真分析,首先进行PS15绝缘子及10 kV环电极避雷器及穿刺避雷器产品的U50%放电电压试验,再仿真分析在不同接地条件下只安装单相产品对同级其它相绝缘子的影响及只安装一级对相邻级绝缘子的影响,分析得出无论是直接接地还是单独接地,当雷电流超过40 kA后均会造成相邻相或相邻级的绝缘子闪络,建议全线安装或在雷击严重区段及易击点全线安装10 kV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需单独设置接地,条件允许可在末端设置接地。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电网近几年发生的雷电侵入波事故为例,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分析了广东电网近年来加强线路绝缘对变电站侵入波水平及避雷器通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安装变电站出线避雷器,可减少线路绝缘水平提高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影响。通过讨论变电站内各避雷器的通流,提出了选择变电站避雷器标称电流的建议:出线避雷器选择标称电流较大的避雷器;在安装出线避雷器的条件下,站内母线和主变处避雷器可选择标称电流较小的避雷器。  相似文献   

14.
山区110kV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山区送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分析,得出了山区雷害主要是雷击杆塔或避雷线造成的反击事故。雷击事故主要发生在水库、水塘附近的突出山顶上;高山的山坡或半坡向阳的山脊上;电阻率高的土壤区和附近无树木等山丘突出处。地形坡度较陡的杆塔外边侧绝缘子、大转角杆塔外侧绝缘子串和大档距两端杆塔也易遭雷击闪络。采取杆塔降阻、装设线路避雷器、侧向避雷针和加强绝缘等多种措施后,防雷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海底电缆(以下简称海缆)敷设于海底,遭受雷电流侵入后维修难度大,为了研究雷电侵入波对海缆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某岛架空线路-海缆的雷击过电压的分析,使用ATP-EMTP对该混合线路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了架空线路-海缆不同工况下的雷击过电压.对影响雷击过电压的海缆长度,海缆的布置方式,以及海缆的型号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沈亚洲  张晓燕 《城市建筑》2014,(18):372-372
煤炭供电系统对供电线路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我公司所管辖的35 KV 输电线路大部分都位于丘陵地带,极易遭受雷电侵袭,造成线路跳闸故障。因此,必须加大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才能保证架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原理和线路避雷器的保护原理以及超高压输电线路典型雷击障碍的情况,并对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当被保护对象遭受绕击概率允许达到0.1%时,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角可达66.4°。对主要参数绕击概率和保护范围而言,可控放电避雷针的保护特性明显优于富兰克林避雷针;500 kV线路在雷电活动强的地区安装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即使杆塔冲击接地电阻达40Ω,耐雷水平也能达350kA,即装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基本上能满足线路防雷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法,结合ALGOR大型通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500kV及1000kV电站型瓷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的弯曲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避雷器的顶部施加一定拉力和风压力,进行了应力分析仿真,根据国标方法计算避雷器承载时的弯曲应力分布,计算的强度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该方法对避雷器的优化设计及应用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避雷器设计的辅助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起110 kV线路终端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爆炸事故同批次试品的解体检查试验,指出整体密封性能较差导致运行受潮,是加速了电阻片老化的主要原因;针对线路终端避雷器运行条件和运行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运行管理和试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配置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特征,建立了感应雷跳闸计算模型。通过感应雷跳闸计算模型,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在更换绝缘子、不平衡绝缘、采用绝缘横担三种方案的感应雷跳闸频率变化情况,得出:更换绝缘水平更高的绝缘子是提高10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最直接措施;在同塔双回线路中,一相安装避雷器能使线路防雷效果提高50%以上,且安装在中相导线时的提高幅度更大。根据10 kV配电系统一般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相安装避雷器时,可使感应雷引起的跳闸事故大幅降低;对于绝缘子等配电设施容易损坏的配电线路,在允许一定跳闸率的前提下,可安装保护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