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邻基坑开挖引起围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变形与基坑单独开挖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较缺乏考虑相邻基坑开挖产生的相互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的研究。以实际相邻双基坑工程为分析原型,建立其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双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分析了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和不同基坑间距对基坑间土体沉降、支护结构内力、支护结构位移、坑底隆起、坑外地表沉降等的影响,探讨基坑开挖角部刚度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基坑开挖影响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基坑间土体沉降产生叠加影响,沉降量大于基坑两侧地面;近端支护结构变形和坑底隆起小于远端。基坑角部刚度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会较明显地限制土体变形和支护结构的位移,且角部刚度效应随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基坑间距对相邻基坑产生相互影响的范围为2.5~3倍基坑开挖深度。  相似文献   

2.
依托南京江北新区江漫滩地层地下空间基坑群工程,对深度、面积差别较大的两相邻基坑进行开挖数值模拟研究,提出3种不同开挖时序,对比了不同开挖时序下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坑底隆起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开挖时序控制下基坑外墙与共墙变形作用不同,深浅交替时序控制作用最大,先深后浅次之,先浅后深最小; 在开挖深坑下部土方时,先浅后深时序下,共墙最大变形位置在浅坑底部附近,而另外2种开挖时序下共墙最大变形位置上移到墙顶; 在减小坑外地表沉降方面,深浅交替时序作用最大,先深后浅次之,先浅后深最小; 先浅后深时序施工深坑上部土方时,最大沉降位置逐渐靠近坑壁,而先深后浅时序施工浅坑时最大沉降位置远离坑壁,深浅交替时序施工时,最大沉降位置亦远离坑壁; 在深坑下部土方未开挖时,深浅交替时序对控制浅坑坑底隆起作用最大; 深坑与浅坑均开挖完时,先浅后深时序最有利于控制深坑坑底隆起; 对比各时序基坑变形规律,建议采用深浅交替时序开挖此类相邻基坑。  相似文献   

3.
在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基坑开挖时引起的土体附加位移计算管线变形与内力,并建立三维模型与其相互验证管线变形与内力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数值模拟中基坑开挖对管线影响范围超出基坑开挖长度,理论计算在计算基坑坑角附近的变形与内力存在不足。探讨抛石填海地区深基坑开挖时邻近管线的保护加固措施,发现采用隔离桩与注浆加固可有效减少管线竖向位移。分析了管线位置及基坑开挖形式对管线变形与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基坑坑角效应的存在,管线埋设位置与基坑水平间距小于14 m时的管线变形被抑制,使得管线与基坑埋距越近其变形越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深基坑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桩内力的变形规律,内力和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阶段,在基坑开挖至基坑底部后,内力和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近接隧道基坑开挖必然会导致隧道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针对目前基坑开挖忽略降水作用的问题,文章提出考虑基坑降水引起隧道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①基坑降水对隧道的附加变形和内力均有较大的影响,在研究近接隧道基坑施工时不可忽略;②各参数均对隧道附加变形和内力有显著影响,其中与隧道平行侧基坑开挖尺寸对隧道影响最大;③初始水位高度和基坑开挖深度越大,给水度大小对降水开挖引起的隧道附加变形和内力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解宝金 《土工基础》2023,(6):971-974
以中冶·德贤府邸的13栋高层建筑基坑为对象,采用平面应变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土钉和预应力锚索的组合支护结构形势下基坑的变形规律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并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论证了支护结构对基坑开挖变形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土钉和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形式能有效限制基坑的变形,使得基坑壁水平变形仅为无支护时的45%,有效保障了基坑施工安全;预应力锚索是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主要承载结构,最大内力约为97 kN,在其作用下基坑壁的变形以预应力锚索为界分为两个区域,即变形量值较小且呈现出快速收敛的上部变形区域和变形量值相对较大、收敛缓慢的下部区域;在预应力锚索作用下,基坑壁上部水平变形量值仅为下部的25~50%。  相似文献   

7.
上海铁路南站相邻基坑开挖变形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杰 《建筑科学》2005,21(6):59-63
对上海铁路南站特长平行相邻基坑开挖进行有限元计算并对工程监测分析.相邻基坑施工变形影响明显存在.邻近距离越小,变形影响越大.同时开挖方式的变形影响“相对公平”.变形影响与基坑开挖面成正比.土体加固对控制变形影响有明显作用.围护壁或支撑的刚度变化仅使变形绝对值大小发生变化,而变形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采用箱形基础,施工时基坑开挖会挖去大量土体,引起地基土回弹,同时建筑荷载较大,控制基础沉降成为工程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以西安小雁塔宾馆工程为依托,通过测量基坑土的回弹变形,基坑开挖和建筑物荷载对相邻地基土的变形影响以及地基土层的沉降量,分析了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基坑开挖到建筑施工的不同阶段,基坑范围内及相邻地基土的沉降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深基础基坑开挖引起的回弹变形约占最终沉降量的30%,且当建筑物加荷等于挖土卸荷时仍有沉降。基坑范围内地基土的沉降量远大于相邻地基土,经分析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基础边缘土体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9.
基坑开挖对邻近框架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基础上,以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基坑与框架结构的三维整体模型,研究基坑开挖所引发的框架结构内力与变形,得出了框架结构受基坑影响的变形特征及内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开展了某大型基坑开挖对地铁车站基坑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在现有设计支护条件下,大型基坑开挖后基坑周边土层的变形和应力变化,以及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大型基坑施工对地铁基坑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在两基坑共建区域变形与内力均较大,但是这种影响仍然在可控的范围内。该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借鉴,并为分析相邻基坑相互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岩质基坑开挖往往采用逆作法施工,在不同开挖阶段下支护结构及锚杆(索)应力发挥不同,基坑变形不同,对相邻隧道结构的影响不同,具有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通过数值分析能预测岩质基坑逆作法分步施工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变化趋势、隧道结构应力变化情况及隧道位移发展状况。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受缓倾岩层层面控制的超深岩质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逆作法分步开挖对相邻地铁、公路隧道的影响,通过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得出了基坑开挖工况对地铁隧道位移、内力影响较明显,建筑物加载工况对公路隧道位移、内力影响较明显的结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较为吻合,该项目可为以后类似工程问题的基坑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相邻基坑同时开挖施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其受力状态与变形不同于单基坑,但目前的行业规范标准和计算方法对于该类基坑无明确规定,设计与施工时缺乏可参照标准。以上海地区某相邻基坑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相邻基坑施工引起围护结构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同时,分析基坑间距、基坑间连接措施和施工顺序等因素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相邻基坑间距小于2.5倍开挖深度时会对围护结构变形产生影响,相邻侧围护结构间设置连板能有效控制围护结构顶部变形,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深圳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与相邻深基坑的开挖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地层及地下连续墙位移以及基坑支护结构内力,结果表明:相邻深基坑在开挖后基坑底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先开挖的地铁车站基坑受后继开挖的深基坑影响,位移及支护结构内力均出现了增大的趋势,尤其是淤泥层较厚的区段,其位移及结构内力最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相邻基坑在考虑渗流作用时开挖的相互作用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与六号线换乘站天河客运站地铁工程,建立平面模型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有无渗流作用时相邻基坑开挖的围护结构内力、变形及周边土体沉降,论证了考虑渗流对相邻基坑开挖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开挖的广州地铁7号线石壁站与原2号线石壁站相邻,原2号线石壁站处于运营状态,在换乘大厅两站共用一面墙。地铁2号线和原石壁站位于开挖基坑的北侧,新石壁站基坑的开挖使得南侧卸载,引起隧道和车站结构发生变形,并产生次生结构应力。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整分析基坑施工对地铁车站及隧道的影响,包括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和结构内力,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既有地铁车站和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武汉市临江超深基坑天悦星晨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的理论研究和监测分析,探讨了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形及周边环境沉降规律。研究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和周边环境沉降存在明显的时空效应:位移最大点位于墙身顶点以下而非顶点;无论是位移或者位移变化率都是支护薄弱和基坑边长较大处较大,位移变化率在开挖基坑中上部时明显较开挖下部时大;墙身随深度内力变化曲线基本呈M形,随开挖深度加深,两峰对应深度加深,内力变化率减小;基坑边长较长处及支护薄弱处内力较大,同时内力变化率也较大;坑外沉降随离基坑距离增大先增大后迅速减小;随基坑开挖,沉降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内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临江特大型相邻深基坑同期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软土地基临江两相邻深基坑施工监测数据,分析两基坑同期开挖过程中邻近位置围护墙变形、支撑轴力和立柱沉降受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位置中部的围护墙变形呈增大趋势,角部及远离相邻位置的围护墙变形受邻近基坑影响较小;相邻基坑开挖对邻近位置的围护墙顶竖向位移影响较大,基坑距离越小,相邻位置围护墙顶水平位移越大;邻近基坑处支撑轴力达峰值后呈变小趋势,立柱竖向位移值呈加大趋势;与已有理论对比发现基坑相邻位置围护结构变形不同于独立基坑开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基坑建设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和降水会对相邻建筑物和地面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相邻建筑物现状进行了检测,分析基坑开挖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和基坑降水引起沉降变形,造成相邻地面出现裂缝和浅埋基础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9.
以某盾构隧道上方近距离基坑开挖为背景,建立了基坑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衬砌内力影响的二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实际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动态地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及开挖对盾构隧道衬砌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下卧盾构隧道有较大影响,需在施工中加强对盾构隧道的监测与控制,基坑框架和内墙对于改善盾构隧道位移和内力有明显的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童宏纲  曹剑波 《山西建筑》2009,35(23):102-104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深圳某深基坑开挖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后稳定性系数、变形与单桩、抗滑桩结合不同排数锚索支护方案的关系,探讨了桩锚支护时不同锚索预应力与稳定性系数、变形和桩身内力的关系,从而确定基坑边坡的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