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工作起到了辅助作用。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还存在着为了整合而整合、实际操作中还有错误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思考,那么怎样才能彻底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实现高层次的整合、全面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呢?想要让信息技术与课程完美整合,就要全面做好优化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整合可采用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法,采取课堂演示、随机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等基本模式。信息技术的资源库、交流工具、研究工具、管理工具与其他教学要素的结合构成整合的支持模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知和理解,剖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展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把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资源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将整合为一个整体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构建。这种产生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已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高中音乐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构建让教师能够更加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化的环境。本文将对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行阐述,分析和研究信息技术与高中音乐课整合的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正>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标准中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也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整合的主要途径,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整合等方面作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徐小林 《建造师》2010,(4):97-9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双主教学、个性化教学、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教学四种教学模式,并就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8):133-134
笔者梳理了20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基本理论、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应用、师生信息素养构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评价模型及学习方式七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预测了未来五大研究走向和趋势:即从单向应用性整合到双向创新性融合,从强调技术应用到注重技术集成与课程开发,从强调互联网技术整合到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创新融合,从强调实证量化到注重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可视化分析,从单一专业研究团体到交叉与跨界研究共同体整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1)
信息技术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行之有效的整合,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同时它们也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其比较基本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中,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必将会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几种具体方式,并对整合过程中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教师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5)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极大地改善数学教育的现状。以下展示的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就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的试探性研究过程,望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然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教、学生学及教学环境构建的工具。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在整合过程中存在着某些"误区"。本文在分析了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中的"误区",以及其出现的成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7)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就体育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必备的手段,它与体育教学整合早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认可形成共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根植于体育学科的教与学之中,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方法进行学习,有效地获取信息、分析归纳、研究探索、团结协作、表达展示,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
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目标之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地理思维能力的因素,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采取不同教学视角、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式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7)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课题。介绍课程整合的起源,对信息技术和中学物理课程整合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和中学物理课程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1)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能更好地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当今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及地理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进而提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之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使之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5)
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初中历史课程,对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和渗透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