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阮星 《机电工程》2011,28(11):1400-1403,1408
针对传统模拟锁相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应用上的不足,分析了数字锁相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数字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给出了环路相关参数的设计过程,并基于Matlab进行软件仿真,针对实际电网电压有可能出现的畸变、电压突增、突减等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抗干扰测试,并在一台6 kVA的工程样机上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不会排放污染物,不会出现噪音,也不会消耗燃料,可谓环保、绿色、安全,但这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并网发电、高空作业、安装定位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分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特点及工艺原理,深入探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包括施工准备、定位放线、焊接支架基础构件、安装电池板支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电气工程、调试并网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低压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容量增大,并网出现非计划孤岛运行的可能性加大,严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反孤岛装置的工作原理来配置方案,并针对现有保护方案的不足,提出全新的反孤岛保护方案。新方案从并网逆变器选型,光伏低压并网断路器选型和低压并网断路器与并网点母线进线断路器之间的操作连锁角度出发,通过优化逆变器和并网断路器保护配置,对并网断路器、进线断路器与分段断路器进行电气连锁。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能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系统发生非计划孤岛运行时快速脱网问题,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全并网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社会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更新,人类开展基本的生产生活活动时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强,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变少。以煤炭等为主的化石燃料开采应用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引发严重生态恶化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借助可再生资源让能源结构得到改变,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利用它来开展光伏发电已成为了当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发电形式,而光伏并网系统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分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低电压穿越技术是该系统应用的一项核心技术,直接关系到并网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故而对该技术展开深入探索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几方面的优势,例如更好地利用产生的能量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很多学者提出通过改变逆变器结构以保证分布式架构的正常运行,同时可产生多级电压。现提出一种基于三相两电平结构的新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滑模交流电流控制器实现,并采用空间矢量电压调制策略;同时该控制方法将不平衡功率注入电网,以提高功率不平衡时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能力。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家用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因素,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研究了德国劳特林根地区独栋家庭住户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最佳选型方案,首先,通过VDI4655得到独栋家庭住户的电能需求量,然后,设计了家用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组件选型,选择AD180M6-Ak单晶硅光伏电池板,以四行七列的串并联方式连接,并且选择功率为2.0k Wh、电容范围为(120~335)V的Galvo 2.0-1/240单相逆变器,最后针对德国劳特林根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和基本的天文参数,使用PVsyst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确定最佳倾斜角和方位角,得到完善的光伏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其中,年供电量为5620.9kWh/年,可满足家庭用户80.3%的电能需求。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借鉴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与光伏电池组件结构化模块设计思想,详细分析了光伏电池的倾角和朝向问题,并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光伏电池阵列组合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楼华勋  戴永军 《机电工程》2011,28(6):732-735
为了满足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监控要求,将单片机技术、Modbus协议、屏幕菜单显示、RS232 & RS485通讯技术等应用到监控系统中,分析了主芯片的成本,执行时间、空间、中断、外设资源,传输线路的安全、完整性,菜单及内容的结构安排等,以AVR单片机Atmega128为核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路系统,改进了Modb...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的控制方法,对系统的主电路和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的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采取模拟实验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光伏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光伏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防孤岛保护与反孤岛保护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选择何种孤岛保护成为光伏电站配置的一个难题,基于此,现对光伏发电防孤岛装置和反孤岛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而设计出更为合理的保护装置,确保微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具有投资小、污染小、发展前景广等优点,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光伏发电受容量、气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会对电网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在MATLAB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现首先对光伏并网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光伏并网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MATLAB模型研究和探讨了光伏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作为新兴能源的一种,因具有清洁度高、再生性强等特点,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工作方式,其中,并网运行方式将逐渐成为今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形式。现针对小功率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优缺点以及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阐述小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设计,介绍了光伏组件模块、并网逆变实验模块、环境监测系统,描述系统工作流程,并网启动与并网过程,利用DSP、IGBT模块设计了1kW光伏发电并网实验系统,解决了小型并网发电实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两级式光伏发电系统中,采用基于前级Boost变换器的MPPT方法,可以使光伏电池达到最优状态,即最大限度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级网侧逆变器采用无差拍控制,使电网功率因数为1。通过两级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可以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而且使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达到同频同相。因此,光伏模块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逆变控制器的电流呈现高质量的正弦交流波形。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前后级都能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更有利于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和集成。  相似文献   

15.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光伏发电市场无疑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现结合山东博物馆光伏电站日常管理的工作经验以及其他项目的调研情况,剖析电站运维过程中的几点突出问题并给予解决建议,希望能提升电站运营质量,推动我国太阳能发电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论述了反孤岛效应策略,同时,为了进一步缩小不可检测区(NDZ)的范围,提出了一种正反馈频率偏移法与正反馈电压偏移法相结合的孤岛检测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利用 Matlab/Simulink 软件对其进行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并根据仿真结果搭建测试电路,对并网逆变器的反孤岛控制能力进行了测试,实现了非检测区域的进一步减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0 ms 内可有效地检测出系统的孤岛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经济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UC1825芯片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频率、相位同步跟踪的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它通过数据采样和对交流输出信号的反馈控制,实现了频率、相位与电网信号的精确同步.通过实际硬件系统模拟和数据测试,表明该系统基本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标.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策略灵活有效,是光伏并网发电研究的一种有效尝试,具有一定的推广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聪  方建安 《机电工程》2010,27(9):104-107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成本的不断降低,人们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具有非线性,以及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一般较低"等问题,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模型设计时增加一级DC/DC变换器,以提高输出电压,利于后级DC/AC逆变器的控制。控制策略采用了模糊PID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模糊PID算法和该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以及增加一级DC/DC变换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基地250kW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20.
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和电网接口的主要设备,它的性能决定着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由单片机C8051F350产生SPWM信号,实现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功能、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电路设计简单,软硬件结合,控制方法灵活,提高了运行的稳定度、可靠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