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送风状态下的碰撞射流通风和混合通风的供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对2种通风模式供暖房间热环境的影响,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碰撞射流通风热风直接送入房间底部,室内温度梯度小于混合通风模式,并且室内温度分布对送风参数变化的敏感度亦小于混合通风,这对减小建筑供暖能耗有重要意义;尽管碰撞射流在送风口附近的近地面气流速度较大,造成人员吹风感的风险大于混合通风,但在本文研究的送风参数范围内,热环境参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针对供暖房间有明显室外冷风侵入的情况,实测研究了碰撞射流通风和混合通风2种送风方式的供暖效果。结果表明,供暖房间近地面的温度均因为室外冷风侵入而明显下降,但碰撞射流通风热风供暖房间所受影响范围远小于混合通风房间。尽管提高送风速度可减小混合通风热风供暖房间的温度梯度,并缩小冷风对房间热环境的影响范围,但依然没有较低送风速度的碰撞射流通风热风供暖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碰撞射流通风系统的供热特性,对供热房间内热环境特征以及热舒适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典型送风参数工况下,碰撞射流供热房间内靠近送风口附近位置处存在垂直温度分层,空气温度随房间高度增加而降低,工作区热舒适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热空气上浮使得供暖房间的温度梯度较大,对人体热舒适和热风能量利用率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具有大面积落地窗的房间内,近窗处空气通过对流换热被冷却后下沉,使得温度梯度大的问题尤为严重。在人工气候室对这类房间的热风供暖效果进行了实测,分析比较了不同送风参数时,贴附和非贴附射流送风形成的室内温度、气流和热舒适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混合通风供暖房间的热舒适满意度不随着送风参数单调改善,存在着最佳送风参数。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碰撞射流通风两种送风高度下的室内温度与气流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送风高度对室内温度竖直分布影响不大,但对紧贴地面的空气温度的衰减过程有明显影响;送风高度对室内气流分布有较大影响,增大送风高度可以减小地面附近气流的速度,但增大了离地面较远处的风速;由于送风高度较低时近风口处的空气温度较高,导致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送风口越低,人体吹风感越小。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通风空调系统常用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模式。通过全尺寸可视化实验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热送风模式下不同送风速度、温度和风口位置时房间内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并给出了贴附过程中射流轴线速度衰减的表达式。研究表明,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是一种通风效率较高、工作区人员热舒适性较好的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置换通风、地板送风和碰撞射流通风等送风方式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实测了传统的混合通风与这三种送风方式下空调房间的室内温度和气流速度,对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温度分布、气流分布和热舒适性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对有明显冷风侵入房间采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在不同开门时长和送风参数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冷风侵入使得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房间室内温度梯度小的优势明显减弱,但风口附近气流速度没有增大;送风速度越大,冷风侵入引起的头足温差和室内上下部温差越小。建议有明显冷风侵入的房间使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应采用较大的送风速度。  相似文献   

9.
张剑英  刘梦  李琳  杨洪海 《暖通空调》2015,(3):86-88,58
以某航站楼为案例,借助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碰撞射流通风的效果,分析了送风速度和喷口安装高度对竖直方向温度场、PMV及PD等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喷口安装高度和送风速度。计算结果表明,喷口安装高度为0.3m、送风速度为1.6m/s时空调舒适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办公建筑碰撞射流通风的室内温度分布,热舒适性和能耗等热环境特征.结果 表明,碰撞射流送风参数Lm从1.73减小至0.76时,室内温度分布存在从均匀分布到温度分层的变化过程,且Lm越小,温度分层现象更加明显.送风口附近的人员具有较强吹风感,人员工位布置应避免正对送风口,并尽量保证1.2 m以上的送风口距离.此外,本文建立了能量利用率η的拟合公式,可用于评估不同送风参数下办公建筑碰撞射流通风系统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实验的方法对碰撞射流通风供热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设置对比实验,对碰撞射流通风方式下不同的送风速度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通常允许的范围内,送风速度越高,室内温度分布越均匀,有效风感温度越满足1.7△ET+1.1,越有利于提高热风利用率,为碰撞射流通风广泛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层式通风房间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合速度场,温度场及热舒适性分析,研究了六种不同送风风口间距层式通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层式通风房间送风风口间距会影响多股送风射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室内的气流组织分布,导致工作区内不同区域的热舒适差异.随着风口间距的增加,工作区的预测评...  相似文献   

13.
层式通风是一种适用于中小空间的新型气流组织形式,有潜力用于高效夏季供冷冬季供暖。本文采用实验数据验证的标准k-ε模型,数值模拟分析送风角度对送回风口同侧布置的层式通风冬季供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送风角度能明显影响层式通风供暖室内空气速度和温度分布,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室内热舒适水平。基于建立的能量利用效率与送风角度函数关系,得出最佳送风角度为水平向下约30°,此时能量利用效率高达1.28,热舒适评价指标PMV、PPD、PD以及头脚温差均满足标准ASHRAE 55-2013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碰撞射流通风供冷系统下送风参数变化对大空间办公建筑内区热环境特征及能耗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碰撞射流送风参数变化对建筑内区温度分层,人员吹风感和能量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效果及其相关性,给出了兼顾人体热舒适与节能要求的送风参数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某半开放的演出建筑冬季采暖设计进行了优化。论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改变送风口的射流角度,对该建筑在3种不同空调供暖方式9种工况下的室内气流分布和热环境进行优化选择,从喷口尺寸,送风速度,喷口高度,喷口排列方式进行优化,对优化过的方案进行热舒适性分析,通过PMV、PPD等热舒适性指标验证优化方案的合理性,最终确定喷口送风+地面辐射复合供暖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风速对多点射流区域舒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代花园式办公室的多个隔断单元的实际情况,利用射流送风方式单独控制每个隔断单元可以提高热舒适性。实验研究了低速和高速两种送风速度对工作区域热舒适性的影响,认为在不超过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送风速度可以提高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低温送风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总结了近年来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认为低温送风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性评价和室内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评价两个大的方面.低温送风系统的经济性评价主要取决于室内参数和送风温度的设定及末端送风方式的选择,分析了省能器循环的减少对低温送风系统全年经济性的影响.低温送风的通风及舒适性主要取决于射流结构是否合理及描述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标准,总结了在低温送风系统通风及舒适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该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实测研究了室外冷风侵入对碰撞射流通风(IJV)和混合通风(MV)供暖房间近地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IJV供暖时,送风热气流对近地面空气温度的控制能力强于MV供暖,并且前者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远高于后者;IJV和MV供暖房间近地面的温度分布均不受冷风侵入频率的影响,前者受冷风的影响范围随冷风侵入量的减小而减小,而后者任意冷风侵入量下的冷风均覆盖于整个地面。通过设置适当的送风参数可使IJV供暖房间受室外冷风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缩小,并存在基本消除室内热力分层的可能性,但MV供暖基本不可能实现这些目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介于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之间的新型通风模式——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利用2DPIV研究了该模式下射流送风速度对气流流场的影响,并对极限贴附距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射流送风速度越大,形成的贴附射流距离越长,贴附效果越显著;同时,送风速度越大,射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能力越强,射流影响区域越大;射流送风速度的改变对极限贴附距离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空间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方柱面贴附空气幕式送风模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多柱组合送风模式下各柱体间气流组织特性的对称性,分析了送风速度、温度和热流密度3个特性参数对房间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对工作区人员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送风模式能够在房间下部工作区形成类似于置换通风的空气湖状速度及温度分布,人员热舒适性较强,承担的室内负荷较传统置换通风模式大,而且上置送风口便于布置,是一种通风效率较高、工作区空气品质较好的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