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探究植筋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的混凝土植筋挤压试验方案为在混凝土试块上钻孔、注胶、植筋后,通过在钢筋顶部施加压力将植筋胶体包裹着钢筋一起压出混凝土试块。该试验在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进行。试验试件按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段长度不同分为5组,共20个。经过探索性试验后,对正式试验的植筋方案作了改进,先在注入胶的洞口插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植筋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了混凝土植筋挤压试验方案。即在混凝土试块钻孔、注胶、植筋后,通过在钢筋顶部施加压力将植筋胶体包裹着钢筋一起压出混凝土试块。经过探索性试验后对试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使得所有试件均发生所预期的植筋胶与混凝土的界面破坏,且不出现混凝土锥体破坏。试验结果显示,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的压力-滑移曲线呈明显的三阶段模式,即弹性粘结段、粘滞滑移段、摩擦滑移段。弹性粘结段的界面结合力以化学粘结力为主,黏滞滑移段的界面结合力以机械啮合力为主,摩擦滑移段的界面结合力以摩擦力为主。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得到植筋胶-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可用于植筋黏结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期作者 《结构工程师》2016,(5):F0004-F0004
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结合性能试验简介 为了探究植筋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的混凝土植筋挤压试验方案为在混凝土试块上钻孔、注胶、植筋后,通过在钢筋顶部施加压力将植筋胶体包裹着钢筋一起压出混凝土试块。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植筋界面结合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种品种的胶和两种粘结长度进行了混凝土植筋试件的约束拉拔试验。所有试件均发生了钢筋与胶体之间的界面破坏,与试验预期目标一致。但部分试件出现了钢筋屈服现象,说明植筋粘结长度过长。试验结果表明,钢筋-胶体界面结合力与滑移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三阶段模型:粘结阶段、滑移阶段、拔出阶段。粘结阶段为线弹性段,界面结合力以化学粘结力为主,其特征是钢筋自由端位移为零。滑移阶段为抛物线段,界面结合力以机械啮合力为主。拔出阶段为下降段,界面结合力以摩擦力为主。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可得到钢筋-胶体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程麦理  张立  李青宁 《建筑结构》2019,49(15):104-109
为研究植筋加固混凝土界面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对设计制作的1:1单元实体模型进行单向循环荷载试验,结合试验条件建立了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主要探讨植筋混凝土界面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界面剪切承载力、应力分布及试件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筋混凝土界面为结构受力薄弱面,荷载作用下其破坏模式以劈裂型剪切破坏为主;植筋混凝土界面剪切承载力较高,可达9. 208×103k N/m2;植筋应力在混凝土界面处达到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界面剪力荷载起先由混凝土和植筋共同承担,随着荷载增大,界面剪切荷载大于混凝土粘结承载力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作用消失,其后主要由植筋和混凝土界面摩擦力承担剪切荷载;植筋构造能够大幅提升混凝土界面剪切荷载的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6.
对108根钢筋进行了混凝土无机胶植筋拉拔试验。研究了无机胶作用下的植筋锚固性能。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植入钢筋的直径大小及锚固深度对植筋的极限拉拔力的影响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三者间的关系式,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前三门地区有一批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鱼骨式剪力墙混凝土建筑.该批建筑修建时间较早,受经济与技术条件限制,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低,配筋率不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规范要求,需要对原有结构通过增设混凝土墙体进行加固.原结构混凝土强度低于现行规范规定的可采用植筋技术的最低混凝土强度,不能直接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为了确定新旧混凝土墙体植筋连接界面的抗剪性能,本文设计了8个抗剪连接试件,对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标号混凝土使用植筋加固方法可行,植入的钢筋可承受较大剪力,能有效提高新旧墙体连接性能.  相似文献   

8.
新旧混凝土植筋结合面剪切性能试验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雷顺  郭进军 《工业建筑》2007,37(11):71-73
通过对加固工程中常用的膨胀水泥粘结植筋、环氧树脂粘结植筋和预埋钢筋三种不同植筋方式新旧混凝土植筋粘结试件剪切性能的试验,得出不同植筋率和不同植筋粘结剂对结合面抗剪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植筋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有机植筋胶易老化、凝结时间长等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碱矿渣无机植筋胶,并分析其植筋机理。通过无机胶凝材料试块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无机植筋胶的最优配合比。通过采用此无机植筋胶在混凝土基材上进行植筋拉拔试验,观察植筋试件破坏模式,研究其黏结锚固性能,并与环氧树脂有机植筋胶的黏结锚固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碱矿渣无机植筋胶高强快凝、黏结锚固性能及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化学植筋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植筋锚固试件的单向拉拔试验,通过测量在不同荷载等级下的钢筋滑移、钢筋应变分布并通过观察试件受力破坏过程,归纳植筋锚固的破坏模式,探讨粘结锚固的机理,寻找粘结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建议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中,植筋锚固拉力位移曲线可采用四阶段模式,给出了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基本形式,可用于植筋锚固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剪切强度是衡量界面粘结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基于Z形粘结试件直剪试验,研究植筋情况下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剪切强度。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植筋直径、植筋深度及植筋率对粘结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植筋深度需不小于10倍的植筋直径,且界面剪切强度随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利用试验结果,对已有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切强度的主要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吻合度较高的计算公式,可供实际加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目前有机胶普遍存在的弹性模量低、易老化、耐热性能差等问题,研制出一种高强快凝的新型无机胶。对该无机胶在水平面及竖直面混凝土基材上的植筋进行了拉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结果,探究了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以及植筋角度等因素对植筋锚固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现象归纳了几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并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2种典型破坏模式的荷载 位移曲线,分析了植筋锚固的受力机理;从结构安全性和工程经济性角度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锚固深度的近似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植筋设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试验,并将得出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根据均匀剪切模型,28 d植筋试件的平均黏结强度可达19.65 MPa,甚至更高,超过《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技术规程》中A级胶所要求的黏结强度(11 MPa);所提出的植筋设计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其锚固深度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今后的植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结构植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工程中较有代表性的环氧砂浆植筋锚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试验主要内容包括环氧砂浆的基本力学性能和钢筋混凝土植筋锚固构件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植筋锚固构件的破坏机理、锚固特性。  相似文献   

14.
植筋技术是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广泛使用方法,但关于无机植筋胶粘结性能的试验相对较少,本文以C20和C25混凝土为基材,选择光圆钢筋6和8在常温下进行植筋拉拔试验,测得相关试验数据,得出采用无机植筋胶时的植筋深度要求等结论,可为工程设计,尤其工程加固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业建筑》2017,(1):174-179
为研究无机胶植筋后锚固连接的抗震性能,对4榀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进行有机胶与无机胶植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其中1榀整浇注构件,3榀植筋构件。在设计试件时考虑了节点植筋形式和植筋胶种类两种影响因素。分析研究4榀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破坏机理、钢筋的锚固性能、承载能力、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植筋胶种类和节点植筋形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无机胶植筋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最终发生锚固破坏,有机胶植筋试件的破坏形态同整浇注试件,采用无机胶梁单独植筋试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混凝土植筋在落锤冲击荷载作用后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试件按植筋深度的不同分为4组,每组试件分别进行了静力拉拔试验和5种冲击加载工况试验,冲击荷载峰值为同组试件静力极限拉拔力的0.6~1.5倍,试件在承受冲击力作用后再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结果表明,植筋深度小于临界锚固长度的试件,承受较大冲击荷载后试件的承载力即完全丧失,承受较小冲击荷载后试件的承载力虽未完全丧失,但延性大幅度降低;对于植筋深度相当于临界锚固长度的试件,承受冲击荷载后试件仍有较大的抗拉拔承载力,但延性降低较大;当植筋深度大于临界锚固长度时,试件在承受冲击荷载后仍有良好的抗拉拔承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混凝土植筋锚固性能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反映了国内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对植筋锚固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植筋锚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孙昊  钱永久 《混凝土》2012,(6):7-9,16
新老混凝土能够作为整体共同工作是结构加固的关键问题。针对加固设计中经常出现植筋和开槽的技术比选问题,设计了12个试件,比较了植筋与开槽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性能和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植筋试件破坏具有延性破坏的特征,而开槽试件破坏具有明显脆性破坏的特征,新混凝土在开槽位置被剪断;植筋试件的抗剪承载力明显高于开槽的处理方式。因此,在结构加固设计时建议采用植筋的处理方式,同时应控制植筋深度和植筋间距。  相似文献   

19.
《结构工程师》2015,(5):F0004-F0004
进行了植筋胶金属套筒法、混凝土植筋约束拉拔等试验,考察了植筋胶与钢筋、植筋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细观结构破坏特征,建立了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为进一 步的植筋锚固理论分析打下了基础。通过对植筋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基材环境、不同荷载工况下的系列试验,从宏观层面认识了混凝土植筋锚固的受力机理和破坏形态,对植筋技术的工程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的锚固性能,进行了8个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试件和1个单筋植筋试件的拉拔对比试验,得到不同植筋深度和不同植筋间距对双筋植筋锚固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植筋间距对双植筋锚固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植筋深度为10 d,且植筋间距大于200mm时,可以不考虑单筋锚固承载力的降低,当植筋间距在100mm~200mm时,应考虑植筋间距对双筋植筋承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锥体-粘结复合破坏拉拔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可以作为混凝土结构双筋植筋锥体-粘结复合破坏拉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