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分别采用CEB-FIP模型、ACI模型、BP模型和GL2000模型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进行了计算分析,且对相同条件下各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原因,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超高层建筑中结构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合理性。文章对某一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分别采取了以下三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整体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并从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工程经济效益等角度对三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混凝土收缩徐变机理,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徐变系数和收缩应变随构件与大气接触周长增加而增大,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混凝土收缩效应较徐变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为考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的影响,以银川绿地中心双子塔之一的南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南塔模型,考虑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作用,对南塔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中荷载随结构高度的变化以及从下至上整个的施工过程,分别对外框筒、核心筒的竖向变形和竖向变形差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竖向变形进行了外框筒预调值及核心筒补偿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外框筒、核心筒的竖向变形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二者竖向变形差满足施工要求;外框筒预调值及核心筒补偿值随结构高度变化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作为银川绿地中心双子塔安全施工控制方面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超高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时变特性和其他荷载等因素是导致竖向构件变形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超高层项目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 Gen软件对项目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由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混凝土处于密封状态,从而收缩徐变受到抑制,计算时考虑组合材料的收缩徐变得不到合理的结果。考虑钢管混凝土柱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利用双单元法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并和换算截面法考虑收缩徐变和换算截面法不考虑收缩徐变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个模型的合理性,进而为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一幢53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考虑混凝土徐变收缩变形对结构构件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了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后变形差反而比不考虑时要小,采用核心筒与框架梁铰接的形式减小了核心筒与周边框架之间因竖向变形差异产生的附加内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综述了采用ANSYS进行混凝土徐变收缩分析的方法,以线形叠加原理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可以考虑施工过程的ANSYS混凝土徐变收缩的计算方法;以软件材料库中所提供金属蠕变的本构关系曲线分段拟合常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徐变曲线,结合离散化模型的有限元模型处理方法,利用APDL进行二次开发,计算了某特大桥节段施工的收缩徐变效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SAP 2000结构分析软件,通过输入人跳跃荷载和人行走荷载激励,对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楼盖舒适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其中的有关方法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某预应力梁在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作用下的真实反应进行测试并分析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有一定的起伏出现,混凝土应变与以往收缩徐变资料是一致的,按201 d的混凝土应变总量来看,前100多天内混凝土应变值占到的比例接近75%。通过与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ACI 209R-1992、中国建科院(1986)三个预测模型的对比,实测值前期接近于ACI 209R-1992模型,后期变化接近JTG D62—2004规范模型,实测修正值预测模型与两规范模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