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土木工程学报9卷3期中,余宗明同志提出,分析具有相当刚性的屋架上弦,一般按刚性支座连梁求弯矩及按理想铰接桁架求轴力,迭加上述二内力而设计桁架上弦,会导致相当大的误差。这结论是正确的。今就桁架次应力的计算作如下的探讨。 一、变形计算的假定 桁架次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节点实际并非设计假定的理想铰按,而系刚性节点。各杆件因杆端相对变位而产生次弯矩,其相应之应力称次应 相似文献
4.
5.
6.
本学报63年第1期和64年第4期先后发表了王光远同志的“考虑空间作用时单层厂房动力和静力的计算理论”一文及其补充。笔者最近读过这两篇论文后,觉得作者在单层厂房的空间整体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笔者认为:原文把单层厂房的“屋面系”视为剪切梁是欠妥的;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自由锻锤隔振基础的结构系统,主要元件及其性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对锻锤隔振基础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元件的参数选择,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三、钢筋混凝土桩体及桩群接地电阻的计算关于直立接地体的电阻,通常用下式计算 R=(p/2πl)1n(4l/d) (4) 这是一个近似计算公式,而在此公式基础上引伸出来的,关于钢筋混凝土桩的电阻计算式〔文献1〕。 相似文献
9.
10.
11.
原文在考虑单层厂房的空间作用时,认为“单层厂房变形时各排架只相互错动而无出平面的转动。因此从整体看来,厂房纵向屋面系统的变形主要是剪切变形”,从而建立起动力及静力计算理论。原文的静力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系以作者提出的文为基础。笔者读过原文后,觉得原文关于剪切变形假定的证明方法、厂房排架刚度的确定等几个根本性问题,还有必要进一步商榷,特提出就正于原文作者和有关专家们。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桁架的节点一般都是刚性的;有时承受节间荷载,甚或有些节点上各杆的接合还稍有偏心。这都使桁架的各杆,除受有轴应力外,还受有弯应力。如众所周知,这种弯应力就是桁架的所谓“次应力”。 因此,钢筋混凝土桁架的正确计算,或如原文所称的“合理计算”,只是考虑其次应力的计算。 为了简化此项桁架的次应力计算,常假设所有腹杆的两端均系铰接于上下弦所形成的连续圈梁, 相似文献
13.
初步的总体构思(雏形)及修改 基地现场收集资料后,就必须立即进行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较细小的、却有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 在着手进行总体规划构思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在设计任务书中详细列出了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要求:总体定位性质、内容、投资规模、技术经济指标控制及设计周期等.在这里,还要提醒刚入门的设计人员一句话:要特别重视对设计任务书的阅读和理解,一遍不够,多看几遍,充分理解,吃透设计任务书最基本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的高层建筑和大型的工业厂房都需要有个接地系统。这种系统过去都是设置专门的人工接地装置,从而耗用了大量用的钢材和劳力。又因场地的再建设(如邻近盖房、加敷电缆及上下水管道等)与各种腐蚀的影响,使维修工作量极大。现在钢筋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基础,由于潮湿混凝土具有特殊的导电性能,人们已开始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褶板結构的分析,笔者很同意王启焯先生的意見。由于力矩分配法的物理概念明确,計算簡便(虽然也有它一定的缺点),在我國工程界中已为大家所熟知,而貝氏与葛氏分析褶板結构的方法,都避免了微分方程或联立方程的求解,其計算程序与 相似文献
18.
某厂引进生产线,由于工艺布置需要,将一台200kg空气锤布置在有精密仪器的多层厂房底层。经多方案比较,确定采用空气弹簧隔振。经过试验和设计,取得了小型锻锤进楼的成功经验和空气弹簧性能的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9.
近来,苏联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有人提倡“建立工厂的万能性”、“最大限度地合并车间和工厂”和“加速建筑工业化”等主张,一些设计机关按照新的生产空间和平面组织原则,设计了一些单幢式工业厂房,有的已经部分建成,并开始投入生产,这些厂房大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夯坑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夯坑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建(构)筑物的平剖面、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对湿陷性土,还需要知道上的湿陷性、湿陷起始压力、地基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等。1.建(构)筑物下夯坑基础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对框架结构,夯坑基础的平面布置与柱子的平面布置及作用在柱子上的荷载相适应。如每根柱上的荷载在1500~2500kN,夯出单独的基坑或带扩大土核的夯坑即可,如荷载再大时,则基础需做附加夯坑或做成带承台或悬臂的夯坑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