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茜 《新食品》2012,(16):115-115
从2011年底开始,进口葡萄酒行业就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一些不负责任媒体的鼓吹下。进口葡萄酒给消费者留下了“假货”、“暴利”等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2.
《新食品》2008,(16):84-85
披着“进口”外衣的洋葡萄酒,正呈现出火爆增长的态势,但是,具体到消费市场,洋葡萄酒如同隐形一般,普通消费者难觅其踪。洋葡萄酒,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又进了谁的口?  相似文献   

3.
《新食品》2011,(20):I0020-I0020
一线城市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大商云集竞争激烈,消费者的理性程度也更高。要想在其中分得一杯蓝可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但是相比而言,二三线域市的葡萄酒市场竞争环境相对宽松。还有一些留给迟到者的机会。但是二三线市场有自己的特点。进口葡萄酒商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开拓二三线市场呢?  相似文献   

4.
对俄罗斯的的葡萄酒消费者来说,因为当局的一纸禁令,他们今年将面临一个缺酒的夏季。根据俄罗斯政府的规定,今年7月1日所有贴旧消费标签的进口葡萄酒和烈酒都得下架,日前全俄的洋酒货架上空空如也,无论葡萄酒商店还是超市都难觅美酒的踪迹。  相似文献   

5.
邹慕晨 《新食品》2012,(7):130-130
三月十七日《春城晚报》在其经济新闻版块显著位置发文称.鉴别真假进口葡萄酒有窍门:浙江消协给消费者介绍了“十看”、“开瓶五招”等鉴别进口葡萄酒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2,(17):135-135
随着中秋佳节和国庆大假的慢慢逼近,中国酒水市场需求旺季也将随之到来。如何抓住旺季消费、吸引消费者眼球,成了最近行业里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记者在市场走访时。有经销商提出了疑问。进口葡萄酒是否需要外包装?因为他们认为节假日的酒水消费,请客送礼的比较多。这类消费者好面子、讲排场,或许有华丽外包装的产品更能赢得他们认可。  相似文献   

7.
张俊庆 《新食品》2012,(15):100-100
进口葡萄酒经过疯狂的“渠道塞货“运动之后,“终端动销”问题终于浮出了水面。作为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如何使产品在终端商的货架上被消费者买走并最终转化成货币回报,这是经销商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邹周 《新食品》2009,(11):78-82
进口酒:悖论下的选择难题 一段时间来,尽管看好度日益提升,但“看好却不能动销”却始终是困扰进口葡萄酒的一个悖论。这种悖论也带给了更多普通经销商一个难题。在市场趋势确定无疑之后,面对琳琅满目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们依然难以作出取舍。  相似文献   

9.
王东贵 《新食品》2011,(9):26-27
近来葡萄酒可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先是年前国内的昌黎事件,后有糖酒会上的国外假拉菲曝光,一连串的事件似乎都在把矛头指向葡萄酒行业。但是,就在各种事件将葡萄酒行业推向风口浪尖的时候,仍然有一大群人对葡萄酒充满渴望。  相似文献   

10.
《新食品》2008,(20):25-27
到2003年左右,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第二轮行情启动之时,有一批进口葡萄酒运营商开始意识到,随着消费者与国外信息之间对接越来越频繁,虚报价格已经无法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持续认可,于是普及进口葡萄酒知识,让进口葡萄酒虚高的价格回归正常成为这一部分进口葡萄酒运营商的目标。我们看到,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国内大部分进口葡萄酒运营商开始注重普及葡萄酒文化、培养消费者认知.由此逐步完成对原罪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1.
肖竞  杨征建  田野 《新食品》2012,(2):86-90
盘整,一直是中国股市中最常见的词。所谓盘整,即市场开始找不到方向,很多人持观望态度,交易不那么活跃。这个词,放在2011年下半年中国中高端进口葡萄酒市场中。竞也贴切。进口商不惜重金疯抢法国列级酒庄资源、前期爆炒一线名庄酒价格下跌、经销商库存普遍增加流动性普遍减少。这一系列的事件,让2011年下半年注定不平静。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也正越来越喜欢进口葡萄酒。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China Brewery Industry Association)耿兆林称,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人开始喜欢饮用葡萄酒。  相似文献   

13.
王德惠 《新食品》2010,(1):24-24
要想做好进口葡萄酒,一定要用符合中国人、中国消费者最能接受的理念和方式,结合中国市场特点,把品牌形象表达清晰,把品牌效应做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朱玉增 《新食品》2012,(10):100-100
近三年以来,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高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笔者在给诸多的进口酒商做营销咨询的时候感受很深的是,进口酒商难以应对传统酒业经销商在市场支持方面不断升级的苛刻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09,(2):22-22
毫无疑问,2008年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量创出了一个高峰,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渠道的热情相比,市场消费却显得有些滞后。成百上千个进口葡萄酒品牌进入了经销商手中,但检索酒类销售渠道,无论是餐饮、商超还是团购,我们都没有看到进口葡萄酒热销。进口葡萄酒会全面进入酒类销售主渠道吗?哪个渠道可能形成规模销量?这是经销商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多年关注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浙江中田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志发对此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17.
《新食品》2012,(6):131-131
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对矛盾在困扰着葡萄酒的经销商们。一方面。现在葡萄酒的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可是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葡萄酒教育程度又却还比较低。有的同仁们想扎实做市场。先做消费者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工作,再来考虑把产品的量做大。也有的人从实际出发。先赶上这波快速增长。跑一跑销量再说,教育的工作等到以后再来考虑。那么这两种路径究竟应该怎么选择呢?  相似文献   

18.
蒋磊 《中国酒》2007,(11):46-47
2006年9月,中国酒经销商联盟成立,经常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朋友的电话,“组织成立了,是不是应该安排大家聚聚啊”,“可算找到组织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时隔一年,我们终是不忍再驳逆这些朋友高涨的热情,遂开通“经销商茶馆”栏目,每月9日,约请4位经销商,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邹慕晨 《新食品》2011,(17):I0021-I0021
法国路易金樽葡萄酒专卖店连锁推广机构总经理孙军超:许多经销商在选择步入进口葡萄酒行业的时候都会事先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团购渠道,如果有,那么做起市场来就会心里有底得多,反之则多少有些惴惴不安。那么,没有团购渠道该如何经营进口葡萄酒呢?  相似文献   

20.
杨征建 《新食品》2010,(24):100-101
夜场,是进口葡萄酒未来需要开拓的走量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夜场的高加价率、复杂的客情维护和较高的门槛,进口葡萄酒如何才能在这个渠道中有所作为,成为经销商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