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白酒行业在经历了2013~2014年的低潮之后,销量和产量有了逐渐的改善,然而白酒行业的竞争依然激烈。 原材料的价 格上升,劳动力价格上涨,尤其是现在白酒定位的多样化、功能性的增强,加剧了白酒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外国酒企的加入,外国酒 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使得中国白酒企业需要对自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市场及消费者的变化做出相应的 改变。该文基于战略群组理论,以四川白酒企业为样本,通过对四川白酒企业进行战略群组划分,最终划分为3个群组,并分析其竞争 优势与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该研究对四川白酒企业解决目前问题以及提高四川白酒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观点     
《中国酒》2010,(10):22-23
"作为白酒企业,只有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实现白酒消费的理性回归才是出路;只有处理好行业利益的一致性和企业利益的不一致性问题,坚持白酒行业的共同利益,规范白酒市场竞争行为,才能真正使白酒市场脱离‘红酒',走上和谐、健康发展的正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  相似文献   

3.
孔颖  李华 《新食品》2013,(21):154-155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提高,一线白酒品牌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市场议价能力进一步提高,白酒品牌区域化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去年以来白酒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终端价在100—400元的产品成为了下一步白酒市场的主流价位。  相似文献   

4.
傅国城 《酿酒》2012,39(5):99-103
摘要:近年来,白酒行业频频受到资本的热捧,从“外资介入”到“业内整合”,其资本整合的个案不断涌现,在给白酒行业发展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白酒品牌的竞争,将是对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谁抓住对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占位,谁才有胜出的机会。只有把消费者心中沉淀的文化从潜意识中唤醒,与企业文化形成共振,才能让企业品牌深入消费者心智。白酒品牌文化营销,更多的是需要思考品牌的差异化之路,只有务实的差异化才能鹩让市场威动.那止匕务虚的文化木身是没有差异化根基的  相似文献   

5.
王兴泰 《中国酒》2006,(12):54-55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五花八门的招商在帮助企业成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发展的混乱。极大地伤害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利益,成为了酒类行业不可忽视的污点。如何认识招商,正确看待白酒行业招商难的问题?相信中国白酒第一职业经理人王兴泰先生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不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 ,都逐步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品牌营销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主流 ,企业会由于其品牌的力量成为市场的宠儿或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有些公司甚至将其品牌的价值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正因为品牌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 ,许多企业尤其是消费品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品牌 ,形成了以主力品牌为主 ,辅助品牌、细分市场品牌为成员的品牌体系。在白酒行业实施多品牌战略最为成功的可能非五粮液莫属。但是也应该看到很多白酒企业由于缺乏对品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从而为多品牌所累甚至…  相似文献   

7.
肖明超 《中国酒》2003,(5):32-33
白酒行业在这个同类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产品领域.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加大,有限市场空间迫使白酒企业的营销变得愈加难以下手,无论是谁,都很难凭借产品本身的卓然不群赢得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王蔚 《中国酒》2013,(10):34-35
在传统渠道,一瓶酒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会经过一级、二级渠道经销商再到零售终端至少四、五个环节,酒类流通渠道层层加价成为行业"潜规则"。但自2012年初以来,各种政策对白酒行业造成巨大打击。2013年,走过黄金十年的中国白酒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一线高端白酒市场逐渐萎缩,价格降幅明显。不仅是白酒企业,受此次"寒潮"影响,在夹缝中生存的传统白酒中间商也举步维艰。为了将现有积压库存的产品尽快出手,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当然,最直接有效的就是"降价"。但由于中国白酒行业长期以来所实行的"计划配额模式",使得一旦市场出现  相似文献   

9.
程万松 《中国酒》2006,(10):22-27
2006年上半年,白酒产业呈现暂时态势,总产量183.45,同比增长37.58%。主营业务收入440.82万元,同比增长24.4%,利润总额50.26亿元,同比增长51%,主营业务利润率11.4%,比去年同期高出0.5个百分点,资金利润率4.72%,跟去年同期相比,高出0.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白酒产量和消费量的回弹只是暂时现象,其发展态势能否持续,尚未可知。税收政策调整,合并薯类白酒15%和粮食白酒25%的从价税为20%,税收政策向优质白酒倾斜。我们认为,国家对白酒产业的打压政策调整为扶优限劣,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于名优白酒企业,市场份额和资源配置将向名优白酒企业转移。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西太平洋减少酒精危害计划》公布,酒精危害作为社会问题,引起业内人士高度关注。加之消费者对酒精危害意识的警醒,消费者对酒精饮料的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注重饮酒健康。我们认为,白酒作为烈性酒种,白酒消费结构也将继续向优质白酒转移,低劣白酒市场空间连续萎缩。白酒行业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白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名优酒企市场份额稳步扩张。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等前五强企业,销售收入占整个白酒市场39%的份额,销售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之国家对白酒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复查越来越严格,不达标的企业几年内将退出市场,名优白酒品牌将处于绝对优势。白酒板块儿效应越来越明显,川酒、苏酒、鲁酒、豫酒、徽酒、黔酒、二锅头、东北酒开始成为行业的关键词,地方名酒从单打独斗转向集团作战。川黔名酒全国高端市场频频得手,各地方名酒画地而守,占据地方中低端市场,呈对峙状态。北京、广东、江浙等白酒消费大区,各知名品牌市场角逐趋于白热化。我们认为,地方名酒在完成站地市场目标只是白酒市场新一轮洗牌的序幕,而白酒市场的洗牌运动将从品牌产品特色的对抗,变为品牌整体实力的较量。高档白酒提价,成功释放市场风险,搅动白酒行业一池春水。名酒高档产品仍然是稀缺资源。但是小部分中间流通商为了规避提价导致利润缩水,冒险经营假酒,为名酒消费埋下隐患。我们认为,我国高档白酒价格,普遍高于国际通畅性烈酒,提价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经济和消费增长的速度。白酒品牌在市场运作方面更加务实,市场运作从盲目圈地向阵地战转变,品牌传播更加理性,不再盲目挖掘历史,挖掘文化,而是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白酒的香型结构出现变化,产品有特色的企业突出白酒产品的香型特色,树立自有的香型,如酒鬼酒的馥郁香型,口子窑的兼香型。也有一些企业开发了口味和风格独特的个性化产品,如凤兼浓等。贴牌产品出现分化,全国性贴牌品牌锐减,区域性贴牌品牌增加。我们认为,新的全国性贴牌已经不可能出现,区域市场运作贴牌产品的京酒模式将成为贴牌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2006年,中国白酒行业可谓风波骤起,好事连连。宏观政策环境改善,产业优化组合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消费环境相对稳定。2006年1—6月份,我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累计183.45万千升,累计增长21.1%,主营业务收入440.82亿元,同比增长24.4%,利润总额50.26亿元,同此增长30.1%,营业费用37.61亿元,同比增长16.52,税金总额66.15亿元,同比增长21.76%,资金利润率11.4%,资产负债率48.45%。粮食白酒市场长势明显,薯类白酒大量萎缩。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白酒业诚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治国 《酿酒科技》2006,(1):114-116
近年,随白酒行业高利润和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益驱动,及新工艺白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白酒市场一边出现品牌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景象,一边又是无序竞争、假酒假广告失于诚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白酒工业的正常发展和消费者的消费。只有实施酒业立法,实施有法可依、依法治酒,诚信生产和销售,企业才能培育品牌,市场才能发展,企业才有诚信,白酒才有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国白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骨干白酒企业销售业绩均保持30%左右的增速。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侵权假冒现象恶性蔓延,消费者对白酒忠诚度不断削弱。  相似文献   

12.
潘文富 《中国酒》2006,(4):30-31
在国内白酒界有句话,说是一年喝倒一个牌子,意指当前市场竞争之激烈,消费者之难伺候,白酒生意之难做,笔者倒是认为,这牌子不是被消费者喝倒了,而是生产厂家自己给弄砸的,其实,与啤酒行业相比,国内的白酒行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营销方式落后、传播落后、市场整合手段落后、企业内部管理手段落后、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13.
随着白酒行业的变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作为企业和消费者间的白酒评酒员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其承担的责任更多,必须保持专业的界定标准和适应市场消费爱好和趋向。白酒评酒员除知晓和提高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消费动态。(孙悟)  相似文献   

14.
司圣国  向宁 《新食品》2009,(9):35-39
值得欣慰的是,自2008年下半年白酒遇冷以来,我们发现部分白酒企业已经加快了懵懂的软实力构建,尽管这些不成体系,甚至支离破碎,但说明白酒企业家们的眼光与意识已经开始与其它先进行业接轨,一改过去将所有资源“孤注一掷”于市场与渠道的前沿阵地的做法,开始分散投资到对消费者的意识形态改造方面来。  相似文献   

15.
邹文武 《中国酒》2013,(1):29-30
2012年之后,白酒的理性发展和品牌的感性营销,将为市场处于疯狂,文化处于落后的中国白酒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更加理性的企业和充满人性的品牌,将有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那些还沉迷在过去和现状中的品牌,注定也会跟随行业的迷茫进入迷茫期。  相似文献   

16.
杨承平 《新食品》2009,(19):110-111
白酒行业素有“东不入皖”的说法,然而消费者尝新的本性和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性,也给外来白酒品牌进入安徽市场带来了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发现并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安徽市场也并非铁板—块。  相似文献   

17.
宋书玉 《中国酒》2013,(7):29-31
目前,我国白酒产业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挫折,生产经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据当前形势分析,结构性调整是整个白酒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为原则,研究消费者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曦 《包装财智》2012,(11):69-70
数据显示,随着重复购买率和客单价的逐步提升,至2014年,酒类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130亿元。2011年,茅台酒全线提价,领涨高端白酒品牌。发改委在半年内两度约谈白酒企业,要求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但效果并不显著。2012年,中低档白酒价格跟涨,白酒行业涨声一片,引发消费者不满。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酒类购  相似文献   

19.
<正>为推动我国白酒产业健康、持久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经过产业深度调研,广泛征集协会副理事长及部分常务理事单位意见,并通过2013年"中国白酒领袖峰会"的探讨论证后,决定集中行业智慧和行业力量启动"品质诚实、服务诚心、产业诚信"的"中国白酒3C计划"。"3C计划"提出:白酒发展应该坚持品质诚实,以质量为主导,争取更多公众对白酒品质诚实的关注和信任,从源头上解决白酒行业的诚信危机;白酒行业要切实关注消费者,诚心为消费者提供诚信的、高品质、高品位的服务;白酒  相似文献   

20.
科学理性对待白酒行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我国白酒行业经济效益连续增长,主要是市场经济调整和消费理性回归的结果,并不代表白酒产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必须客观、冷静地看待现状,用科学发展观来探讨白酒产业发展方向,慎重地研究发展思路。白酒的命运掌握在白酒企业自己手中,立足中国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以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进行企业决策,白酒才有生存根基,才能键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