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LED驱动电源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初级侧控制及准谐振技术,设计了一款12W的LED照明驱动电源,该电源采用单端反激式准谐振电路作为其主电路拓扑,并在其前端增加了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电路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管均由一个控制芯片iw3614统一控制;同时,给出了初级侧控制的准谐振LED驱动电源的准谐振模式及恒压和恒流的控制原理及电源的各项设计参数,并做了准谐振开通、恒压和恒流等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实现了开关管的准谐振开通,输出电压稳定在30 V,输出电流稳定在372 mA,具有较好的恒压恒流特性;当输入电压在180~264 V变动时,功率因数均在0.96以上,电源的效率大约为82%,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与恒压恒流输出.该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恒压恒流特性好、开关损耗较小、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能高效、可靠地驱动LED灯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两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多、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桥结构的零电流开关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同时,实现 AC/DC 功率变换,并对电路中开关管的选择及其驱动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适合该电路要求的驱动电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两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多、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桥结构的零电流开关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同时,实现AC/DC功率变换,并对电路中开关管的选择及其驱动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适合该电路要求的驱动电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桥结构的三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该变换器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电感电流即输入电流的峰值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详细分析了当桥臂开关对臂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电压尖峰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变压器原边无源缓冲电路来抑制该电压尖峰。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原边及各开关管电压尖峰得到了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LED驱动电源功率因数较低的问题,将单级PFC变换器和双管正激式DC/DC变换器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双管正激式单级PFC变换器电路结构。该变换器共用输入端主开关管、续流二极管,在同一套控制电路作用下,既有Boost型PFC功能,又符合双管正激式变换器拓扑结构,大大简化了电路结构。实验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变换器能够实现高输入功率因数和高变换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容易、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用做中小功率LED驱动电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逆变弧焊电源的效率及改善功率因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整流电路采用三相功率因数补偿来改善电源的功率因数,逆变电路通过增加辅助开关管使变压器漏感的能量有规律的储存和释放,从而实现各个开关管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降低了开关管在导通与关断时刻的损耗。通过对该新型电路的建模和分析,得出主电路参数,并对参数进行Saber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管导通与关断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交叉区域明显减少,即实现了软开关技术,降低了开关管的损耗,提高了逆变弧焊电源整体的效率。该研究解决了传统的逆变弧焊电源存在的开关损耗大,占空比丢失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三相单级全桥PFC电压尖峰机理分析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桥结构的三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该变换器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电感电流即输入电流的峰值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建立了桥臂开关对臂导通时变换器的简化模型,并分析了该阶段变压器原边电压尖峰的产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变压器原边于桥臂开关对臂导通期间将产生很大的电压尖峰,该电压尖峰大小由变压器原边的漏感、电流与并联电容三个参数决定.最后,结合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变压器原边无源缓冲电路来抑制该电压尖峰.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原边的电压尖峰得到了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8.
LCC串并联谐振变换电路与Buck-Boos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构成的单管荧光灯单级电子镇流器,由于开关器件既要承受Buck-Boos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LCC串并联谐振变换电路的最大电压,又要负载输入和输出电流,需要有良好性能的触发电路.本研究用二极管嵌位方法使触发信号过零,得到了一种具有快速上升沿、下降沿和过零特征的触发电路.采用该触发电路的电子镇流器,能减少开关器件的开通与关断时间,降低开关损耗,开关器件的寿命更长,效率达到91%,功率因数大于0.99.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需要额外1级DC-DC变换器才能实现低电压输出,而buck型拓扑由于在电网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没有输入电流而导致电流畸变很大,因此buck-boost型拓扑就成为在低电压输出场合实现单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的优先选择。相较于经典的级联式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文中所提出的单级式无桥buck-boost拓扑所需的半导体器件数量更少,且导通回路中的功率器件个数也大大减小,从而可以降低导通损耗;加上引入了耦合电感提高了电压衰减率,因此特别适合低电压输出场合;采用了单周期控制作为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而且电路实现中无需乘法器,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控制电路、降低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拓扑工作原理可行、结构简单;采用单周期控制实现的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可靠、电流畸变率低、功率因数高。  相似文献   

10.
有源箝位正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PFC变换器和有源箝位DC/DC变换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有源箝位正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介绍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定义了一个开关周期的4个工作阶段;借助Saber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实现主开关管、辅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额定条件下功率因数可达0.98以上,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PLC810PG是一种带集成半桥驱动器的PFC与LLC组合离线控制器。文章结合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发展的现状,设计了一款基于PLC810PG芯片的、适用于大功率情况下的LED驱动电源。文章对此电源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最后经实验研究,表明该系统设计可行,性能指标基本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低、电源谐波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有源BOOST-PFC电路结构。介绍了BOOST-PFC的工作模式、功率因数校正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采用NCP1607实现了BOOST-PFC电路。利用提出的原理图和计算出的参数,制作了BOOST-PFC变换器模块,并将该电路在LED液晶电视电源中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电流波形能很好地跟踪电压波形,电感上电流波形图有很好的正弦包络,且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稳定在385 V左右,功率因数值大于90%,最大可达99.5%,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照明将成为未来主流照明技术。功率LED的驱动电源为恒定电流源。在研究现有功率LED驱动电路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流可调的开关变换器的功率LED驱动电路,仿真和实验证实提出的电路具有电流可调,运行稳定,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今LED线性稳压源功耗高、体积大的不足,利用LM2575 DC/DC降压芯片设计了一种恒流驱动大功率LED的PWM开关电源。其发光效率在80%以上,且体积小、性能稳定、成本低,通过调节外部电位器可以改变驱动电流进而改变LED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单相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时存在较大开关损耗的缺点,设计了一款平均电流控制型单相Boost ZVT-PWM变换器.在剖析了该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主电路中谐振网络及控制电路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利用Saber软件对该电路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Boost ZVT-PWM变换器可有效地提高电路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开关损耗,同时可较好地解决功率开关管中电流和电压的交叠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采用TOP243Y芯片设计的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给出了开关电源各部分(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反馈电路)设计的详细过程,以及关键元器件的选择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一些电磁兼容考虑。最后给出了不同情况下(不同的输入电压或负载)的实验数据和相关的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基于升压斩波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抑制由LED驱动电源引起的谐波电流.采用误差滞环比较方式的电流跟踪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并对电路参数进行计算.实验结果显示,用滞环比较跟踪的方法能够使电流波形跟踪电压波形,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