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晓勇  刘贵海  王永纯 《玻璃》2004,31(6):14-16
从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等方面阐述了利用窑炉余热预热玻璃配合料的可行性,对利用玻璃窑炉烟气余热预热玻璃配合料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做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玻璃窑炉烟气余热预热玻璃配合料经济上合算,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玻璃行业发展余热发电还属起步阶段,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时。信义玻璃率先响应国家政策,走在玻璃行业兴建余热发电站的前列,现已投入巨资新建了余热发电站。于2006年底在供冷、供热上已全面投入使用,电力方面也在近日全面供应。余热发电站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每日可为信义玻璃带来近20万元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玻璃熔窑排出的高温烟气余热运用的现状,剖析玻璃工厂对余热利用的不尽合理之处,进而说明在玻璃工厂进行余热发电的可能性,为玻璃厂改造和新建时对余热利用提供另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4.
徐美君  王育红 《玻璃》2011,38(1):16-24
阐述了当今人们值得关注的我国玻璃行业余热发电的发展和现状,并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余热发电行业的工作开展情况及其二种不同类型余热发电的生产工艺及特性,这对大力发展余热发电、开展节能工程、玻璃行业余热利用等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研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建兴 《玻璃》2009,36(2):34-35
就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回收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余热利用原则,介绍了目前应用和正在研究探讨的几种烟气余热利用方法,指出玻璃行业余热回收大有可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余热回收必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龙德忠  黄建斌 《玻璃》2010,37(8):3-5
提出了除余热锅炉之外充分利用玻璃工业中的其它余热资源的方法与途径。分析探讨了以余热资源为基础的热风供暖、热回收装置和水源热泵技术在玻璃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玉成  赵军 《玻璃》2009,36(10):27-29
简要介绍了我国玻璃熔窑余热回收的现状,重点介绍了一种工艺简单、钢材耗量小、造价低的新型常温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玻璃熔窑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宋劲松  任冬 《中国玻璃》2009,34(4):8-13
玻璃窑余热锅炉是余热发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参数和性能是系统整体优化和各子系统相互匹配的关键。本文主要对玻璃窑余热锅炉进行仿真建模,将余热锅炉主要部件分成两大类:即对漉受热面(如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和锅筒.分别进行建模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成雄  李德良  何威 《玻璃》2005,32(4):48-50
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可以高效利用玻璃生产中的烟气余热,减少玻璃厂对环境的热污染以及粉尘污染,同时将电能回用于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成雄  张景胜 《玻璃》2010,37(12):13-16
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可以高效利用玻璃生产中的烟气余热,减少玻璃厂对环境的热污染以及粉尘污染,同时将电能回用于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菁雯  蒋磊  赵丹  曾庆福 《广东化工》2012,39(16):71-72
印染厂废水废气温度高、工艺水和空气温度低,可通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等,将废水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工艺用水或空气,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文章论述了纺织印染行业余热回收利用的现状,阐述了印染余热的主要来源,简要介绍了目前印染废水和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及装置,评价了余热回收在印染行业的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煤矿企业清洁能源供热,针对煤矿生产矿井排出的乏风余热,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系统供热技术替代传统的锅炉供热,解决我国北方煤矿企业冬季有防冻要求的进风井口供热需求。本文以小保当煤矿矿井乏风余热供热系统项目为例,阐述了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系统的间壁式(间接换式)乏风换热、乏风取热机组集尘及结霜原理;采用乏风取热机组清洗除尘和防结霜除霜解决方法,并与天然气锅炉、电锅炉两种供热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了三种方案的项目投资和系统运行费用,论述了各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表明,煤矿企业采用矿井乏风余热资源,利用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供热系统替代传统锅炉供热,技术可行,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宝玉 《电镀与涂饰》2021,40(6):474-477
针对某汽车涂装车间使用废气焚烧炉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烟气余热利用的改进方案,从节能效益和减排效益两个方面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张景胜  周玉成  李德良 《玻璃》2009,36(4):17-19
通过研制、开发蒸汽过热器,使玻璃厂余热锅炉产出的饱和蒸汽提高温度成过热蒸汽,用来进一步提高对重油的加热效果,并可用高温度过热蒸汽加热氮站纯化器的再生气,将原电加热系统停用,直接节省了电能,为综合利用余热开创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毅军  郑瑜 《广东化工》1999,26(3):44-44,47
节能降耗在当今化工企业生产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探讨了化肥厂、煤气厂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废热、废气及低品位热源。  相似文献   

16.
王弢  林文胜  顾安忠 《化工学报》2010,61(Z2):107-111
以LNG冷能和废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通过流程模拟软件HYSYS对使用不同工质的朗肯循环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丙烷是用于低温朗肯循环最合适的工质。循环工质的蒸发温度高低对系统的净输出功及效率影响较为明显,废热烟气的流量或温度的提升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性能。选定一个合适的冷凝温度,既能保证系统单位质量LNG所能输出的净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又可以改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余热回收和能源利用的问题,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冷源,稠油开采废气作为热源,提出了一种结合天然气液化和废气发电与CO2捕集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分析了关键热力学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制冷循环,增加透平膨胀机的进口温度,降低其出口压力以及减少制冷循环压缩机进出口的压缩比,可获得最大净输出功为454.9 kW,余热回收效率为34.2%。对于天然气液化系统,采用C++进行非线性约束优化计算,以氮膨胀制冷循环压缩机总功耗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压缩机最优总功耗为101.54 kW。降低天然气压缩机(K110)进口温度,氮气膨胀机(T3)出口压力以及氮气质量流量,可获得最大LNG调峰量为378.8 kg/h,反之,CO2捕集量可提高28.6%。  相似文献   

18.
王海蓉  梁栋  黄模志 《化工学报》2015,66(Z2):279-286
利用ASPEN PLUS稳态模拟平台测试修正热力参数、流动过程的作用条件,以建立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的联合循环,研究了系统中关键单元的热功转换过程,以及物流的流率、压力和温度分布,探讨了各输入参数对系统经济、技术和排放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设工况下,燃气轮机进口温度为340℃,系统总能利用率达到94.65%,经济效率达到67.27%,CO2、CO、NO2、NO、SO2排放量分别为0.5kg·(kW·h)-1、1.025mg·(kW·h)-1、0.15g·(kW·h)-1、6g·(kW·h)-1、3.7g·(kW·h)-1;(2)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的排气温度急速下降,总能利用率上升,而相对节能率、当量效率和经济效率不断减小。因此,空气的量应控制在理论空气量的20%~40%之间;(3)随着空气温度及环境温度的升高,燃料的气化率会微小地下降,但系统的总体能效性能会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何婷  林文胜 《化工学报》2021,72(Z1):453-460
沼气以及CO2驱采油的伴生气中都含有大量的CO2。为降低高含CO2天然气液化的能耗,提出了活化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脱除CO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将液化厂中驱动压缩机的燃气轮机烟气余热用于吸收剂的再生过程,实现能耗的降低。采用HYSY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脱碳过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2含量不超过10%时,脱碳再生的热耗可全部由烟气余热提供,CO2含量为30%时,烟气余热可提供接近50%的再生热耗;CO2含量为1%~30%时,系统的比功耗为0.577~0.611 kW·h/kg。  相似文献   

20.
目前硫酸装置废热锅炉给水大多采用热力除氧,除氧后的蒸汽夹杂部分不凝气体,直接排空造成热能损失和环境污染,还伴随有放空噪声。介绍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利用蒸汽节能器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技改工艺及其应用效果,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乏汽回收系统可以实现乏汽热能完全回收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消除了排空乏汽的噪声污染,改善厂区环境,每年可产生114.224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