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夏冰  陈易 《住宅科技》2015,(2):20-25
环境问题在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在建筑设计中,低碳节能的要求也随之逐步提高。通过对中国建筑师低碳建筑设计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前中国建筑师对低碳设计的意识、设计过程的现状和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期待。2014年9~11月,168位中国建筑师以在线问卷的形式参与了调研,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建筑师的低碳建筑设计意识比较强,但是在设计实践中,仍然遇到不少障碍,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适合于建筑师工作特点的方法。因此,如何结合现有技术手段,寻找适合建筑师运用的低碳设计方法是改善中国低碳设计现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针对英国政府推出的碳减排相关的法令法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制定了低碳建筑设计模式,内容包括低碳建筑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法以及评价方法,为建筑师提供通过设计手段减少建筑碳排放的基础方法,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设计》2010,(6):264-265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建筑. 节能减排的思想始终贯穿着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 并不断的传达给每一位建筑使用者。 案建筑师总是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践行低碳, 无论设计还是生活。  相似文献   

4.
夏冰  陈易 《住宅科技》2014,(9):41-45
运用类型学理论,从建筑形态操作的角度出发研究低碳建筑设计方法。依据类型学"元设计"理论和建筑性能模拟,通过在形态特征与能耗、形态与被动式设计、形态与主动式设计三方面的研究,挖掘建筑形态操作与低碳节能的关联性。论文提出了这一研究的框架和初步结论。这一方法符合建筑师的思维习惯,具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科学性强、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以在方案设计阶段为建筑师提供科学的、便于使用的低碳建筑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北京万通地产的一个科研项目具体设计过程,探索建筑师如何利用数字化/BIM技术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方法,为建筑师在应对未来建筑设计信息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整体式低碳建筑设计的方法,同时概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建筑物理工程师在实现建筑低碳节能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瑞士节能建筑实例,进一步阐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如何帮助建筑师优化设计方案以实现低碳节能,同时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10,(12):21-21
2010年11月4日,由筑龙网、中德建联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联合举办的建筑表皮与低碳设计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多位国内外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出席,一并就建筑的表皮和低碳设计发表观点并和听众作了开放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英国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共同发起了2011年中国建筑师赴英国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暑期短期培训计划,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环境政策,提高实际建筑建设中的低碳应用的意识,学习国外在绿色低碳设计方面的先进技术,观摩优秀的绿色建筑案例等。  相似文献   

9.
世博会是新技术、新理念、建筑师创意和新结构的展场,上海世博会,强调了低碳和节能设计的重要,建筑设计需要创意,也是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建筑设计也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任乃鑫  徐晶 《建筑节能》2011,39(6):27-30
当今"低碳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低碳建筑策略的实质,同时提出中国特色的低碳建筑战略思想,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建筑设计应该关注的是中国本土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的低碳策略,建筑师应该思考的是以什么样的可持续建筑语汇去表达低碳建筑,设计中应更多地采用地域性的被动式技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王薇  胡春  黄艳雁 《住宅科技》2013,(12):23-26
随着低碳循环经济和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的倡导,校园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在低能耗建筑及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集成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从实践角度对技术集成系统的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来达到满足人们热舒适要求与降低建筑能耗之间的平衡,不仅为建筑师以及建筑节能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设计参考和新的思路,同时也促进了绿色生态校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冰  陈易 《住宅科技》2014,(12):33-38
产能型住宅一般被定义为住宅所产生的能量超过其自身运行所需要能量的住宅,这是一种新的住宅类型,在现今欧洲国家对建筑低碳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对产能型住宅历史发展、设计方法以及若干具体案例的解析和比较研究,阐释了这一建筑类型对建筑师执业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和在建筑设计方法方面所带来的变化,期望能对中国的低碳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设计初期实现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旭东  秦媛媛 《新建筑》2010,(4):114-117
针对我国当前"低碳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碳排放度量指标的研究现状,提出应从方案阶段开始,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建筑能量、碳排放分析相结合进行低碳建筑设计这一新方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虚拟建筑模型所包含的建筑信息,实现自动识别、实时分析,得到建筑能耗及碳排放的直观结果,让建筑师专注于设计本身,找到更有效减少建筑碳排放量的设计策略,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科学是突破了牛顿线性理论的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系统并非是无规律性的系统,线性空间实则是非线性空间的一个特例。非线性建筑设计冲破了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学与现代主义建筑匀质空间的限制,走向动感强烈、风格多变的自由空间造型艺术的领域..非线性建筑设计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流动曲面、折叠融合、倾斜叠加、旋转扭曲等。前卫建筑师如果希望设计出更多惊天动地的作品,完全有强要在前沿几何学、建筑结构美学、新型建筑材料、环境生态学等几方面做出深入全面的学术研究非线性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建筑语言与设计手法没有国界.中国建筑师完全有掌握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低碳建筑:综合视角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冰  康健 《世界建筑》2010,(2):54-5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建筑业界,大部分的相关讨论都集中在技术方面。但研究表明,单一地依赖现有的建筑技术并不能真正实现节能和CO2减排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对英国在低碳建筑研究(如CaRB科研项目)和设计(从BedZED到金斯潘住宅的案例)方面的分析,旨在为中国的学者和建筑师提供相关的经验——如何从一种更加全面的角度,即在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技术的双重层面来看待建筑的节能和CO2减排。在这个可持续发展全局观的视角上,建筑师在低碳建筑参与式设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王显秀 《山西建筑》2002,28(1):6-6,61
阐述了建筑学在人民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建筑师创造性劳动的综合价值,介绍了建筑师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和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责任,提出了建筑师应树立创新意识,改变观念理念,才能提高设计质量;提出设计单位和建筑师只有强化职业的服务意识和技术管理实力,才能占领设计。  相似文献   

17.
The 17 August 1999 and 12 November 1999 earthquakes in Western Anatolia provided undesirable field evidence that most of the low story residential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have very po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Architectural design faults negatively affect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buildings. In Turkey, earthquake-resistant design is considered to be exclusively within the field of responsibility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As a result, architects and especially students of architecture are not well informed about the effect of their design decision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s. Structural damages in collapsed buildings demonstrate that most of the design faults that lead to destruction of buildings are due to architectural decisions.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esent the concept of earthquake-resistant design in a comprehensible format for the architects and builders, therefore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efforts of creating a better awareness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building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