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成因类型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有效储层分为古潜山岩溶储层、埋藏溶蚀储层及内幕白云岩储层3大类,其中古潜山岩溶储层又可分为志留纪后古潜山储层及中晚奥陶世古潜山储层2类。志留纪后古潜山储层主控因素为志留纪—泥盆纪,特别是泥盆纪期间的岩溶古地貌及二叠纪岩浆热液(硅化)改造作用;有利勘探领域主要分布于中央断垒带的塔中1—塔中4—塔中403井区、塔中19—塔中9井区及塔中16—塔中15井区。对新发现的中晚奥陶世古潜山储层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应该是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的岩溶古地貌及多期断裂岩溶作用,该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上部,并在塔中凸起—巴楚凸起区均有分布。以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主的埋藏溶蚀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滩相)及准同生暴露淡水溶蚀、埋藏(有机—无机)溶蚀作用、断裂沟通淡水溶蚀作用控制,有效储层主要分布于沿塔中I号断裂带南侧发育的良里塔格组陆棚边缘高能礁滩相带中,并具备形成特大型碳酸盐岩非均质岩溶储层成岩圈闭原生岩性油气藏的条件。下奥陶统内幕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应为沉积相(半局限—局限台地相)、埋藏重结晶作用、埋藏岩溶-断裂沟通淡水溶蚀作用,储层总体呈层状大面积分布,在整个塔中—巴楚凸起区甚至更广的范围内均有分布,以小型孔洞型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初步预计储量可达(5?10)×108t油当量,应该是特大型整装原生岩性油气藏,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尚未探明的最大整装油气田。该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满加尔凹陷油气源区多期油气特别是晚海西期油气首先充注的圈闭;多期岩溶作用造就了较好的滩体储集空间,颗粒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既为油气勘探带来了难度,也为该岩性圈闭侧向封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埋藏深度适中及后期构造改造微弱有利于滩体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滩体地震响应特征易于识别追踪,总体表现为低频空白弱反射或者是低频强—弱相间反射。初步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相似成藏条件即形成大中型原生岩性油气藏的地区还有阿瓦提凹陷南部—巴楚凸起北缘及塔北隆起南斜坡—北部坳陷北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原生岩性油气藏具备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发现大中型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油气富集特征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发现了中国最大的奥陶系生物礁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油气沿塔中隆起北部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台缘相带展布,为无明显边底水、油气水分布复杂的非常规油气藏。对油气成藏条件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塔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大型镶边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系统;礁滩体储层纵向叠置、横向连片,沿塔中Ⅰ号构造带台地边缘广泛分布,并以次生溶蚀孔洞形成的低孔隙、低渗透储层为主;三期油气充注与成藏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沿台缘带形成大面积、低丰度准层状礁滩型岩性油气藏。大型台缘相带控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的油气运聚成藏,储层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多期油气成藏与储层非均质性造成了油气赋存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塔中58井)、塔北地区轮南油田(轮古15井)、塔河油田(塔河T402井)在下奥陶统获得高产工业油气。然而,卡塔克隆起卡1三维工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及圈闭复杂,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的认识和油气勘探尚处在探索阶段。试图从研究卡塔克隆起卡1三维工区下奥陶统特殊地震反射体特征,与已经发现的下奥陶统岩溶油气藏的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寻找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良里塔格组台缘礁滩体是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的主要储层类型,掌握其储集特征和油气富集规律是塔中油气田取得突破的关键。通过波形差异技术(微地貌)及单井相、地震相、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方法对礁滩体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缘礁滩体微地貌起伏大、地震反射能量强,砾屑、砂屑储层发育;礁后滩、台内丘状滩微地貌起伏较台缘小,生屑、砂屑储层相对发育;礁后低能带、滩间海地震能量弱,微地貌平坦、储层不发育。台缘礁体向台内逐渐尖灭形成岩性圈闭,丘状滩与台内隆起叠合形成构造岩性圈闭,东部良里塔格组风化壳形成潜山圈闭;与圈闭成因相对应良里塔格组主要发育相控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3种成藏模式。综合分析指出,预测1井区、预测2井区、预测3井区及预测4井区构造高部位是塔中地区潜在的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6.
塔中地区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低凸起古生界地层良好的烃源岩条件、盖层条件,优质的储集性能和成藏条件表明该地区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塔中Ⅰ、Ⅱ号断裂形成早,直接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相连,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改善储集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塔中低凸起的油气勘探应同时注重石炭系、志留系和中、下奥陶统;砂岩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并重。二叠系火山活动对塔中地区油气聚集不构成影响。沿塔中Ⅰ、Ⅱ号断裂构造带及塔中10井构造带西北部是塔中地区最有利的勘探区域之一。寒武—奥陶系地层-岩性圈闭原生油藏、与火成岩上拱和遮挡有关的圈闭也是塔中地区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与油气聚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中奥陶世为局限—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晚奥陶世早期发展为半岛式的孤立台地,发育台缘礁滩相沉积。塔中地区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的抬升改造,发育多期不同程度的表生岩溶作用。在不同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构造古地理环境、沉积相组合、成岩改造期次等多因素综合控制,发育表生岩溶型、台缘礁滩型、白云岩型及热液改造型4种类型储层。根据储层成因类型及其展布,在塔中含油气区划分出上述4种类型的碳酸盐岩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8.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为了描述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特点,以地震、测井信息为基础,利用叠前双相介质反演方法预测溶蚀孔洞的分布。塔中地区下奥陶统潜山风化壳及内幕发现油气藏,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古岩溶是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揭示了该区古岩溶储层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并证明叠前双相介质属性反演方法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塔中南坡中2井钻探资料,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中、下奥陶统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台缘礁滩相沉积。储集空间以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储层物性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控制,生物礁相储层物性明显优于滩相储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两期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多期构造作用致使良里塔格组裂缝型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0.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单元,其东部早期构造活跃,地质记录丰富,是认识塔中地区地质发育历史和油气成藏条件的窗口。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地质建模和构造反演,重建了塔中东部地区古生代构造沉积发育过程。研究表明在中奥陶世区域古隆起的基础上,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期沿古隆起边缘发育台缘礁滩体,晚奥陶世末为构造定型期,塔中地区发生多次强烈的陆内挤压冲断变形,平衡剖面恢复得到塔中低凸起东部水平缩短量为4.5 km。受早期构造活动的影响,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聚集主要受断裂和裂缝控制,良里塔格组台缘礁滩体是最有利的勘探领域,构造反演表明塔中I号断裂带下盘可能隐伏更大规模的台缘礁滩体,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102口探井油气测试数据以及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典型油气藏剖析,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储层整体致密、甜点局部发育、目的层叠置连片、油气广泛分布4大地质特征.源-储大面积紧密接触是油气近源充注机制的基础,控制了油气纵向叠置发育;断裂带是储层局部高孔渗分布的关键,控制了油气的局部高产富集;盖层普遍发育为油气藏保存提供条件,控制了油气平面广泛连片分布.综合研究表明,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油气藏油气来源于多套烃源岩,经过多期成藏与构造调整改造,属于构造调整改造作用下形成的叠复连续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汪伟光  喻莲 《特种油气藏》2011,18(4):30-34,136
塔中地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导致下古生界地层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先后形成3期古潜山,发育2套潜山岩溶储层。研究了潜山岩溶储层的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对其发育的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同时,对塔中地区烃源岩、储盖条件、运聚条件及成藏过程等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奥陶系岩溶储层与其上覆的志留系、石炭系泥岩可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源断裂、不整合面、岩溶孔缝洞体系构成了复杂的油气输导网络。塔中低凸起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藏过程复杂、期次多,但喜山期构造调整是最终成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对勘探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认为中央断垒带中、东段及其北部围斜地区(塔中15、16井区)和塔中低凸起东部潜山区(塔中1井区-塔中5井区-塔中48井区)为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塔中地区沉积构造演化的分析,认为塔中隆起是一个在早奥陶世末-东河砂岩沉积前多期活动的构造隆起,其南侧的塘古孜巴斯坳陷发育良好的下古生界烃源岩,多次的构造抬升剥蚀和暴露岩溶作用,强烈的断裂褶皱活动,有利于下奥陶统岩溶性储层的发育和局部构造的形成。与塔中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藏类比,塔中隆起东南部地区局部构造形成早,圈闭类型好,有四套重要的储盖组合,油气成藏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4.
塔中82井区优质储集层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塔中82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中段,是上奥陶统台缘礁滩体内侧低能相带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千吨井,但是在其西侧部署的3口井均未获得工业油气流。通过分析岩心、薄片、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资料的分析认为,塔中82井东西两侧溶蚀孔洞发育,但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塔中82井以东多期构造缝极其发育,裂缝不仅改造礁滩体储集层,而且使储集层渗透性更好,油气产量高,说明裂缝和次级断裂控制着本区储集层的发育、控制着本区的油气成藏,这对研究礁滩体储集层和井位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岩心薄片、实验分析数据、钻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按照储层成因机理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储层的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岩溶储层按成因可划分为5类,分别为(准)同生岩溶储层、层间岩溶储层、顺层岩溶储层、潜山(风化壳)岩溶储层和受断裂控制岩溶储层。(2)(准)同生岩溶储层分布于台缘或台内礁滩相,有效储层在台缘连片发育,在台内零星分布,由颗粒灰岩因海平面下降而短期暴露淋溶形成,基质孔和溶缝、溶洞均发育,通常叠加后期层间岩溶作用或潜山岩溶作用,从而形成复合型岩溶储层。(3)层间岩溶储层发育于内幕区,与碳酸盐岩层系内部中短期的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面相关,呈准层状分布,储集空间以洞穴型为主,裂缝-孔洞型和孔洞型次之。(4)顺层岩溶储层与潜山周缘的斜坡背景、先存孔隙和裂缝有关,环潜山周缘呈环带状分布,以洞穴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90%以上的溶蚀孔洞及洞穴通过断裂及裂缝相连通。(5)潜山(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于潜山区,与中长期的角度不整合面相关,受断裂和裂缝影响大,准层状分布,峰丘地貌特征明显,根据围岩...  相似文献   

16.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储集层分析等手段,识别出塔中凸起区广泛分布形成于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发育于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上部碳酸盐岩中且被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覆盖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其原岩主要为开阔-半局限台地相颗粒灰岩、泥晶灰岩、藻灰岩夹白云岩。有效储集层主控因素是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的岩溶古地貌及多期断裂岩溶作用,其储集空间演化主要经历了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长达10×106 a以上的暴露淡水岩溶及3期(晚奥陶世-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古近-新近纪以来)埋藏岩溶等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岩溶斜坡、次级岩溶高地及断裂-裂缝发育带附近。区域对比分析表明,推测巴楚凸起区特别是玛扎塔格断裂带与吐木休克断裂带之间的地区也广泛分布了该鹰山组中上部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在塔北隆起区与之相当的是发育于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上部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这些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的发育是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波及全盆地的构造挤压运动在隆起区的表现,该期构造运动推测主要与昆仑-阿尔金岛弧与塔里木陆块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下古生界白云岩潜山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位于塔中25构造带的G58井在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测试中获得高产油气流,揭示下古生界白云岩潜山具有广阔勘探前景,但目前对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潜山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仍不清楚,储层预测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采用野外剖面观察、单井资料分析、地震资料预测等方法,分析了塔中东部潜山区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储集层的主控因素,并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研究表明:塔中25构造带储集层岩性可细分为砂屑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及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为孔洞、孔隙、裂缝;储层物性表现出低孔低渗特点;储层孔隙结构为粗孔中等喉道特点;岩溶作用形成的古地貌残丘幅度控制了白云岩储层的厚度,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控制了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三维地震解释显示出研究区下丘里塔格组优质白云岩储层平面上呈现出由“两沟”隔挡成3段式特点,东段、中段与西段均表现为古地貌较高且裂缝发育程度高,是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