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现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对我国石墨电极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对我国石墨电极生产的影响翁雪鹤(冶金部规划研究院)1.当今国外电炉钢发展状况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废钢资源的增加,电炉炼钢得到了迅速发展。1985年,全世界钢产量为7.17亿吨,其中电炉钢1.66亿吨,占23%;199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作为日本骨干产业而不断发展的钢铁产业中,电弧炉生产的电炉钢产量取得惊人的进展。如以1975年转炉钢和电炉钢产量分别为100的话,那么到1989年各自分别为:转炉钢90,电炉钢193,电炉钢增长了近1倍。同时,电炉钢产量也已占1989年当年日本粗钢总产量的31%左右。作为电炉行业发展一个分支的石墨电极生  相似文献   

3.
电弧炉的电极消耗是影响电炉钢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国外电炉钢厂的统计,在电炉钢的生产成本中,电极的消耗要占10%以上。为此,各国电炉炼钢界都在如何降低电极消耗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试验研究,已研制成功了多种行之有效的降低电极消耗的新技术。目前,世界各国电炉钢的总产量约为15000万吨,约占全世界总钢产量的22%。世界各国目前仍在积极发展电炉钢的生产。据国外权威人士预测,到2000年,世界各国电炉钢的产量将会达到全世界钢产量的40%左右,即电炉钢的总产量将达到每年30000万吨左右。目前世界各国炼钢电炉每年要消耗1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4.
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李圣华(吉林炭素厂)1.前言80年代国际电炉钢产量继续稳步增长,电炉钢在钢总产量中比例不断提高,1990年已经达到28.3%(其中美国已达到36.8%,意大利达到50%以上),预计2000年将达到40%。电炉炼...  相似文献   

5.
钢铁冶金用炭素材料(一)(续1)李圣华(吉林炭素总厂)外的石墨电极工厂年产能力约50kt。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产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处于下降趋势,电炉钢的比例虽有所上升,但因石墨电极的质量不断提高,每吨电炉钢的电极消耗大幅度下降。如日本1...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世界电炉钢比例持续增长,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炉炼钢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方法。1978年日本生产电炉钢2230万吨,其中80%以上是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生产的;在美国使用φ20″以上电极也都是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炉。在国内目前普通功率炼钢占主导地位(约占88%左右),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炉已开始引进和建立。区分普通功率电炉、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炉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从电炉配备的变压器来区分,一般认为每吨钢配用350千伏安以下的是普通功率电炉,350~600千伏安/吨钢为  相似文献   

7.
0概述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炼焦工业的发展,2003年全国钢产量为2.22亿t,占世界钢总产量的23.5%。同年焦炭产量达1.8775亿t。2004年焦炭生产能力达2.8亿妇,产量2.09亿t。正在设计和即将投产的焦炭产能约70000-80000kt/a。预计2005-2007年我国焦炭产量将达2.0-2.4亿t。另外,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崛起,西气东输管道已经贯通,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石墨电极的市场品种质量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国内外石墨电极市场现状石墨电极是电冶金工业的重要辅助材料,特别是电炉炼钢离不开石墨电极,几十年来由于电炉炼钢发展较快,石墨电极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1976年全世界粗钢产量为6.56亿吨时,电炉钢只占20.2%,为1.32亿吨;而1988年全世界粗钢产量已经达到7.8亿吨,其中电炉钢比例上升到24.5~25%,同期全世界石墨电极的年生产能力也提高到100~170万吨左右,实产石墨电极140万吨左右,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石墨电极总量中高功率石墨电极约占80%以上。中国电炉钢产量1985年只有960万吨,1990年已经上升到14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9.
宝钢转炉钢渣的工程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钢转炉钢渣的工程利用朱贻兰(上海宝钢)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渣的排放量将逐年增多,我国年排钢渣700多万t,利用率仅10%左右。钢渣的处理和利用处在较落后状态,宝钢二期投产后,年排钢渣约80万t,目前,累计排渣量已达300多万t,主要用作临时便道和...  相似文献   

10.
解放初期,电弧炉炼钢在钢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多半只作为机械制造工业生产铸钢件用,由于炉子小功率低,对石墨电极使用性能没有特殊要求。当时普遍使用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的电极进行炼钢,每吨钢电极消耗在10公斤以上。电炉钢产量在四年恢复时期平均占钢总产量的11.33%。“一五计划”时期国家一方面开始创建生产人造石墨材料的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在电炉钢厂推广电炉炼钢新技术,挖掘旧有设备的潜力,使电炉钢产量达到钢总产量的13.95%。从1956年至1966年期间,吉林炭素厂投产并不断扩大石墨电极生产,供应国内电炉炼钢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以欧洲几家比较大的石墨电极制造公司组成的欧洲石墨电极制造者协会,于一九八三年六月正式成立。该协会由九个国家的十七家公司组成。新协会的主要目的: 1.交流工厂环境保护及安全方面的经验; 2.收集信息,交流欧洲及世界各地的关于钢铁工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主要是电炉钢); 3.制定长远的钢铁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12.
我厂两台15000K·VA黄磷电炉是我国目前已投产的最大黄磷电炉,因导电系统中铜瓦和电极壳接触面之间起弧的事故而直接影响生产,一九七九年以来由此造成停炉检修时间每年均在几十小时到几百小时之多。仅1981年黄磷的经济损失就达122万元,并且在检修时工人操作条件十分恶劣。从1983年起实行了电极带电压放操作,停电率已由1979年平均14.10%下降到1983年平均0.6%,最低达0.22%。这种操作在原有生产操作基础上进行,不需要改变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钢铁工业CO2排放现状与减排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钢铁工业CO2排放现状,概述了增加废钢电炉工艺粗钢产量、采用高质量铁料、改善能源结构、采用低碳炼钢技术、加强生产设备大型化和应用节能技术等CO2减排措施.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节能技术有干熄焦、煤调湿、煤气回收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及低压饱和蒸汽发电等.通过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2020年CO2排放量可降低2.9亿t.根据减排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实现阶段,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对我国钢铁工业CO2减排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EUROFER)组织欧盟国家钢铁工业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针对21世纪初欧盟国家钢铁工业撰写了“欧洲钢铁工业技术发展指南”, 专家们在预测钢铁工业的同时, 也谈到了未来的炼焦工业。在未来的20年内, 欧盟国家将有50%~60%的粗钢采用高炉—转炉(BF—BOF)流程生产, 其余则由电炉(EAF)流程生产。在高炉—转炉流程中, 均采用焦炉生产的冶金焦及焦炉煤气。专家们提出了5个需要优先开发的生产技术专题, 首先是新炼焦技术。当前, 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着新炼焦技术的开发, 这些新技术包括: (1)在减少炼焦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方…  相似文献   

15.
欧阳东 《水泥》2003,(6):16-18
0引言电炉灰是含铁尘泥中的一种,是电炉炼钢时,电炉烟尘经捕集器、烟道、最后经袋式除尘器处理捕集的,每吨钢产生量为5~20kg。我国电炉灰的年产生量只有10多万t,在含铁尘泥中的比例极少。过去由于电炉灰量少,许多钢铁厂的粉尘并不捕集回收,目前只有少数钢铁厂开始收集电炉灰。因此我国电炉灰的治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我国含铁尘泥的总利用率已超过90%,而电炉灰的利用率不到10%。由于电炉常处理镀锌板及其它含锌、铅防腐钢材,使得电炉灰含锌、铅量较高。对于含锌、铅的粉尘,美国环保机构(EPA)自1976年起将其划为K0…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钢铁工业每年所消耗的能源(包括燃料和电能)折合计算为六千多万吨标准煤。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每生产一吨生铁或一吨钢所消耗的综合能源远高于先进国家的指标,如1978年冶金部直属的31家重点钢铁企业统计,综合能耗平均为1.748吨标准煤,而可比能耗(一种不同钢铁企业可以直接进行能耗指标对比的能源消耗参数)平均为1.401吨标准煤,比日本1977年的平均可比能耗0.8吨标准煤高出75%。如果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指标能赶上日本1977年的平均水平,则在维持目前钢产量的情况下,可节约2,500多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7.
石墨电极的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国际市场预测根据美国阿尔科炭素公司负责人雷德蒙的报告,1982年世界电炉钢的产量为1.6~1.65亿吨,据此推算年全世界电炉钢需电极115~123万吨。《国际钢铁》杂志报导,1985年世界性的扩大石墨电极产量的工程完工后,每年产量完全可以达到140~150万吨。预计2000年世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年钢产量增幅在15%~22%。2007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4.89亿吨,比上年增长15.66%。  相似文献   

19.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中二噁英治理已成为钢铁企业环保达标的重中之重。对太钢烧结和电炉炼钢两个工序生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工艺控制及减排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颖  周红军  徐春明 《化工进展》2022,41(2):1073-1077
依据2007年至今的思考、探索和沉淀,本文认为中国钢铁工业脱碳转型依然沿世界现有的钢铁发展规律,从以高炉和转炉的长流程转向电炉钢加直接还原铁为代表的短流程,中国在这一低碳化转型过程中卡脖子问题是没有直接还原铁生产的氢资源,世界直接还原铁生产基本以天然气为氢源,但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现状利用天然气生产直接还原铁不具可行性。依据本文作者团队近15年的科研实践,提出:各类煤气可成为中国近期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可行氢源,中期为电替代炼厂干气及电烯干气,远期则为光伏风电的电解水制氢,以上氢源可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氢冶金低碳化转型。以上述中国氢源路线图,开发低碳绿色氢冶金棋局技术是当务之急。本文提出应集政府、头部企业和科研单位一体化三螺旋合作攻关示范,易于发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攻克中国钢铁工业低碳化生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