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山西省沿黄河干流4市19县(市)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沿黄地区发展需要,提出加大开发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却极其贫乏,且进一步开发潜力已非常有限。由于该区距黄河较近,根据黄河干流现有水源工程和规划工程布局,可从黄河干流天桥、碛口、大柳树枢纽引黄河水。  相似文献   

3.
蒋晓辉  刘昌明 《水利学报》2004,35(12):0077-0083
本文根据水资源量可再生能力的评判条件,提出了水资源量再生能力评判系数及计算方法,并在水库合理调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干流水资源再生能力的评判和调控模型。模型对不同需水水平年黄河干流水资源量再生能力进行了评判,并从维持水资源可再生性角度,考虑了南水北调及降低需水水平对黄河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为黄河干流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评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合理控制阈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涉及的有关问题,并对水费收入下降影响灌区管理机构的良性运行问题、工业用水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缴库问题、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期限与水权转让期满之后的转让问题、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保证率不协调问题、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融资方式、节水改造工程生效时间和受让方主体工程投产运行时间不匹配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01,23(3):5
随着黄河水资源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水质监测将承担更加繁重和复杂的工作任务。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将在今后几年把水质监测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其标志性工程就是在黄河干流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现状,考虑系统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引水和大型水库跨城市供水的特点,针对供水和需水结构两方面设置12个水资源调控方案。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水资源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模型对不同方案水资源调控效果进行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采用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联合供水方案以及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加40%的需水方案组合的调控措施,对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水资源调控效果比较明显,即在基本供水方案的基础上,突破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等原分水指标限制,统一调配共用水源的水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水资源匮乏,引黄入晋“势在必行”。境内水资源开发方面,除东部几个流域外,其余开发程度已相当高,开发潜力已经很小。当前应发挥引黄南干线的效益及加紧北干线的建设,并扩大黄河干流已建提黄工程的效力。长远设想,随着黄河干流梯级开发,应考虑中引黄、南引黄的建设,以补充中、南部几个盆地的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连续发生断流,且有初始时间提前、时段延长、河段向上延伸的趋势。黄河断流给下游及沿黄地区带来不利影响,对黄河下游防洪和生态环境也造成威胁。要避免和缓解断流发生,必须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分水方案以法管水;在枯水年、枯水季节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积极兴建干流调蓄工程,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青海东部黄河干流区属青海省水资源研究薄弱地区,气象、水文站点稀少,水资源及区域水文规律研究程度低,属少资料地区。清水河流域地处青海东部,属黄河一级支流,具有一定系列实测资料,径流的形成规律和水资源特点在青海东部黄河干流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利用清水水文站实测资料和多种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地表水进行了初步评价,对青海东部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水资源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缓解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从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调水80亿m^3,调水进入黄河干流上游贾曲附近,初步规划向黄河干流河道内补水量20亿m^3。通过分析,调水后影响黄河调入断面下游河段梯级40座,总装机容量29668.3 MW。调水对电站保证出力和发电量等电能指标增加明显。在不考虑电站扩机的情况下,与调水前相比,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可增加保证出力29.0%,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增加26.8%。在考虑扩机的情况下,与调水前相比,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可增加29.2%。  相似文献   

11.
黄河干流水体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河水体污染加剧黄河水资源的短缺情势。本文根据1992年~1999年监测资料对黄河干流水质级别以及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BOD。等4种典型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揭示了黄河干流多年来水体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以1998年2月和8月为例,对干流各站点的水质水量进行联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人民黄河》2016,(10):83-87
为缓解黄河水资源短缺状况,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取水许可总量控制、规划水资源论证、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及黄河水权转让等方面开展了制度建设和实践,确保了黄河干流连续17 a不断流,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最大程度地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陕西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陕西属工程性缺水.陕北、关中则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配置应遵循“人水和谐”的思路.综合采用节水.开源、挖潜、联网.保护等措施.重点加强节承型社会和蓄水工程建设.分步实施省内南水北调、黄河干流东调西引及国家西线调水入陕等工程。在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及水务一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相结合的水资源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利》2011,(19):21-21
1.全力建设重点水源工程 陕西省榆林市按照“外引内挖”的发展思路,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近期将建成定边引黄续建工程、王圪堵水库、府谷岩溶水供水工程。加快推进黄河东线府谷大泉、佳县泥河沟等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黄河西线、南线干流调水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丽州  张霞 《人民黄河》2000,22(9):42-43
通过对黄河下游水资源特点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利用干流枢纽工程调节径流,并适时调入外水以增加了游水量;防止水污染,以增加可利用水量;灌区以节水为本,合理透彻不理,调整水价。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河下游水资源特点及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利用干流枢纽工程调节径流,并适时调入外水以增加下游水量;防止水污染,以增加可利用水量;灌区以节水为本,合理利用区域水量,调整水价。  相似文献   

17.
黄河干流流经山西省的河段水量充沛,为实施提黄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水源条件。介绍了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阐述了"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万家寨引黄工程、禹门口提黄工程和浪店引黄工程等各大提黄工程提引黄河水,同时加快中部引黄和小浪底调水等新建提黄工程的建设,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8.
浅析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黄河水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缺水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中游干流河段水库调节能力不足、水资源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点及其该系统对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以及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黄河水资源的分配手段仍存在不少问题,用水量同比例丰增枯减不利于黄河水量的合理利用,传统的调度方式也无法使资源、社会达到协调发展。根据黄河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地区用水的公平合理性,建立黄河干流河段多目标优化配水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来求解河段优化配水问题。结果表明:经过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可以将黄河干流水资源量科学合理地分配到各河段,全区缺水率控制在10%以下,并且满足河道断面的生态流量需求,符合社会、生态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松贵 《中国水利》2011,(23):108-111
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资源紧缺、水量减少和需水量增加背景下,应通过多种措施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基于未来水资源形势变化,提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生效至西线一期工程生效前后三个阶段水资源配置方案.指出由于水资源短缺,城乡居民饮水、能源基地工业用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水量,使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存在一定风险.提出近期必须采取强化节水、加强调度管理、兴建干流调蓄工程,远期实现跨流域调水等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