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用音频录放磁头有录音头、放音头及录放音头和抹音头之分别。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录放磁头工作不正常,直接影响实际收听和录放效果。我们常见的故障有磁头磨损、磁头断线、磁头短路、磁头磁化等。这里就在业余检修中出现的各类磁头故障,作一简要分析和如何快速巧妙地应急检测处理。仅供大家参考。(一)磁头严重磁化的检测录放音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放送磁带时(无论是新购的原声磁带还是自行录制的节目)收录机在工作时产生声音严重失真并伴有交流杂音。查其原  相似文献   

2.
磁带录音机在录音时广泛采用超声频偏磁方式,即在馈给磁头以录音信号电流的同时,再迭加适量的超声频电流。此外,超声频电流还送往消音磁头用作交流抹音。在录音机里,超声频电流都由专门的振荡器负责提供。超声频振荡器的频率通常为最高录音频率的6~8倍,在本电路中,要求振荡频率为80kHz±  相似文献   

3.
在记录数字的磁带机上,实用最大脉冲记录密度的计算方法,一般都不清楚。在这类机器上,信息一般都是平行地记录在横跨于磁带的几个磁道上。通常,在1/2时宽的带上记8道,在1时宽的带上记16道。磁带总是与磁头接触的,并采用不归零制(没有变化或一次磁通翻转代表一个二进位数)。  相似文献   

4.
磁带清洁器     
直接安装在磁带机上的磁带清洁器已设计出来。这种装置能彻底地清洗通过磁头以前与以后的记录磁带。因为,所有的灰尘和污粒清洗了,磁带与磁头间的接触不再为外界尘粒的大小所限制,这样,就可以将磁带与磁头间的间隙减到4微吋并可记录高达1(1/2)兆赫的频率。这表明在频率方面比磁带机通常采用的1兆赫的实际极限大约提高了50%。一般磁带机中常用磁带清洁器来清洗磁带。由于这种清洁器具有小巧  相似文献   

5.
归零制和不归零制记录脉冲的特性已从理论上确定,并从实验上得到了证实。本文把脉冲位置、宽度、波形和幅度表示为输入电流、磁头-磁带距离和间隙宽度的函数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时,磁头纵座标磁埸分量近似于反正切分布,而磁带磁化强度曲线用一经验表示式表示(亦以反正切表示)。从这个分析中,不仅能得出磁场波形和磁化强度曲线对脉冲特性的效应,而且能得出它们各自单独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磁盘驱动器中借助光伺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道密度我们的方法是;采用光刻工艺,在磁盘上记录高精度有磁,无磁伺服图形,通过磁头读取伺服信息。本文设计了用于刻写伺服图形的光记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6350TPI磁盘的刻录。  相似文献   

7.
磁记录技术目前已在录音、录像、计测、通讯、信息处理等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对存储器的高记录密度、大容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磁带发展到磁鼓和磁盘。磁盘存储器由于具有随机存取、容量大、体积小、数据传送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第三代计算机不可缺少的主要外存设备。磁盘已经应用了二十多年。在磁盘技术的研制方面,美国的 IBM 公司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对涂布介质和环形磁头组合的电磁转换系统来说,技术发展过程表明了如下两点:1)电磁转换系统机械尺寸的减小和记录介质磁特性的改进,提高了线性密度(见图1)。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1997,(33)
磁带备份技术根据磁带宽度主要分为四类磁带机——8mm、4mm、1/2英寸(DLT)、1/4英寸。就读写方式来看,只可分为一类,1/2英寸和1/4英寸属于数据流技术,8mm和4mm(DAT)则属于螺旋扫描技术。 数据流技术起源于模拟音频记录技术,类似于录音磁带原理,它是通过单个磁头(1/4英寸)或多个  相似文献   

9.
录音磁头性能检测是大规模录音磁头生产的关键技术,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厂商录音磁头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有密切关系。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人工操作,它要求操作员在几秒钟内既负责磁头的装卸,还要用肉眼根据仪表的读数主观地判别各项磁头参数是否合格。显然,这种方式不仅使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极易因疲劳等人为因素导致测试失误,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影响厂商产品的信誉。本文介绍的录音磁头检测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用486微机为控制中心,配合机械传动机构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实现录音磁头性能检测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在2…  相似文献   

10.
IBM磁带机     
磁带读出和记录器,顾名思义既是把数码记录在磁带上然后读出它。若要重复使用磁带,在记录前要把带子清洗干净。清洗、记录和读出都由磁头来进行,这些与其相关的线路另文介绍。本文仅介绍磁带拖动机构及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磁带。所谓最有效利用磁带的意思就是要满足下述的要求:带子正反向传送速度为75时/秒;从给出启动或停止的讯号起,到完成快速启动或  相似文献   

11.
文摘     
——FUJITSU,Vol.31,№1,pp.93~110 富士通 6450是为解决大量数据的存贮和处理而研制的、兼有磁带、磁盘作用的海量存贮系统[MSS]。它用的磁带宽7公分、长20公分,卷在约5公分直径、9公分长的数据筒内。筒的存贮量为50兆字节,一台MSS容纳706~9440个数据筒,所以系统总容量达35,000~472,000兆字节。磁带上的记录道与带成对角线方向。输入时,磁头在磁道上的定位是随机的,因此面密度为现在磁带的三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制取厚度从3,000A到56,000A的化学沉积钴带问题。钴带不归零饱和记录特性是镀层厚度的函数。钴带的磁滞特性、表面特性与记录特性已被测出。记录特性的测定是在封闭磁带环传输机构上用交替磁通量反转的方式(1010等等)完成的。记录特性主要依赖于镀层厚度和迴线形状。本文还讨论了与记录特性有关的自去磁磁场及记录磁头边缘磁场的作用。钴带的磁滞特性、饱和记录特征及表面特征在相同条件下与商用氧化物磁带作了比较。 磁滞特性,矫顽力,剩余磁通密度,矩形比,不归零饱和记录,运带机构,存贮密度,脉冲宽度,饱和电流,信号,记录磁头边缘磁场(Fringing Field),自去磁现象,各向异性,化学沉积。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硬盘的损坏按大类可以分为硬损坏和软损坏。硬损坏 包括磁头组件损坏、控制电路损坏、综合性损坏和扇区物理性损坏(一般人称之为物理坏道)四种。 磁头组件损坏:主要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被损坏,造成部分或全部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磁头组件损坏的方式和可能性非常多,主要包括磁头脏、磁头磨损、磁头悬臂变形、磁线圈受损、移位等。 控制电路损坏:是指硬盘的电子线路板中的某一部分线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机械精度的限制,磁头在给定磁道上的定位精度常常成为磁记录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当磁头偏离信息记录道时,通常产生某些不良的效应,如:读出信号幅度的降落,由记录道外边的剩磁所引起的噪音,以及相邻道问的串扰等。目前,在数字计算机中常用以下的方法来减小上述不良的效应:1)写入宽而读出窄,2)清除宽而读—写皆窄,3)清除和读出皆宽而写入窄。然而,使用这些方法,需要采用两个或更多的单独磁元件。若采用两个元件,每个元件分别执行一种功能,则由于两个磁头的间隙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计算机学会一九八0年学术交流活动的第一批计划业经上级部门批准(计划表见本刊2月号)。目前各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正在积极筹备中。以磁面记录技术为重.点的武汉外部设备会议已于四月圆满召开,这对交流国内的磁盘、磁带、磁头等研制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的活动还有两项是把学术性技术性的交流同评议优秀产品相结合起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录音机磁带通过磁头的速度波动,使录音信号产生频率调制,从而引入一个不需要的信号,这个信号就叫做抖动。抖动严重地损害了录音和放音的质量,使语言和音乐发生颤动,并产生很难听的“嗡嗡”声。DD_2抖动测量仪就是测量这个抖动的,它是广播电台、电影机械厂、电影制片厂、录音机厂及录像机厂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医学信号的频谱在低频、超低频段。为了无失真地长时间记录和保存生物医学信号,可采用脉冲调制方式将其录制在磁带上。回放时,可通过解调电路重现所需信号以供分析研究或传送给计算机处理。脉冲调制有许多种方法,本文仅讨论脉冲位置调制的原理及其实用电路设计、噪声分析、使用效果等。从而说明脉冲位置调制在磁带记录生物医学信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大家用电脑录音时常常使用下面方法:用麦克风与电脑相连进行录音:用双头音频线将电脑与录音机相连,把磁带上的音乐录进计算机;将VCD光盘在电脑中播放,用豪杰超级音频解霸录制VCD上的音乐等。 当我们在网上收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往往有一种想马上下载到自己硬盘上“占为己有”的冲动,但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磁阻(MR)磁头的实际结构出发观察并分析了传感器高度为3—6μm(形状比大于50/1)的磁头,在反磁化过程中碰畴结构的变化过程,特别注意了传感器和引线联结处钩形畴的不可逆活动过程,并直接观察了磁畴的活动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实验证明,普通磁带以线性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记录时,其动态容限仅有40dB左右。要想把动态变化达到70dB之上的音乐声音记录到普通磁带上,就必须在录音时先把输入的音频信号作1:2的动态扩展还原。专业上把采用“动态压扩”技术使磁带记录声音信号的动态容限扩展到80dB,使磁带本底噪声相对降低大约30dB,这种系统电路被称作“dbx磁带降噪系统”。目前,实际应用的“动态压扩器”都是采用互导型运算放大器来设计的。考虑读者重在制作实际,有关工作原理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