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东阳  张正峰 《热力发电》2012,41(7):84-85,120
通过现场试验,测量了在一定大气温度和典型负荷下220 MW机组循环水泵各种运行方式的汽轮机排汽压力,并根据功率修正曲线得到不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下汽轮机的功率增量,与循环水泵耗功比较,以确定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同时,制作了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方式图,按照秦岭电厂循环水泵的设置,可组合出2机2台、2机3台、2机4台、2机5台4种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灵活方便,达到了提高电厂综合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4台56LKXA-18轴流式循环水泵,于1999年6月投入运行。4号循环水泵自投运以来流量一直偏低,实际出口流量为8500m^3/h(额定流量15000m^3/h)。与其它3台循环水泵相比,流量少近四分之一。检修前4台循环水泵主要运行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3.
《电世界》2020,(7)
正某百万机组电厂汽轮发电机组共配置6台循环水泵,即每台机组3台循环水泵。每台循环水泵的出口管上安装1台液控蝶阀。循环水泵和液控蝶阀均安装在取水泵站内。机组采用海水冷却方式。1存在的问题1. 1开关量反馈装置问题循环水系统液控蝶阀是整个循环水的重要设备之一,但安装位置在循环水泵地坑内,坑  相似文献   

4.
安贵成 《热力发电》2005,34(4):38-40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凝汽器和空气冷却塔的相关技术参数,通过3个典型工况计算出最佳循环水流量,并确定了双速循环水泵选型参数,进行了循环水泵运行工况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循环水泵汽蚀严重影响着循环水泵的效率和使用寿命。通过分析循环水泵产生汽蚀的原因,论述循环水泵汽蚀的查找方法、处理过程及解决办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循环水泵汽蚀的措施,以延长循环水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江苏华润电力(常熟)发电有限公司3台650MW超临界机组配备的循环水泵设备概况,针对88LKXA-19.5型循环水泵投产2个多月后就发生振动的问题,通过对循环水泵的解体,找出水泵可抽出的固定部分及水泵的转动部分的损坏部位,分析了产生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了设计该类型泵时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邹县电厂Ⅲ期工程2×600MW机组单机配置的3台循环水泵是沈阳水泵厂生产的1600HTCX4型立式斜流泵。机组正常时,循环水泵2台运行,1台备用。在投产后1周年的检查性大修中,发现该型机组的6台循环水泵进水喇叭口衬套汽蚀严重,蜂窝麻点密布,几乎洞穿衬套,对循环水泵的安全性,可靠性构成了威胁。1造成循环水泵进水喇叭口衬套损坏的原因1.1循环水在循环水泵进水喇叭口处压力降低,产生汽蚀循环水泵工作时,循环水被叶轮升压升速,输送至出口母管。进水喇叭口处的循环水在叶轮作用下,压力降低,当压力低于循环水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时,循环水发生汽…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太原第二热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万 kW,1、2号机为苏联产ВПТ-25-3型汽轮机组,3号机为苏联产BK-50-3型汽轮机组,4、5、6号机为哈汽产51-50-3型汽轮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共配备12台循环水泵,1、2号机组配备4台20НДН型循环水泵。每台泵的出力为2700m~3/h。3机配备2台НДН型循环水泵,每台泵的出力为5400m~3/h,4、5、6号机配6台32SA-19型循环水泵,每台泵出力为4700m~3/h,总循  相似文献   

9.
机组循环水泵的不同配置方案和运行方式对厂用电率存在显著影响。基于EBSILON仿真平台搭建了2×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和4台循环水泵的仿真模型。针对机组3种不同的循环水泵配置方案,构建了不同负荷、不同循环水温度下机组的多种循环水泵组合方式。在综合考虑机组的运行费用和投资回收年限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配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结果显示:2台变频循环水泵为最佳配置方案,其年运行效益可增加537.677万元,估算投资回收年限1.741年。  相似文献   

10.
循环水泵改造选型过程中容易出现循环水泵选型不合理的问题,直接影响改造效果。通过对循环水泵选型原则的分析,提出循环水泵选型的关键是要循环水泵设计工作点和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相匹配,以试验的方式实测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可为循环水泵改造选型提供科学依据。以某300MW汽轮机组循环水泵改造选型为例进行分析,以实测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为选型依据,循环水泵选型结果较原设计选型结果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低扬程大型泵站泵装置出水流道的水力设计要求,修正了"泵段"的定义,计算了水泵模型测试段中进出水管道的水力损失,并对"泵段"效率进行了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泵段"效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3个泵站设计工况的"泵段效率"、流道效率和泵装置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泵段"宜定义为由水泵叶轮和导叶体这两个最基本的过流部件组成;南水北调工程水泵模型同台测试提供的水泵模型综合特性曲线表达的是水泵模型测试段的水力性能,其中包含了测试段中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水力损失;大型泵站泵装置中的"泵段"性能应在水泵模型测试段水力性能的基础上考虑进出水管道水力损失进行修正;由水泵模型测试段性能修正得到的"泵段"扬程和效率均较水泵模型测试段高,设计流量时的扬程修正值约为0.15m左右;效率修正值与水泵模型测试段扬程有关,水泵模型测试段扬程愈低,修正值愈大,其幅度约为(1~4)%。流道效率根据流道水力损失及泵装置扬程计算得到,根据流道效率和修正后的"泵段"效率对设计工况的泵装置效率进行预测,其结果与泵装置模型试验得到的结果相比小于1%。  相似文献   

12.
宋莉 《电机技术》2011,(6):19-22
地面直驱式螺杆泵,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带动光杆直接驱动井下螺杆泵,去除了机械减速器和皮带减速器,效率大为提高.文章介绍了英威腾GOODRIVE300开环矢量型变频器在地面直驱螺杆泵上的应用,其控制性能可靠,节能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水泵吸水池的改进和PIV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泵吸水池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在新型水泵吸水池设计中采用了三种结构:封闭式池身结构、双进口流道结构和倒角过渡结构。应用PIV(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对这种吸水池模型的内部流动进行全场量测,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吸水池结构能够很好的避免和减少各种涡的发生,优化了吸水池内部的流动状态,从而提高了泵站的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早期直接空冷机组大多数使用电动机来驱动给水泵,厂用电率较高,其驱动方式改造可以降低厂用电率。对山西某300 MW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驱动方式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给水泵驱动方式改造前后厂用电率、给水泵及其配件的总效率和电厂运行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给水泵改为小汽轮机驱动后,机组的厂用电率降低约2.7%,年运行收益可达2097万元。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孤东油田机采系统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孤东油田实际,介绍了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2008年上半年机采系统测试情况,简要阐述了有杆泵机采系统效率的构成与计算方法,分析了测试结果数据和影响机械采油有朴泵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机械采油有杆泵系统效率的对策和措施以及下一步将采取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谭蕾 《发电设备》2009,23(2):94-97
根据热力学原理,只需测出泵进、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即可求得泵的效率,这种方法实质上是测定泵内的损失,所以测量精度比常规方法高。给出了给水泵效率测定适用的拟合公式,不需查表,即可得出泵的计算效率。对比分析了此方法应用于亚临界、超临界机组给水泵的情况,得出:受温度测量精度的限制,这一方法更适合于超临界机组给水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常规法泵测试标准GB3216-89.对泵效率、流量的热力学法测定及在线监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在现阶段,对电厂锅炉给水泵采用热力学法进行效率、流量测定及在线监测是完全对行的,而对一般工业用泵,则需研制更高精度的测温元件;同时,对测温仪表的精度和可靠性给出了简易、可靠的自样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变频泵与工频泵在电厂供水系统中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泵调速原理,论证了共母管系统变频泵与工频泵并网运行的可行性,并将其应用于叶片角度可变泵和不能变换叶片角度泵,解决了变频泵和工频泵混合作用时效率低的问题。2种情况节能效果均显,并能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电源世界》2011,(9):51-54
地面直驱式螺杆泵是在螺杆泵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抽油机械,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带动光杆直接驱动井下螺杆泵,减少了机械减速器和皮带减速器,效率很高。本文介绍了英威腾GOODRIVE300开环矢量型变频器在地面直驱螺杆泵上的应用,其控制性能可靠,节能效率高。本文仅以37kW的GOODRIVE300变频器为例进行分析,并为地面直驱式螺杆泵的节能改造提供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可靠高效为核心,研制了一种实用化的无刷直流(BLDC)光伏水泵控制器.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ML4425专用控制芯片与PIC16F877单片机相结合的方案,控制由高压BLDC电机和专为该系统设计的高效容积泵组成的机泵系统,并结合光伏水泵系统的特点,利用转速微分反馈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适配性和效率.详细阐述了软硬件的实现方案,并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