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阐述了茶多酚制备的传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报道了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生产茶多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的茶多酚,其含量可大于90%,咖啡因含量小于2%,收率大于9%(以茶叶计),残留溶剂为零。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经过对茶多酚的性质及现有提取方法利弊的分析 ,确定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茶叶中的茶多酚进行了萃取研究。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茶叶中的茶多酚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并探讨了其较佳的提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蚕蛹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蚕蛹油的提取方法,并对石油醚提取与超临界CO2萃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效果与传统溶剂萃取相当,但蚕蛹油品质高于溶剂萃取所得蚕蛹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五倍子原料中超临界CO2萃取单宁酸的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的实验,得出了优选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4℃、压力为25 MPa、夹带剂为乙酸乙酯,萃取120 min效果最佳,得率为57.83%.经测定,萃取得到的单宁酸含量大于96%,本研究为制备高纯度单宁酸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山豆根中苦参碱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渗漉法、温浸法2种传统方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分别提取山豆根中苦参碱,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苦参碱为标准品,测定各提取物中苦参碱的含量,考察了传统方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方法从山豆根中提取生物碱的工艺的优劣,从而确定从山豆根中提取苦参碱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用超临界萃取方法萃取的苦参碱含量比渗漉法高出0.072%,比温浸法高出0.105%,可看出,超临界萃取方法萃取的苦参碱的含量要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五倍子原料中超临界CO2萃取单宁酸的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的实验,得出了优选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4℃、压力为25 MPa、夹带剂为乙酸乙酯,萃取120 min效果最佳,得率为57.83%.经测定,萃取得到的单宁酸含量大于96%,本研究为制备高纯度单宁酸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单宁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从五倍子原料中超临界CO2萃取单宁酸的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的实验,得出了优选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4℃、压力为25 MPa、夹带剂为乙酸乙酯,萃取120 min效果最佳,得率为57.83%.经测定,萃取得到的单宁酸含量大于96%,本研究为制备高纯度单宁酸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亚麻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元  杨基础 《化学工程》2003,31(1):22-25,29
采用半连续流程 ,以亚麻籽为原料、超临界CO2 为溶剂萃取亚麻籽油。通过对不同操作压力、温度、时间、CO2 流量条件下萃取曲线平衡段的直线拟和得到亚麻籽油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 ,并回归了Chrastil方程的参数 ,得到计算亚麻籽油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的方程。将萃取过程考虑为CO2 通过亚麻籽固定床的模型 ,由Stastova提出的传质方程对不同压力、温度、CO2 流量下的萃取过程进行模拟 ,并分析了传质系数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_2萃取干燥技术及其在低阶煤干燥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流程,简要评述了国外超临界CO2萃取干燥低阶煤的研究进展,与传统干燥技术相比,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干燥应力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李臻 《广州化工》2007,35(2):31-33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溶剂萃取两种方法从鹤草芽中萃取中药成分鹤草酚,运用化学方法对浸膏进行了各种性能测定,证明其是酚性混合物。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浸膏在性质检验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溶剂法萃取的浸膏。同时还明确了在超临界萃取中低温更有利于鹤草芽浸膏的萃取。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绿茶为原料,水为浸提溶剂,采用离子沉淀法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淀剂种类、沉淀剂用量、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的影响,优化了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以AlCl3为沉淀剂且m沉淀剂:m茶叶=1:5、溶剂用量m茶叶:m水=1:20、浸提温度为水浴75℃、浸提时间45min时,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为14.12%。  相似文献   

12.
王昕  廖克俭 《当代化工》2012,(9):916-918
将有机溶剂提取法这一技术应用于提取绿茶的有效成分---茶多酚.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选择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取时间和有机溶剂的浓度作为考察因素,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的考察,每个因素选取4个水平.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温度65℃,洗提次数3次,有机溶剂提取时间35 min,有机溶剂浓度55%.在这种条件下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的收率为最高.并采用红外波谱法对提取出的产品进行定性分析,检测得出绿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博  管从胜 《现代化工》2011,31(12):48-52
以日照绿茶为实验原料,利用水溶剂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案,分析了料液质量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萃取剂选择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确定了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3.85%;茶多糖的提取率为1.76%;茶氨酸的提取率为0.19%。  相似文献   

14.
鲁道旺  鲁连芳  罗磊 《广州化工》2012,40(16):99-100
为对铜仁市茶叶品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铜仁市的印江梵净山绿茶、松桃生态绿茶、石阡苔茶、沿河云雾绿茶四县同一季节同一等级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松桃生态绿茶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时节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提取率含量较高的是石阡苔茶,其次是松桃生态绿茶、沿河云雾绿茶、印江梵净山绿茶;松桃县云雾绿茶不同采收时节的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率含量较高的是清明茶,其次是清明前茶、谷雨茶、清明后茶。  相似文献   

15.
有机溶剂提取萃取法生产茶多酚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森 《现代化工》2006,26(9):49-51
介绍了以质量分数75%的酒精为提取溶剂、氯仿为去杂萃取剂、乙酸乙酯为纯化萃取剂生产茶多酚的工艺流程、相关装置和生产过程。对不同浓度的酒精提取、杂质去除萃取、纯化萃取等过程和干燥条件进行了工业生产研究,制得的产品茶多酚质量分数大于94.5%,其中活性成分儿茶素总量达80.0%。  相似文献   

16.
We developed a new technique for green tea decaffeination involving ingredient extraction and drying of green tea leaves by using liquefied dimethyl ether (DME) as a safe extraction solvent. After hot water extraction with water content of 74.6–76.2%, green tea leaves were tested to verify the DME extraction in both laboratory- and bench-scale processes. The distributions of caffeine and catechins in the extracted residue, organic extracts, and removed water were test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affeine was completely removed from the green tea leaves. Approximately 25.2–56.0% of catechins remained in the residue after DME extraction. In particular, 56.0% of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which has the greatest activity of all catechins remained in the residue.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从茶叶废料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从而得到最优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条件为:乙醇的用量为1∶20,萃取时试液与氯仿比为1∶3,试液与乙酸乙酯比为1∶2,提取的最适宜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18.
研究高压脉冲电场法同步提取竹叶中黄酮、茶多酚和多糖的工艺。以竹叶为原料,在电场强度、脉冲数、提取介质pH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高压脉冲电场法进行同步提取,竹叶黄酮、茶多酚和多糖提取率分别可达到2.48%,0.93%和3.54%,竹叶黄酮与多糖的提取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25%以上,但茶多酚的提取率略有降低。该工艺可同步有效地从竹叶中提取黄酮、茶多酚和多糖,对于综合开发竹叶活性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金伟  杨斌 《云南化工》2019,(3):108-109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有效提取茶多酚,实现其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步探讨浸提次数、提取温度、不同浓度的提取液、不同的反应时间和茶叶的粉碎情况对茶多酚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0℃水浴为最佳提取温度,70%的甲醇水为最佳提取浓度,60min为最佳放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以绿茶叶为原料,溶剂萃取与离子沉淀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茶多酚。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达到9.5%,质量分数高达97.2%。该工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节省时间、溶剂和能耗低、无毒无污染、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