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自动家用咖啡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全自动家用咖啡机为研究主题,通过市场调研挖掘产品存在的问题,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点及创新点,完善和优化咖啡机的设计。方法立足于物尽其用和情感化的设计方向,尝试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引入其中,最大限度地引导人们节约资源;并以产品和人的情感交流为主线,强化人机互动和情感体验,赋予咖啡机以简洁精致的形态。结论使咖啡机既摆脱冷冰冰的产品形象,呈现出温情而感性的面貌,又在贯穿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过程中,进一步确保设计方案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视觉体验与日用产品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彭国华  陈红娟  杨君顺 《包装工程》2015,36(2):92-94,131
目的研究视觉体验与日用产品设计的关系以及将视觉体验应用于日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引入"视觉体验"的概念,从视觉元素带给人们的不同视觉体验入手,依托日用产品设计,分别从视觉体验与产品形态表现、色彩表现、材质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结论体验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不再仅是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工具或器械,而是带给人们丰富情感体验的媒介,通过日用产品视觉体验的研究,总结出能够满足人们情感体验需求的日用产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梦迪  钱晓波 《包装工程》2023,44(16):287-293
目的 探索电商背景下设计驱动型初创品牌的构建思路与设计策略。方法 从当前初创品牌面临的困境入手,结合电商时代给品牌发展带来的机遇,挖掘品牌设计的机会点。借助对典型计驱动型品牌发展模式的探析以及对多个成功案例特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设计驱动型品牌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电商背景下初创品牌的发展和设计策略。结果 从品牌定位、产品布局、品牌综合体验3方面,提出针对电商时代的设计驱动型初创品牌设计策略。结论 将用户中心原则拓展到系统创新的视角,把设计思维导入初创品牌的构建中。在定位策略上,以生活方式切入,强化品牌价值与意义;在产品维度上,挖掘隐性需求,布局系统化产品生态;在品牌体验上,发挥电商传播及渠道优势,注重情感链接。  相似文献   

4.
基于情感表达的体验式包装设计探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郝秀梅 《包装工程》2014,35(14):5-9
目的研究深层次情感体验对包装创新设计的影响。方法结合实例分析体验式包装设计通过多感官体验,增强消费者与包装的互动,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情感愉悦体验的具体方法。结论体验式包装设计从人的精神层面需求出发,使包装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为顾客创造情感上的共鸣,对品牌精神价值的塑造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并提出由感官体验延伸到情感价值体验已成为品牌包装创新设计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从交互设计的视角探索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  
"右脑时代"的提出,揭示了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从简单的使用功能上升至蕴含高层次情感的用户体验.探讨了产品的情感表现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复杂性,指出交互设计理念能够更好地实现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并且论述了交互设计的系统和理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用户感性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家用饮水机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用户的感性需求对饮水机进行创新设计,优化饮水机功能和使用方式,提高饮水机的审美价值,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方法调研市场现有饮水机产品,总结分析产品存在的问题。运用用户访谈方法和感性工学中的意象尺度法,挖掘用户对饮水机产品的感性需求,以用户感性需求为参考提取饮水机的设计要素,将饮水机的造型、功能和使用方式三个方面作为基点来构建用户需求模型,归纳设计点,由此指导具体的饮水机创新设计方案。结论通过研究用户的感性需求为饮水机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并提出饮水机的设计方案,使得饮水机产品更符合用户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彭洁  王峰 《包装工程》2019,40(24):158-163
目的结合时间心理学理论,将"时间知觉"运用于产品的交互等待设计,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并留下愉悦的回忆。方法通过概述时间知觉和用户体验等理论,对用户等待体验的运行逻辑和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展示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受情绪、记忆和注意力等因素影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服务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导致出现交互等待状态,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交互等待设计具有必要性。结论理论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从技术和产品功能系统等方面减少用户实际等待时间,从用户心理和情感状态上缩短用户感受等待时间的设计模式,给设计者提供一个较新的思维概念,提升用户等待体验,增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婉玉  周春燕 《包装工程》2023,44(10):108-115
目的 以老年人在代际叙事中的情感价值为导向,提出老年人情感化产品设计方法,以期帮助老年人在代际叙事中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方法 从代际叙事的源情境识别老年人在代际叙事中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采集,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分析和需求分解,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面进行产品设计需求映射,实现产品设计编码,通过整合创新,使老年人在产品使用和产品交互的过程中实现情感解码。结果 以构建的面向代际叙事的老年情感化产品设计模型为基础,从产品外观、产品功能、产品交互、产品内涵四个方面进行的设计实践,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 从老年人在代际叙事中的情感体验出发,探讨了面向代际叙事的老年情感化产品设计的方法和路径,所构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老年情感化产品设计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为相关老年产品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陈为 《包装工程》2011,32(10):26-29,39
从用户体验出发,分析了用户体验的目标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内涵。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产品功能需求→产品感觉需求→产品交互需求→产品情感需求→产品社会需求→产品自我需求"6个要素,以手机为例,详细分析了6个要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指出从人的生活与情趣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这一用户体验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中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凯 《包装工程》2019,40(22):28-33
目的从用户认知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究和完善产品体验设计相关理论,以指导产品体验设计创新实践。方法从认知视角出发,进一步厘清产品体验设计的相关概念;基于用户认知过程模型,分析和提出产品用户体验的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产品用户体验的分类,分析和提出产品体验设计创新路径。结论从用户认知过程视角出发,将产品体验要素细分为信息感知体验、信息加工体验、信息输出体验、信息记忆体验,并将产品体验设计创新细分为10个路径,进一步明确了产品体验设计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杜晓茹 《包装工程》2024,45(4):387-395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设计管理体验的乡村文化品牌策略模型。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界定设计管理体验概念与层级;其次,分析乡村文化品牌的现状与背景;再次,讨论设计管理体验每个层级与乡村文化品牌具体的映射关系;最后,从服务情感、战略规划、组织协作、触点体验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的开发策略。结论 提出了一种以设计管理体验驱动乡村文化品牌策略模型。在服务情感层下,以人们的痛点、需求、问题为切入点,提高人们对乡村的情感体验共鸣和唤醒对乡村的记忆;在战略规划层下,以前瞻性、整体性、差异性为发展目标,建立乡村的品牌战略设计系统和品牌形象设计系统;在组织协作层下,灵活运用乡村整体文化资源,激发乡村创新活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在触点体验层下,构建数字化下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以五感融合理念为基础,打造具有沉浸感、交互性、个性化的体验项目和产品服务,为推动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君  章盈盈 《包装工程》2022,43(8):101-107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病足的预防及护理,从患者情绪介入,量化用户体验过程中的情绪水平,结合生理、心理、行为等层面,探究情绪与产品交互设计的关系,提出基于情绪引导行为交互下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并通过“WEICHU”糖尿病足预防及治疗产品设计,进行可靠性实证。方法 围绕用户调研、情绪信息挖掘、数据处理和分析,结合用户体验地图研究方法,以“情感环”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SAM情绪量表,让被试者进行自我情绪评估,对体验地图中的情绪水平进行量化,深度挖掘用户在患病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此获得更可靠、准确的设计机会点,优化用户体验地图交互模型,并从用户行为方面探究情绪引导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据此搭建糖尿病足预防和治疗产品的功能模型。结论 将患者情绪的成因和变化、体验过程中的情绪水平量化分析作为产品交互设计的考量依据,有利于构建良性交互关系,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预防和治疗体验。  相似文献   

13.
林茹 《包装工程》2022,43(18):279-282
目的 探究多种感官信息传递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两者的结合方式,分析多感官体验下的包装设计之可行路径。方法 包装设计中对消费者的情感关照十分重要,且其所融入的方式有着多元化的特征。首先从感官对人们生活认知的帮助出发,肯定感官体验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其次将这种基于感官的表达引入现代包装设计中,指出人们对包装的认知不仅限于视觉,还涉及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探索,从而引出基于多感官表达的现代包装设计路径;最后从多感官表达的内涵着手,探索基本原则之下的灵活尝试,总结科学的应用路径,并归纳具体设计方法。结论 融合了多种不同感官表达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够在多个层面刺激消费者的神经,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马嘶风 《包装工程》2022,43(12):355-358
目的 探索交互界面设计中情感化因素的主要表现与应用。方法 结合交互设计的特点和情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交互界面设计情感化需求的主要表现方式,分别从视觉、使用、反思3个层面展开论述,以此为支撑深入剖析手机界面、APP广告界面和智能车载后视镜界面在交互设计中的情感化应用与表现,并总结相关的应用策略。结论 将情感化因素融入交互界面设计中,能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既可以轻松实现所有功能的集合,又能达到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吴国荣  龚宇函  汤繁稀 《包装工程》2024,(6):356-366, 382
目的 构建露营茶具的创新设计开发机制,以满足人的感性需求,进而提升对露营茶具的使用情感。方法 利用网络爬虫搜集整理用户感性词汇及样本图片,分析用户在露营过程中对露营茶具产品的体验感受,建立了露营茶具感性词汇评价体系,并使用改进EW-AH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明确感性词汇与露营茶具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得出三个产品创新设计方向,最终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对感性词汇评分,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论 通过融合感性工学和改进EW-AHP理论,使搜集、整理、分析用户需求的过程更客观准确,为露营茶具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数据依据,并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设计出满足用户体验需求的现代露营茶具产品。  相似文献   

16.
卢杨  吴玥  刘长奥  罗仕鉴 《包装工程》2023,44(16):67-78
目的 研究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方法。方法 从情感与美学的概念及内涵出发,梳理了产品情感化设计理论及产品美学评估研究的发展。针对现有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模型局限性较大,产品美学评估研究范围狭窄,未充分考虑用户情感体验及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模型等问题,重新梳理了用户情感与产品美学之间的关系,从形式美、技术美、体验美三个层次研究用户情感体验,基于用户情感分析重新设定产品美学评估规则,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产品情感美学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产品情感美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结果 提出产品情感美学三层次评估模型与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系统的构建方法,并对系统构建方法进行了设计实践验证。结论 帮助设计师、制造商、营销商与用户等多种角色更好地理解产品情感与产品美学的关系,促进高效精准的设计决策。为情感化设计领域及美学评估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见解与新思路,为构建高效精准的产品情感分析与产品美学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晓英  黄楚  周大涛  孙淑娴 《包装工程》2019,40(10):150-155
目的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全阶段、全过程视角来分析用户与产品、环境之间的复杂交互体验过程,减少项目开发人员之间对用户需求确认点认知的不一致性,保证概念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用户体验地图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将复杂的交互体验过程进行可视化显示,分析用户行为路径,梳理用户接触点、目标和期望,量化用户体验满意度水平,定位和描述产品痛点,发掘产品创新设计机会点;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获得的产品创新设计机会点进行结构化的具体分析,量化用户需求权重,确定优选排序结果,以此对产品创新设计方案进行指导。结论以电动外卖送餐车的创新设计开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婷婷 《包装工程》2022,43(6):313-321
目的 山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高层次的消费结构与多样化的需求模式是我国文化创新方面急需解决的难题。方法 通过剖析山西非遗文化文创产品处境,进一步阐述山西省对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实行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服务设计的要素和过程进行设计。以建立kano模型,了解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和产品功能带给用户的体验感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运用SWOT分析法,明确服务设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也有利于带动创新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深化改革山西的非遗文化产业,更加有助于推动山西的非遗产品走向更远的市场。结论 对“山西故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在服务设计视角下对山西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汤宇萱  张凌浩  胡伟专 《包装工程》2024,45(4):191-199, 225
目的 当前国内紫砂旅行茶具存在外观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基于此将感质理论引入紫砂旅行茶具设计中,唤醒用户与紫砂旅行茶具独特文化属性的深层情感共鸣,实现移动饮茶新体验。方法 根据紫砂艺术与旅行茶具的特性创构紫砂旅行茶具的层次,以传承紫砂文化、重塑饮茶体验、满足用户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针对现阶段紫砂旅行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将感质理论融入其中,从感质产品的文化意象转译、感质传递的饮茶方式创新和感质体验的主客情感共鸣三个层面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索,最后以《半日闲》紫砂旅行茶具为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其可行性。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紫砂旅行茶具设计中,有助于优化产品外观,提升功能体验,实现主客情感共鸣,使之成为文化传播与用户情感的纽带,从而唤起用户深层的感质体验,增强紫砂文化的互动性,为宜兴紫砂艺术行业赋能加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