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稀土在热镀锌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稀土用于热镀锌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研究了添加稀土可使锌的耐蚀性提高1倍;添加微量稀土可改善热镀锌的性能,使热镀合金层和镀层减薄,且增强耐蚀性;锌浴中添加稀土和铝后,会大大增加锌液对热镀槽材料(08F钢)的腐蚀;实验测定了稀土在锌浴中的烧损规律。并对稀土在锌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锌锅铝含量控制直接影响到锌锅内锌渣的产生量和抑制层的生成,并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表面质量。对影响热镀锌机组锌锅铝含量控制的锌锅铁含量控制、有效铝计算方法、加入锌锭种类以及加入锌锭的方法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修正了有效铝计算方法,并根据不同锌层厚度计算得出0.325%,0.400%和0.500%铝含量的锌锭加入组合,并通过锌锅液位反馈实现精确加入锌锭的方法,实现了锌锅有效铝在目标值±0.01%范围内精确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锌基合金市场的不断扩大,锌基合金品种逐渐增多,为了满足市场及用户的需求,葫芦岛有色集团开发了热镀锌小锭品种,并于日前在电解锌厂生产。通过无芯感应电炉生产的热镀锌小锭与以往生产的热镀锌不同,其外形与精锌小锭所无差几,单重仅为16kg左右,但铝的含量却高达15%,属于高铝热镀锌;加之其单重很小,增加了热镀锌的配制和生产难度。  相似文献   

4.
锌锅中锌液铝含量决定了镀层的结构以及锌锅锌浴行为,热镀锌工艺要求锌液成分稳定控制。利用工业大生产的数据,建立一套铝消耗的经验模型。镀层中的铝含量主要由抑制层厚度决定,抑制层厚度取决于带钢运行速度。镀锌面积决定了锌渣发生量。根据锌锅铝物质平衡,利用已有的生产实绩包括锌锭添加量、镀层带走的铝量以及锌渣发生量等,测算出锌渣铝含量。应用本铝消耗经验模型,可预测锌液铝含量,也为稳定锌液成分的锌锭添加制度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单一稀土RE对工业纯铝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对纯铝中杂质相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稀土RE与Fe、Si等杂质形成高熔点金属间化合物,改变Fe相存在形态,使工业纯铝的抗拉强度提高44.18%,延伸率提高32.04%;稀土加入量为0.03%时,变质效果最佳,纯铝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镀层材料——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在广东韶关冶炼厂研制成功,1991年年底通过部级鉴定。我国目前钢板、钢管、钢丝普遍使用的镀层材料是纯锌、热镀锌等,但这些镀层材料耐蚀性能不理想,耗量大、成本高、寿命短。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是80年代初在国外出现的新材料。这种合金镀层兼有普通锌镀层和铝镀层的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机械性能和附着性能,尤其是加工成型性和耐腐蚀都超过了普通热镀锌层。韶关冶炼厂等单位共同研制的锌-5%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镀层材料——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在广东韶关冶炼厂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冶金部鉴定。我国目前钢板、钢管、钢丝普遍使用的镀层材料是纯锌、热镀锌等,但这些镀层材料耐腐蚀性能不够理想、耗量大、成本高、寿命短。八十年代初国外出现了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这种合金镀层兼有普通锌  相似文献   

8.
萧仲志 《铝加工》2006,(4):45-45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有钪铝合金的实心或中空挤型材,主要包括有:铝含量约为93%,钪含量为0.01%~0.19%,锌含量约为6%,其余为无可避免的不纯物及依不同组件的需求而增加其它不同的合金或元素,该无可避免的不纯物、该添加的合金或元素其含量均为0.81%~0.99%。该其它合金或元素包括有镁、锰、硅、铜、镍合金。其主要是利用上述的最佳成分比,其中铝含量约为93%。  相似文献   

9.
铝,镁,稀土对低铝锌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锌铝稀土镁合金配制的最佳工艺,研究了铝、镁、稀土对镀层上锌量及耐蚀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几种合金耐蚀性的差别。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镀锌合金。  相似文献   

10.
有效铝是在带钢连续热镀锌涂镀工艺中熔融在锌锅中的总铝中的一部分,在镀层形成的过程中.有效铝可明显地抑制铁锌间的反应。当前通常采用的取锌液样进行化学分析的检验方法是包括未溶解铝份和可能结合到底渣或浮渣的总铝量。本文介绍了在带钢连续热镀锌工艺中控制有效铝的理论研究及相关技术进展。对锌锅内锌液中有效铝的精确测定控制是当前带钢连续热镀锌涂镀工艺中在生产普通热镀锌产品和热镀锌合金化产品时锌锅锌液成分管理的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在硫酸、硫酸亚锡溶液中对添加有稀土的6063变形铝合金进行了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氧化电解液的浓度、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对膜层厚度的影响;以及着色电流密度、电压、时间对膜层色度的影响。结果证实,稀土可以明显地提高6063变形铝合金氧化膜厚度和电解着色的色度,稀土含量以0.30%为好。  相似文献   

12.
铝-锌-硅-稀土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江 《有色矿冶》2007,23(4):56-57,61
实验室条件下制取铝-锌-硅-稀土合金的工艺,分析了合金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说明了铝-锌-硅-稀土合金涂层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采用平面磨耗法对添加稀土的LF_(21)铝合金电解着色膜层耐磨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浓度、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稀土含量等对电解着色膜耐磨性能均有较大影响。稀土的加入可以明显地提高耐磨性能,含量以0.30%为宜。  相似文献   

14.
准确测定稀土铝中间合金中稀土总量,对于有效控制稀土铝中间合金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用400g/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试样,此时,稀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稀土沉淀,而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以偏铝酸根的形式留在了试液中,过滤,实现了铝与稀土元素的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加入氢氟酸,此时稀土和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稀土沉淀,而铁与氢氟酸反应形成络合物留在溶液中,过滤,实现了干扰元素铁与稀土元素的分离;加入盐酸和高氯酸溶解沉淀,用抗坏血酸还原残留铁(III),乙酰丙酮溶液掩蔽残留的少量干扰元素铝,控制pH 5.5,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紫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建立了EDTA滴定法测定稀土铝中间合金中稀土总量的方法。将实验方法用于稀土铝中间合金(镧铝、钐铝、铒铝、钇铝)试样中稀土总量的测定,并在试样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于950℃马弗炉中灼烧过的高纯氧化镧、高纯氧化钐、高纯氧化铒和高纯氧化钇试剂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不大于0.30%,加标回收率为99.6%~100.4%。选取镧铝、钐铝试样,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其中稀土总量,并采用国标GB/T 31966—2015中的草酸盐重量法进行方法比对试验,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硼酸镶边垫底粉末压片X荧光光谱法分析稀土铝铁合金中稀土、硅、铝、磷等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热镀锌技术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热镀锌的现状及技术进展。指出汽车用板、热轧带钢热镀锌和高耐蚀性镀锌板的开发是带钢镀锌的主要进展;Galfan合金镀、厚镀层钢丝的开发和锌锅内加热技术是金属制品行业热镀锌的主要进展;活性钢热镀锌和锌锅大型化技术是结构钢热镀锌的主要技术进展。认为建筑用镀锌钢材是热镀锌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了国内热镀锌钢管的市场前景,强调解决热镀锌的三废治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热镀锌技术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热镀锌的现状及技术进展。指出汽车用板、热轧带钢热镀锌和高耐蚀性镀锌板的开发是带钢镀锌的主要进展;Galflan合金镀、厚镀层钢丝的开发和锌锅内加热技术是金属制品行业热镀锌的主要进展;活性钢热镀锌和锌锅大型化技术是结构钢热镀锌的主要技术进展。认为建筑用镀锌钢材是热镀锌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了国内热镀锌钢管的市场前景,强调解决热镀锌的三废治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A Zn-Al eutectoid galvanizing alloy has been developed to address issues related to the grow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 regarding leaching of zinc into the soil.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the bath was selected close to the eutectoid point in the binary Zn-Al system, together with ternary additions in the form of Bi, rare earths (REs) and Si. The effects of these additions on the growth rate,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Bi and REs showed a minimal e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developed with the eutectoid bath composition, which was about an order thicker than the commercially prevalent value of ∼80 μm. Addition of Si to the bath reduce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ating to a level of around 30 μm.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ating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showed the presence of three layers: interface layer, intermediate layer, and overlay. The dense interfacial layer mainly consisted of the Fe2Al5 phase; the intermediate layer contained two phases, an Fe-al phase and a Zn-rich phase; and the overlay had a composition close to that of the liquid bath. The intermediate layer contained a varying amount of porosity in all cases except in the coatings formed by the silicon containing bath. The thin, dense, and smooth coating obtained with the latter bath showed excellent resistance to corrosion, evaluated by field exposure as well as by electrochemical tests. An attempt is made to unravel the role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 the formation of coating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低碳钢热浸镀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碳钢镀锌层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能力,通过在传统热浸镀锌液中添加少量稀土,获得了一种耐蚀力好、结合力强和光滑的热浸镀锌层。研究了稀土对镀层厚度、表面质量、镀层硬度和耐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准确测定镧镍合金中稀土总量,对于有效控制镧镍合金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镧镍合金中镍含量在50%(质量分数,下同)以上,其他共存元素中钴约10%、锰约5%,故很难通过单一分离方式彻底分离共存元素。实验依次采用氟化分离、氨水分离、草酸沉淀方式分离共存元素,进而对镧镍合金中稀土总量的测定进行探讨。试样经盐酸和硝酸溶解,采用氢氟酸、氨水、草酸沉淀稀土,逐一分离去除干扰元素,在pH值为1.8~2.0条件下,稀土元素沉淀为草酸稀土,950℃灼烧草酸稀土生成稀土氧化物(不含氧化钍),再以镧对氧化镧换算成金属稀土总量。盐酸-硝酸能够完全平稳溶解试样,且测定结果(30.42%)与参考值(30.43%)相符;采用氟化分离、氨水分离、草酸沉淀的分离方式很好地去除了镍、钴、锰、铝、铜、铁等非稀土杂质;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镧镍合金样品中稀土总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小于0.50%;加标回收率为 99%~101%。按照实验方法选取两家实验室对镧镍合金中稀土总量进行测定数据比对,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参考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