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本文介绍用岩相方法探讨武钢用煤配煤炼焦的热性能。针对目前煤的分类标准发生演变,大型高炉采用富氧鼓风,并结合生产,借助武钢1^#,4^#高炉风口焦组成结构的演变来探讨配煤炼焦与煤岩学的关系,用工艺岩石学测Rmax的方法进行配煤炼焦。  相似文献   

2.
以某厂4700~5000 m3大型高炉2001年1月-2017年8月生产数据为对象,分别分析了高炉煤比与焦炭质量、炼焦配煤结构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①焦炭转鼓强度满足高炉要求,高炉煤比与焦炭反应性呈正相关性,高炉煤比与反应后强度呈负相关性;②高炉煤比与炼焦配煤中强黏煤比例呈负相关性,高炉煤比与炼焦配煤中气煤比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岩相的方法探讨武钢用煤配煤炼焦的热性能。寻求武钢大型高炉强化冶炼所必需的煤岩学配煤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应用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对炼焦用煤的煤质、配煤比例、焦炭质量、焦炭的热性质及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炼焦合理配入新疆煤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随着高炉日趋大型化和冶炼强度的提高,其入炉原料和燃料的组成结构及冶金性能应与大型高炉的高产、稳产相适应。近几年来,由于武钢煤的供应点多变,煤的质量下降。为了适合高炉的强化冶炼,保证焦炭在高炉中的热稳定性,本文试用工艺岩石学的方法探讨了武钢用煤的组成,反射率及配煤炼焦所得焦炭的热性能,结合高炉生产实践的指标,寻求在大型高炉富氧吹炼条件下,以不同的配煤方案所获得焦炭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煤的反射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借助于武钢1~#、4~#高炉的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焦炭抗碱性能对高炉生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论述。昆钢2000m^3(六号)高炉通过调整配煤比。提高了焦炭抗碱性能,高炉实现增铁节焦。根据高炉生产实践,笔者提出今后配煤炼焦的方向是在搞好焦炭常规指标的同时.适当发展焦炭各向同性结构,获取较好的焦炭抗碱性能。  相似文献   

7.
东胜-神木煤是低灰、低硫的长焰煤,在生产上直接配煤炼焦使用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为使这种煤能在包钢得到应用,在试验室7kg焦炉和200kg焦炉上进行了炼焦试验。1989年在配用55%以上粘结性煤的条件下,进行了78天四座焦炉直配5%东胜煤的生产试验,所产焦炭全部用于两座1513m~3高炉和一座1800m~3高炉生产。试验证明所产焦炭能满足高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在60kg试验焦炉进行了配煤炼焦试验研究。在保证2500m3高炉用焦质量前提下不断尝试增加疆内低成本煤炼焦使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全部疆内煤炼焦可以满足高炉用焦质量要求,6m焦炉生产实践表明,可以达到生产要求,并且降低了焦炭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稳定焦炭质量的前提下丰富配煤结构,降低炼焦配煤成本,开展了配加气煤和瘦煤炼焦试验研究。试验根据攀钢西昌钢钒对焦炭质量的需求,利用胶质层重叠原理和按照煤阶相近替代的思路,制定了以气煤代替1/3焦煤、以瘦煤代替焦煤的配煤炼焦试验方案,并在200 kg焦炉上开展了炼焦试验。结果表明,以所选气煤、瘦煤代替1/3焦煤、焦煤配煤炼焦,随着气煤和瘦煤配比的增加,焦炭质量呈下降趋势,当气煤配比为15%、瘦煤配比为12%时,焦炭CSR为55%,对应生产焦炭质量能够满足高炉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焦炭质量回顾与展望: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焦炭质量状况及其对高炉冶炼的影响,中国炼焦煤资源情况及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高炉焦炭研究的进展,改善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和炼焦新技术;提出高炉要实现富氧大煤量喷吹强化操作,迫切需要进步提高焦炭质量:通过加强炼焦煤洗选,采用备煤新技术及提高炼焦装备水平等措施提高焦炭质量;扶持炼焦新了艺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首钢京唐高炉工序与KR工序脱硫条件,对双流程的脱硫特点及经济性分别进行分析,发现焦炭为高炉硫负荷的主要来源。降低焦比或减少高硫炼焦煤的配比,是降低高炉硫负荷的有效措施,当铁水中[w(S)]由0.01%升高至0.05%时,高炉工序吨铁脱硫成本迅速下降,而当铁水中[w(S)]由0.06%变化至0.10%时,吨铁脱硫成本下降趋势变缓;KR脱硫吨铁成本随铁水中[w(S)]增加而逐渐升高。硫负荷为4 kg时,双流程综合脱硫成本最低时的铁水中[w(S)min]为0.067%,且[w(S)min]随硫负荷的增加而升高。当考虑炼焦配煤的采购成本时,由于硫质量分数高的炼焦配合煤采购成本较低,当采用高硫煤炼焦时,炼焦配煤带来的成本降低,不仅可以抵消由于双流程脱硫任务量增加而带来的成本增加,还可以使综合脱硫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2.
殷瑞钰 《炼铁》1994,13(4):1-5
炼铁系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高炉要消耗大量焦炭,高炉对焦煤的数量和质量的依赖性很强,而焦煤资源有限。对高炉采用大量喷煤技术的经济论证说明,结合炼铁系统的技术改造,以精料为基础,全面推进高炉喷煤技术,大幅度减少焦炭用量是今后炼铁系统工艺结构优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对全国部分大高炉的煤粉质量和瓦斯灰的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首钢迁钢大高炉煤粉质量总体处于下等水平,瓦斯灰的碳含量偏高,达到326%(质量分数,下同)。迁钢2号高炉煤粉利用率随煤比的提高而降低,煤比在190kg/t以内时,煤粉利用率为9825%以上。在对迁钢2号高炉煤粉利用率及煤粉燃烧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煤粉质量控制的建议:煤粉中粒径在0074mm以下的比例在60%左右,煤粉挥发分控制在22%~25%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贫煤在大型高炉喷吹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山西潞安地区的一种贫煤的工艺性质及其在宝钢大型高炉喷吹应用的实践。贫煤是较为丰富的资源,工艺性质除挥发分略高外,灰分、硫分、发热值等指标都与常用无烟煤接近,其爆炸性及结焦性也符合高炉喷吹要求。在大型高炉做喷吹试验时,逐步提高配比,跟踪各项生产指标,高炉喷吹生产反映良好,表明贫煤可替代无烟煤混合喷吹。同时根据贫煤的资源量和使用范围,使用贫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优质的矿石和炼焦煤资源日益紧张,为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攀钢在冶炼钒钛磁铁矿技术的认识上有了新的技术理念,树立高炉"均衡稳定"生产为目标。为此,在入炉原料的"精料"工作上进行技术攻关,采用合理的炉料结构,优化入炉原料的处理控制技术,提高鼓风动能的同时,合理进行"上下部调剂"等有效的技术措施。2008年至2009年9月在综合入炉品位仅为50.39%的条件下,高炉的利用系数均达到了2.319t/m3.d,焦比降到468 kg/tp煤比达到116.22 kg/tp,烧结矿的入炉粉末降到了1.53%。  相似文献   

16.
我国炼焦煤与无烟煤的资源和生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宽鸿  陈亚飞  于海兵 《中国冶金》2005,15(7):18-21,24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地域分布和煤种分布都不均匀.炼焦煤和无烟煤的煤质特征与其成煤时代有关.炼焦煤和无烟煤的生产能力很大,能满足焦炭生产和高炉喷吹的需要.炼焦煤的洗选能力也很大,但因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优质炼焦煤资源不断减少,在焦炭产量飞速增加的今天出现优质炼焦精煤供不应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高炉喷吹废塑料工艺新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高炉喷吹废塑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煤与废塑料共熔喷吹的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白色污染”的治理和冶金企业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八钢2500m3的大高炉相继投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焦化又面临着优质的煤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八钢拥有的煤矿以肥煤为主,致使配合煤偏肥,焦炭气孔较多,气孔壁薄、焦炭耐磨强度较差。针对此问题八钢焦化厂通过40kg小焦炉配加新疆拜城煤进行配煤炼焦实验分析,提出了新疆拜城煤在捣鼓焦炉中配量的合理性,优化配煤结构,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鞍钢喷吹西山贫煤进行了单一煤种的工业分析、元素组成分析及制粉、热值、结焦性能等的测定,应用数学优化配煤方法,在综合评价不同煤种配比下的燃烧率、置换比基础上,确立了西山贫煤最优化的配煤方案,并进行工业喷吹试验,试验期间新1号、10号高炉炉况都呈现出稳定顺行状态,2座高炉分别取得了提升喷吹煤比5.17 kg/t、4.67 kg/t,降低燃料比2.00 kg/t、1.75 kg/t的效果,达到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