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麟北矿区中深部煤层气的专门研究成果甚少。本文试图利用以往煤田勘查资料,对矿区中深部含煤地层、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变化等进行分析,借助于园子沟矿井含煤地层受三叠系基底形态控制等因素,对煤层气的赋存进行讨论,以期找到侏罗纪低变质烟煤煤层气局部富集的地质规律,从而为煤层气的进一步勘查、开发以及矿井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沈北煤田勘探深度内煤层气成分、含量及含气量等含气性特征,并通过直接和间接法进行预测了深部煤层气含气量,指出沈北煤田含气性较好的地区在古城子井田及新城子深部预测区,古城子为沈北较有利的开发首选区。  相似文献   

3.
临兴深部煤层气含气性及开发地质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临兴中部地区煤层埋深大于1 000 m,达到了深部煤层气的研究范畴。基于实际生产资料,探讨区内深部煤层含气性,提炼了深煤层开发地质模式。研究认为:以含气量转折为深煤层临界深度的划分依据,则工区内深部煤层的临界深度在2 000 m左右;且深部中煤阶储层的吸附性对温度的敏感性要小于压力,中煤阶煤层的临界深度相对深于高煤阶;深部煤层气仍以吸附气为主,现有的等温吸附测试方法易造成深部煤层气含游离气比例换算较大的误区;深部煤层受温度影响,煤层临储比较高,受应力影响,储层物性较差,气井总体具有"见气快、排水降压难、产气量上升缓慢"的特点;研究区深部煤层气潜力巨大,现有气井经验显示,合理优化开发单元为深煤层单井突破的关键,A型"源-储"相通的富集开发地质模式是深煤层突破重点考虑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焦作煤田埋深1000 m以深的含气量数据很少,不能满足深部煤层气资源量评价的要求,需要在全面了解本区煤层气的富集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深部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本文主要讨论采用含气量梯度法和温度-压力-吸附曲线法来进行预测深部煤层含气量。  相似文献   

5.
蒲白矿区杜康沟断层以北部深部含煤区具备煤层气赋存的基本条件,有望找到可供开发利用的煤层气资源,应用对区开展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含瓦斯煤渗透特性是煤矿煤层气开发及矿井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针对深部煤层气资源的开发,研究深部区域地电场、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多场耦合效应对含瓦斯煤渗透特性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煤层瓦斯运移机理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国内外含瓦斯煤渗透特性测试实验研究现状的梳理,论述了各相关实验的结论与规律,展望了该研究领域中需要改进的方面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凸起发育较稳定的侏罗系煤层,埋深大于1 500 m。以往该区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气试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显示了白家海凸起深层煤层气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由于区内以常规油气开发为主,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有待勘探开发。基于此,分析了区内侏罗系深部煤层赋存特征、热演化程度、煤层含气量及煤层顶底围岩等成藏地质条件,认为西山窑组煤层气为独立含煤层气系统,八道湾组煤层及其顶底砂岩组合为统一含煤层气系统。八道湾组源内型、源外型含煤层气系统成藏条件优越,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共采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利用新中标的武乡南区块煤层气资源,对深部煤层气资源的开采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地质分析与实验模拟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结合模拟煤储层条件下的等温吸附与渗流实验,预测了深部煤储层含气性与渗透性随着埋深增大的变化特征,并发现了深部不同于浅部的变化趋势,指导了后期煤层气开发的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煤储层压力与温度共同制约含气量的大小,且深部煤储层含气量发生转折的临界深度为1 820 m,超过这一临界深度含气量逐渐降低;深部煤储层温度与地应力共同制约渗透率的大小,且深部煤储层渗透率发生转折的标志埋深是1 600 m;鉴于深部煤储层低渗的特点,有效地对深部煤储层含气量、渗透率及其可改造性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煤层气开发的深部地质边界为埋深1 800 m。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7,(1):136-137
通过对淮南望峰岗矿、开滦赵各庄矿和开滦唐山矿煤样的工业值分析,来研究煤样水分、挥发分、镜质体反射率与埋深的关系。综合分析深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含气量与以上物性的关系,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深煤层条件下高温度和高地应力对储层物性影响规律的新认识,从而为沁南盆地深部煤层气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部。鄂尔多斯、准噶尔等盆地部分煤层气井勘探成功表明深部煤层气资源在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储层压力及临界解吸压力等关键参数方面较浅部有利,开展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是重要前瞻性课题。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川南煤层气田的勘探,尤其是万宝山构造带延3井组的成功开发是我国深部煤层气开发获得突破的1个典型实例。一般来说,影响深部煤层气开发的因素较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资源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两大类。延川南煤层气田开发的经验表明,影响深部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受地质条件控制的压裂技术与排采技术,提高深部煤层气单井产量的途径是做好富集高渗区选区评价和预测,加强以压裂为核心技术的工程工艺攻关研究及做好排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