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钨矿性脆且容易泥化,细泥易残留在选矿废水中,导致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高,SS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回用则会影响选矿指标。本文研究风化钨矿选矿废水回用对钨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为选矿废水适度处理及回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模拟SS对钨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SS含量对钨粗选指标影响大,需进一步降低。SS影响钨矿浮选机理表明,SS形貌呈松散的不规则片状且表面不光滑,表面吸附了浮选药剂油酸钠和硅酸钠;SS在广泛的pH范围表面带负电,与带负电的浮选药剂产生竞争吸附。采用“2 g/L氯化钙+0.5 g/L聚合硫酸铁”处理废水,SS含量由25160 mg/L降低至16 mg/L,去除率达99.94%,Si含量由216.9 mg/L降低至33.26 mg/L,Si去除率为84.67%,颗粒化学需氧量由312.49 mg/L降低至6.86 mg/L,去除率达97.80%。结合溶液化学分析“氯化钙+聚聚合硫酸铁”去除SS机理,发现其通过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降低胶体电势,进而促进细颗粒迅速凝聚、沉淀。处理后废水回用至原浮选流程,处理后废水与清水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2.
选矿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实现选矿废水回用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氧化铜选矿废水性质,考查了絮凝剂种类对沉降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XS-1(主要成分为PAC和PAM)效果最佳;沉降试验结果显示当复合絮凝剂用量为2 m L时,废水沉降速度最快,固体悬浮物含量从1629 mg/L大幅降至168 mg/L,COD和重金属离子浓度也有所降低;废水回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XS-1处理后选矿废水回用对氧化铜选矿指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内蒙古某铅锌矿选矿废水水质、废水处理中硫化钠用量及硫化钠添加位置对该废水回用于浮选时铅锌矿品位及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CODCr和BOD5含量超过92.10 mg/L和18.54 mg/L时,废水回用对浮选效果影响较大;废水回用前添加硫化钠1.5 kg/t至废水中,可有效降低浮选精矿中铅锌互含且不影响铅精矿品位及回收率,最终可得到铅品位57.52%、锌含量3.67%、铅回收率84.72%的铅精矿。  相似文献   

4.
湖南某钨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含有硫化矿浮选药剂和氧化矿浮选药剂,废水中浮选药剂残留量大、水质复杂,现场采用石灰沉淀工艺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但不能回用,枯水期严重缺水。针对企业选矿废水不能回用的难题,研发出以CR-2澄清剂及微电解氧化-絮凝一体化装置为核心的高效絮凝澄清-微电解氧化絮凝处理与回用新技术。结果表明,选矿废水经新技术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且回用于钼、钨浮选流程可获得与现场清水相当的试验指标,实现了选矿废水的有效净化和高效回用。高效絮凝澄清-微电解氧化絮凝处理与回用新技术能有效解决我国钨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难题,可为同类型矿山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凡口铅锌矿选矿废水特性的解析及技改需要,以"初期氧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法"工艺处理选矿废水。通过研究不同O3浓度、催化氧化时间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处理后废水回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评估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初期氧化阶段,利用O3直接或间接氧化废水中残留药剂;协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Ca2+和重金属;后续的生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出水质量。在O3浓度为60 mg/L,催化氧化时间为20 min,水力停留时间为16.71 h,能够将废水COD浓度降至为34.32 mg/L,去除率为91.9%;HRT和O3浓度的增加对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将处理后废水回用于选矿工艺,与清水的选矿指标接近。该工艺在运行稳定下不仅能够实现选矿废水高效处理和回用,处理成本较低为2.65元/m3,该工艺可为国内类似铅锌选厂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俊文 《矿冶工程》2021,41(3):64-67
针对四川某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质调研、混凝沉降试验、除钙试验、活性炭吸附以及处理水回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该选矿废水特性,选用"Na2 CO3+PAC+PAM+活性炭"工艺处理混合水样,在Na2 CO3用量100 mg/L、PAC用量50 mg/L、PAM用量1.5 mg/L、活性炭用量25 mg/L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选矿废水的完全回用是建设绿色矿山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为考察鹿鸣钼矿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基于废水水质分析结果,在实验室进行了选矿废水直接回用的探索试验及系统的药剂制度优化试验,并通过工业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现有选矿工艺制度下,选矿废水直接回用会明显降低铜、钼精矿品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通过优化铜钼混浮作业、铜钼分离作业和钼尾选铜作业的浮选药剂制度,调整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工业试验验证,最终获得了钼回收率88.13%、铜回收率35.29%的良好指标,使综合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为同类型钼矿选厂选矿废水循环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铅锌矿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明矾3种混凝剂对铅锌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效果较佳,当用量(以铝计)为40 mg/L,Pb2+去除率可达87.14%,而废水中具有还原性的有机浮选药剂的去除率只有20.25%,在混凝沉降的基础上采用活性炭吸附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浮选药剂,当活性炭用量为100 mg/L时,Pb2+去除率为93.24%,浮选药剂的去除率可达56.32%。将处理过的废水进行铅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混凝沉降—吸附工艺处理后的浮选指标与清水相当,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浮选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矿选矿废水中高浓度SO42-影响废水回收利用的现状,采用生石灰+PAC+PAM+活性氧化铝组合工艺对金矿选矿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投加7 g/L生石灰、20 mg/L PAC、10 mg/L PAM和22 g/L活性氧化铝处理后,对SO42-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浓度达到435.6 mg/L,回用可以满足金矿选矿用水水质要求,排放也能达到<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且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絮凝沉降—臭氧氧化法处理硫化铜选矿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厂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固体悬浮物、浮选药剂、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含量高,废水外排处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回用又影响浮选指标。因此,实现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对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模拟废水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Al3+、Fe33+对硫化铜矿浮选有显著抑制作用,Pb2+、Zn2+、Fe2+对硫化铜矿浮选影响较小;随着丁基黄药和Z-200浓度的增加,捕收剂对铜的选择性变差。采用絮凝—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安徽某铜矿山选矿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悬浮物具有显著的沉降效果;在整个pH期间,臭氧对丁基黄药去除效果显著,pH=8时,臭氧对Z-200去除效果最佳。采用絮凝沉降—臭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后的选矿废水用于浮选试验,其浮选指标略低于清水浮选指标,远优于废水直接回用浮选指标。即应用此工艺处理硫化铜浮选总尾矿水,可有效降低水中不利组分的含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矿废水经40g/t凝聚剂PAC、2g/t絮凝剂CH2710及250g/t沉淀剂硫化钠混凝沉淀后,作为浮选回水进行浮选闭路全流程试验,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较选矿废水未处理直接回用都有所提高,与利用新鲜水时的选矿指标相近。生产实践也表明,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未对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产生不利影响,而有利于锌精矿回收率的提高及铜精矿中锌含量的降低,同时还能节约部分浮选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云南某铜矿铜钼浮选分离废水硫、氟含量非常高,直接回用严重影响铜钼混合浮选指标。试验采用化学沉淀—絮凝沉降法处理该废水,考察了沉淀剂用量、搅拌反应时间对废水脱硫、脱氟的影响,絮凝剂种类、用量、p H值对反应后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处理前后废水的回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废水初始p H=12.5,硫沉淀剂绿矾用量为83.33 g/L,氟沉淀剂石灰用量为40 g/L,搅拌反应时间为60 min情况下,硫去除率为93.37%,氟去除率为98.52%;新型絮凝剂M5250用量为50 mg/L时,澄清水的浊度为8.1 FTU。处理后的铜钼分离废水部分回用于矿石的磨矿和铜钼混浮作业,可明显改善铜钼混浮效果。因此,化学沉淀—絮凝沉降工艺在处理某铜钼分离废水中的硫和氟方面,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某锂辉石矿浮选废水回用至生产流程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案,对清水和浮选废水进行水质分析,在实验室进行浮选废水回用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浮选尾矿不处理的浮选废水,回用前用硫酸调整pH值至中性范围,一定程度可减轻回水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回水不进行处理,通过调整和优化浮选药剂制度,可提高锂辉石矿的浮选指标,且效果优于调整回水pH...  相似文献   

14.
5000 t/d钨铋选矿废水处理工业分流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自制的氧化药剂ME22作为氧化剂,采用“ME22氧化+PAM混凝+调酸”工艺开展了5 000 t/d钨铋选矿废水处理工业分流试验,研究了氧化剂ME2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及药剂成本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ME22投加量0.76 kg/m3,氧化45 min后,再投加0.20%(体积分数)质量浓度为1.00 g/L的聚丙烯酰胺絮凝15 min,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5.7%,COD含量由118 mg/L降至40.6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吨水处理药剂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20.0%。  相似文献   

15.
以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六方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含水杨羟肟酸捕收剂模拟废水对铅锑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含水杨羟肟酸废水体系中,以硫氧化合物CSU61为抑制剂、25#黑药为捕收剂、矿浆pH值6.0条件下,脆硫锑铅矿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而铁闪锌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低于20%,证明含水杨羟肟酸捕收剂废水体系有利于脆硫锑铅矿与铁闪锌矿或六方磁黄铁矿的分离。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废水体系下抑制剂CSU61可以有效抑制25#黑药在铁闪锌矿和六方磁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但不影响其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吸附。研究成果可为硫化-氧化混合型矿床选矿废水交叉回用提供技术支撑,丰富选矿废水回用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康家湾矿矿石特性,阐述选矿厂选矿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选矿技术改造,最终得到铅品位为59.66%、回收率为89.17%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9.75%、回收率为89.19%的锌精矿,硫品位为46.24%、回收率为60.25%的硫精矿,同时铅精矿中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95、10.07个百分点。通过采用聚合硫酸铁和硫化钠组合药剂处理选矿废水,产生了较好的环境效益,选矿废水中铅含量从4.5 mg/L下降至0.34 mg/L,锌含量从2.3 mg/L下降至0.54 mg/L。  相似文献   

17.
余彦岚 《金属矿山》2021,50(2):215-220
铅锌有色金属矿选矿废水中残留大量的有机选矿药剂,COD浓度高达165 mg/L,远超废水的国家排放标准,将其直接回用亦会对选矿指标带来不利影响.为降解废水中残留的有机药剂,使其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通过热分解法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负载于埃洛石天然矿物表面,制备得到Fe3O4/埃洛石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类芬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