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山岭铁矿上下采区首采开拓中段标高分别为-1 020 m和-1 200 m,地质勘查程度为详查,资源储量级别为控制的(122b)和推断的(333)。经基建巷道工程揭露,矿体赋存形态并非地质勘查时认为的“似金元宝形”向斜,而是单斜构造控制的矿体形态。详细分析了基建勘探工作在该矿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基建勘探采用探采结合、坑钻组合手段,注重综合研究概化地质模型,对矿井基建开拓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勘探类型是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相关参数复杂程度的整体表述,直接表现为矿床勘探网度稀密程度,合理的勘探网度既可提高勘探效果,又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指导矿山生产。在分析吴集铁矿北段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探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矿体面积重合率平均值、矿体形态歪曲率平均值均超差,反映出详查阶段采用的200 m×(100~200)m勘探网度无法有效控制矿体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矿山日常生产;(2)矿体规模为大型,与详查成果基本一致;(3)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为中等,与详查成果基本一致;(4)矿体产状较稳定,局部地段呈波状褶皱产出,岩浆岩切割(断)穿插矿体,对矿体的稳定程度有较大影响,部分地段矿体遭受到严重破坏,故矿体构造复杂程度宜定义为复杂,与详查所得"构造复杂程度简单"的结论相矛盾;(5)矿化连续,品位分布均匀(品位变化系数达19.6%),有用组分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合理性,通过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所获矿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双王金矿床KT8矿体20~50勘探线地表至1 200 m水平地段范围的地质特征、资源储量及其分布特征,采用稀空法分析了资源储量误差精度,验证了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合理性。探采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地质勘探阶段采用坑探(40~50)m(段高)×100 m(穿脉)的基本勘查工程间距是合理的。矿床确定为第Ⅰ-Ⅱ勘查类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紫金山铜矿为特大型高硫浅成中—低温热液斑岩型铜矿床,铜矿体主要分布标高700~-20 m,矿体走向长约1 400 m,多条矿体总宽约1 600 m,总体走向320°,倾向NE,倾角0°~40°。矿床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方式,首采中段为520 m中段,中段高60 m,矿床勘探类型为偏简单Ⅲ类。针对利用铜矿刻槽样品化验结果圈定矿体时存在的问题,在首采区段采用坑内钻探并辅以坑探的生产探矿工艺,矿体经加密勘探后,形态局部变化较大,平均品位变化不大且略有上升,而金属储量略有减少。研究认为首采地段外围矿体采用探采结合的方法进行生产探矿,既可降低探矿成本,又有利于生产地质管理。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信宜市银岩锡矿属斑岩型锡矿床,矿床勘探采用(50~100)m×(50~100)m网度对矿体进行了控制,求得了一定的控制和推断的资源量。矿山建设在首期开采地段,需采用坑探和钻探结合(25~30)m×(25~30)m网度在采准地段探求探明储量,在开拓地段以(50~60)m×(50~60)m的网度探求控制储量。基建探矿方案二个:一为坑探为主、钻探为辅;另一为钻探为主、坑探为辅。通过比选采用了钻探为主、坑探为辅的探矿方案,该方案节省了探矿费用,缩短了探矿时间,值得类似矿床基建探矿及生产探矿推广。  相似文献   

6.
徐士申 《采矿技术》2016,16(4):84-86
在基建探矿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勘探工程,对西上采区矿体进行生产加密探矿,进一步查明了矿体空间位置,形态产状、地层岩性、构造控矿因素等特征,为采矿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据,减少矿体开拓采准工程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选取凹山铁矿具有代表性的矿段,将地质勘探资料与生产勘探及回采后地质资料所确定的1#矿体的形态、厚度、矿石质量与资源储量、勘查方法手段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了矿体勘、采资料误差的原因,探讨了合理的生产勘探方法及勘探网度,分析并划分了合理的勘探类型,为类似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石门铁矿Fe1~#矿体勘探阶段和开采阶段钻探工程品位、厚度及矿体资源储量资料,分别从矿体变化系数、二级差变化指标、含矿率、矿化强度指数、矿体边界模数等描述矿体变化程度的数学表征数据,品位、厚度、面积、资源储量等矿体地质特征参数,以及勘查类型、勘探方法及工程间距等方面,对该矿体进行了探采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西石门铁矿勘探阶段确定的勘查类型、选用的勘探手段、布置的工程间距基本正确,可供类似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9.
缓倾斜薄矿体探矿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庆浩  周俊 《现代矿业》2010,26(5):87-88
根据老鸦岭缓倾斜薄矿体的地质特征、采矿方式,采用钻探先行、探采结合的勘探手段来控制矿体的赋存形态,并阐述了对辅助中段实行探采结合的工作方法的实质;边探边采所取得的地质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山东黄金集团新城金矿在该矿Ⅰ号矿体南翼喜获勘探成果,新增金矿石44.5万t,品位为2.5g/t,金金属量1.11t。该成果在新城金矿-145m至-280m中段地质勘探项目的上部区段,赋存于I号矿体南部边缘地段。勘探工程自2007年6月开始施工,该区段共投入勘探费用63.8万元。目前,新城金矿已加大了对该区段的勘查工作,待-205m中段勘查结束后,将继续开展下中段的地质勘查工作。据技术人员预测.  相似文献   

11.
南京九华山铜矿区仙人桥矿段经部分开采后发现,矿体形态、矿床储量等方面与矿区原详查报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矿区开采及勘探资料,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特征,并进行了探采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控制着仙人桥矿段的矿体形态;(2)矿区围岩类型与岩浆岩的接触带影响着矿体的规模;(3)仙人桥矿段2#矿体成因主要受矿区F2压扭性断层控制,在与F2断层交叉的张性断裂部位往往富集规模较大的囊状矿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矿区除沿F2断层带进行找矿外,与F2断层相交的张性断裂也为较有利的找矿区段。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铜矿床找矿勘探及开采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案庄地下矿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启富  王海军 《金属矿山》2005,(10):54-55,64
通过对赵案庄铁矿-200 m水平以上生产勘探揭露矿体与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及综合物探对-320m水平以上勘探揭露矿体赋存规律的研究,发现矿体赋存形态变化大,用单一勘探方法难以满足采矿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矿冶》2015,(Z1)
通过接替资源勘查与生产勘探系统结合研究,利用层位对比分析理论对C18线南北两侧矿体进行研究,以确定某小矿体形态为突破口,打破原有"向斜二分"认识惯性,提出了新的"单斜三分"控矿构造模式,查明了矿体层数、矿体整体形态、矿体分布地质特征,增加矿山保有储量,为提高矿山资源保障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黑山矿于1970年开始勘探,共探明三条主矿化带。高品位的BrokenHill矿体显然是首采目标。该矿体1976年开始开拓工程,1979年10月投产。现年矿石产量1.5Mt,选厂生产三类精矿产品:银铜精矿、银铅精矿和锌精矿。该矿主要开拓工程为一条提升竖井、一条主斜坡道。在竖井井底水平以下还有一条副斜坡道,主要用于倾角变缓矿段的开采。BrokenHill矿体地质概况BrokenHill矿体由两个整合矿体组成,走向东西。东部矿体被一条5~30m厚的片岩层切断,西部产于一强烈授皱带中,矿体倾向北东东,倾角约25“,矿体沿倾斜延伸到现有勘探深度800m处。上…  相似文献   

15.
将刘楼铜铁(金)矿-250 m水平以上生产勘探资料与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发现矿体赋存状态复杂、连续性差。通过分析,认为只有选用正确的勘探方法、采取边探边采、探采结合、超前探矿、探水治水的模式才能保持矿山的三级矿量平衡和工程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16.
柴胡栏子金矿位于内蒙古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西段,是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为辅的金矿床。结合该地区地质工作成果,讨论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历年勘查资料的综合整理并依据近2 a的勘查成果,归纳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地表及坑内钻探工程验证成果进一步探讨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1)矿区导矿、运矿和容矿构造具有多级性、优选性、等间距性、一致性和继承性、明显的尖灭再现和膨大狭缩特征,以及向SW向倾斜、SE向侧伏等特征,直接影响和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2)Ⅰ-5#矿体与Ⅰ-4#矿体相交后延NW向和深部延伸的部分仍属于Ⅰ-5#矿体,在该矿体深部(标高522 m以下)和北西段仍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干县新衡萤石矿位于钦杭成矿南带的武功山—铅山亚带萤石矿集中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浅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大透镜状产于F1断裂硅化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富集规律受断裂带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福泉牛场向斜勘查区二叠系吴家坪组底部凝灰岩层段,运用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及元素分析等工作方法,对勘查区地质背景、铌钽矿床的含矿层位、矿体特征、矿体成因及勘探前景等开展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可知:(1)勘查区内含矿层系位于海相沉积的吴家坪组底部凝灰岩层段,为风化壳型沉积铌钽矿床,通过与上覆地层及下伏地层对比,勘查区内铌钽矿含矿层系测井曲线表现为放射性异常,幅值显著高于邻近岩石,赋存稳定,厚度变化为0.60~8.51 m,平均为2.80 m,实验初步显示区内铌钽矿主要以(Ta, Nb)2O5形式存在,12个钻孔样品的测试(Ta, Nb)2O5平均含量为0.024 0%,高于最低工业品位的0.016%;(2)勘查区内铌钽矿赋存层位潜力较大,开展进一步勘探工作十分必要。同时,勘查区内铌钽矿体的发现也表明区域上海相沉积区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中可能同样富集该矿床,因此在贵州东部海相含煤沉积区可以扩大勘查范围,以期发现更大规模的铌钽矿体。  相似文献   

19.
张文娟 《现代矿业》2020,36(11):17-21
龙塘沿铁矿详查采用100 m×100 m的网度探求控制的资源储量,通过近2 a的生产勘探及开拓、采切、回采工程,发现原有勘查工程间距已不能满足矿山开拓和采准工程的布设要求,导致工程及矿量的浪费。为此,通过与详查阶段的对比验证,采用加密法对龙塘沿Fe25矿体的勘探工程间距进行对比,结合规范确定合理的工程勘查间距,采用50 m×50 m的网度探求控制的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四川雷波黑波罗矿区玄武岩矿床详查地质勘查工作,查明了该矿床类型为陆相火山喷发型玄武岩矿床,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3em)下旋回第一次级旋回(P3em2-1)。控制矿体长度597m,最大延伸808m,埋深0~170.20m;控制矿体厚度70.25~167.33m,平均厚度111.46m。矿石自然类型为灰绿色少斑状辉石玄武岩,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平均含量为:SiO_2 50.67%、Al2O3 13.45%、CaO 8.26%、MgO 4.00%、Fe2O3 13.93%、K_2O 1.92%、Na2O 2.16%,饱和抗压强度81.8~99.2MPa,压碎值11.4%~12.7%,吸水率0.3%,坚固性1.1%~1.3%,磨光值(PSV)45~46。估算开拓境界内矿产资源量(332)+(333)1 510.2万m3,剥采比为0.01∶1m~3/m~3,达中型矿山规模,开采技术条件良好。通过与玄武岩工业指标要求对比发现,黑波罗矿区玄武岩满足国内建筑用玄武岩、玻璃纤维用玄武岩的要求指标,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