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6,(11):125-126
结合采场顶板老顶断裂特点及数值模拟,运用弹性薄板理论构造采场老顶在周期断裂时的变形挠度方程,推导出采场顶板周期来压步距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煤矿采场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作面回采初期固支梁结构理论,计算老顶断裂时的极限跨距,确定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根据理论比例,计算周期来压步距范围;然后利用工作面安装的微震系统,分析工作面微震事件频次、能量的变化,反推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间,根据推进度,确定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后将通过计算及分析微震监测数据得出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进行对比,二者基本吻合,得出可以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确定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震监测系统、MapRAS3.0及surfer软件,根据华亭煤矿250104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实际监测数据,通过能量释放、频度、震动定位等监测指标,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该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的规律性与周期性,并提出了适当的防范措施,对综放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的预测预防、避免灾害发生、保证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周期来压步距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通 《煤矿开采》1999,(1):33-35
文章通过1212E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分析,提出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周期来压步距的关系,给出了相关公式。同时,指出了工作面支架存在的6种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吴松  朱守颂 《中州煤炭》2019,(4):155-158
顺和煤矿2102工作面为永夏矿区首个深井开采工作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首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并对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来压征兆并结合数据理论分析,确定了首采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摸清了顶板运动规律。研究为同类井田围岩条件下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及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震系统的基本顶周期来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可有效监测到工作面基本顶的活动情况,降低煤矿冲击地压造成的灾害损失.对义煤集团公司跃进煤矿25采区25110工作面微震监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冲击地压矿井利用徽震监测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矿井安全、冲击地压治理、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工作面周期来压的预测是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基础。为了分析矿压监测系统对周期来压预测的可行性,结合矿压监测系统(KJ-216)在跃进煤矿23130工作面的应用,对煤矿综放工作面支架压力监测及来压过程中支架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比历次周期来压情况,总结了周期来压规律,预测来压步距,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工作面老顶来压步距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老顶来压步距进行预测,以工作面为原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不同推进距离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的影响,得出采动过程中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采动条件下老顶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范围,有利于选择和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减少试验时间,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22116工作面弱冲击倾向性的特点,采用液压支架监测,揭示主关键层破断对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影响,并结合微震与电磁辐射耦合监测,研究回采工作面微震与电磁辐射耦合事件的分布特征和分析主关键层断裂跨距差异性的成因.结果表明:主关键层在破断失稳过程中,弹性能突然释放,形成强烈的震动并释放大量的震动冲击波,震动波传播到采场周围的煤岩体区域引发扰动,从而导致了矿震活动的产生.在结构差异性与载荷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共同作用下,周期来压步距表现出非均值性.当工作面发生来压时,其能量释放急剧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缓,但是能量释放的周期性变化和周期来压又不是完全一致的,存在相对滞后,微震事件数和能量释放量成正比且同样具有滞后现象.主关键层的断裂跨距与上覆岩层性质和厚度有关,软弱层越厚,断裂跨距越小,故在非平原均值的山区,主关键层断裂跨距同样表现出非均值性.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7):4-6
基于老顶-直接顶协调变形机理建立力学分析模型,求解得出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关于围岩赋存条件、直接顶参数、老顶参数、工程相关参数等4类12种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对上述函数关系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周期来压随着直接顶重度的增大而减小,而随其他直接顶参数增大而增大,并且分析得出周期来压步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直接顶弹性模量、直接顶厚度,在进行矿压控制时应对上述主要因素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3,(5):206-209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采煤工作面基本顶在回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得出了基本顶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的力学公式,结合岩石失稳破坏的边界条件,可以计算出直接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根据此计算方法对张集煤矿1215(3)工作面的来压步距进行了验证,并同时分析了基本顶的来压步距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蒙昱璋 《陕西煤炭》2020,39(1):70-73
加强矿压监测及预警,丰富防治顶板灾害的有效手段,需进行综采工作面来压步距自动计算与预测。在矿压分析时,利用分区间法建立矿压与割煤过程的联系,采用累计进尺算法计算出工作面时间与进尺的对应关系;并计算了液压支架最大循环末阻力和来压步距。基于统计学中数量关系分析方法,计算出工作面历史来压步距并预测了下次来压位置;并将分析结果以直方图、曲面图、表格等形式通过企业微信实时推送。实践表明,该方法初步解决了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的矿压规律分析与预测的问题,为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视周期来压为灾变事件,采用灾变预测转化为数列预测的方法,并将循环次数代替周期来压步距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同时结合指数回归和对数回归拟合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适用于对周期来压步距进行短期预测,而Verhulst模型适用于进行长期预测,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一高瓦斯煤矿的首采工作面进行煤层老顶力学分析,建立老顶的板结构力学模型.基于板结构计算的Marcus简算式修正结果得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结合现场实际,对老顶板结构初次来压步距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潞安集团潞宁煤业2211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工作面来压步距规律进行研究.现场实测数据显示,周期来压步距范围为18~24 m;数值计算显示,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范围为40~50 m,周期来压步距范围为20~30 m;理论计算显示,初次破断距为47 m,周期破断距为23 m.实测数据及模拟研究与理论计算结果较吻合,可以为工作面来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17,(5):49-52
在分析采场基本顶上覆岩层破断运移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弹性基础梁的顶板受力模型,得到了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基本顶以上岩层的极限跨距小于基本顶的极限跨距时,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等于顶板初次跨落步距,周期来压步距与上位岩层密度、厚度和抗拉强度等参数有关;当基本顶上一层顶板的极限跨距大于基本顶的极限跨距时,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将是基本顶前2次垮落步距之和,周期来压步距的确定还与支架工作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4):24-26
以察哈素煤矿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监测以及推进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大采高综采超长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周期来压步距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到了周期来压步距与推进速度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石飞 《陕西煤炭》2005,(2):44-45
通过对神东公司活鸡兔井顶板岩石力学性质进行科学分析,为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论微震系统在预报顶板周期来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准确预报是工作面安全生产,停采线确定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工作面周期采压的预报主要依靠人的观测,不确定性较大.现阶段已有不少矿井建设了微震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为科学、准确预报工作面周期来压提供了手段和可能,对微震系统预测预报顶板周期来压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