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7年10月28日上午10时28分,这个时刻将永远载入祖国水利建设的史册: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合龙成功!工地上红旗招展,万头攒动,无数个彩色气球飞上蓝天,几百台施工车辆汽笛齐鸣,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龙口北岸高高升起。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吸引了亿万双眼睛,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小浪底枢纽工程胜利进入第二阶段。治理黄河的巨大成绩与存在问巴人们把黄河称为母亲河,把黄河流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这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造就了灿烂夺目的华夏文化。但是,也正是这条河,由于具有世…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论述了黄河大柳树枢纽工程在西北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和综合效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西北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从黄河流域治理和西北水资源开发全局出发,大柳树应尽早立项建设,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坝址两岸山体基岩产生渗漏的原因,介绍了工程采取的渗控措施、调水调沙及利用异重流加速坝前淤积等治理措施,防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浪底、花园口等水文站的水沙资料,计算黄河下游河道各水文站不同运用时期的输沙水量及其占对应时期径流量的比例,探究河道的输沙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黄河下游河道汛期冲淤平衡时,各水文站输沙水量与小浪底水文站的水沙指标具有较好相关性,总体上随径流量、流量和来沙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沙量和来沙系数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输沙水量占径流量的比重随含沙量和来沙系数增加而增加并趋于稳定。这表明,黄河下游在汛期输沙水量较为稳定,且输沙水量较小,输沙效率高。通过小浪底水沙过程调配,达到了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境内,为一河床式电站枢纽,根据工程坝址区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主体工程布置特点,结合施工强度,进度安排,对施工导流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了最佳导流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河滩地饱和砂土和砂性地基的震动液化问题是影响小浪底向北京应急供水工程的主要地质问题,结合工程特性及本地区地层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对黄河滩地基土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结果在地震烈度Ⅶ度、黄河滩地自然水位条件下,基本不发生地震液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经把水利列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和设施的首位,使水利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地方农田水利工程和小流域治理主要由地方负责,中央提供行业指导和支持;大江大河的治理、全国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度由中央具体负责实施。治理大江大河和跨流域调水需要修建和管理一批大型、特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大型或特大型工程有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万家寨等近十处,将在2010年前兴建的工程还有南水北调,黄河、长江水能水资源梯级开发工…  相似文献   

8.
4月28日—29日 4月28日抵小浪底工地,29日,小浪底建设管理局负责同志介绍前期工程施工情况和各项水利资源指标,如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80万瓩,下游防洪将达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等等。在施工现场参观了水库坝址、施工隧洞、坝基场地、电站基础,围堰基础和  相似文献   

9.
东升水电站枢纽结合选定坝址处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河道水文特性、工程总体布置、施工条件及天然建材分布情况,设计优选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作为推荐坝型,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河同志都很关心黄河冶理的情况和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现特向同志们做个专题汇报,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教。 众所周知,去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当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列入“八五”国家重点建设计划之中。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大江大河加强治理的重大决策,也是对黄河综合治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关键工程。在黄河上同时兴建的还有甘肃李家峡、大峡水电站,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西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和下游堤防、坝堤加固、河口治理等,也正在认真进行。总之,向黄河第二次大进军的形势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11.
在安阳河殷墟博物苑至京广铁路桥段的整治开发中,兴建了殷都橡胶坝船闸枢纽工程,选择橡胶坝、船闸枢纽联合运用的方案。橡胶坝船闸枢纽工程全长96m,分3段布置,枢纽的控制系统布置在左岸的控制室内,橡胶坝工程设计包括坝袋设计、坝袋锚固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船闸液压启闭系统采用箱体集成装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进口加沙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黄河“小浪底至苏泗庄动床河道模型”进口加沙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误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加沙虽然存在一定的控制误差,但进口加沙控制系统基本稳定,满足动床模型试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清口枢纽是明、清两代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以实现"治河保运"目的而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中国大运河为线型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是其沿线重要遗产区,其核心区域码头镇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里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引淮和御黄文化遗产是其若干子项。明中晚期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枢纽格局初步形成,明末清初U型总体结构建成,发挥了刷黄济运功能。黄河北徙,漕改海后,运行400多年的清口枢纽功能逐渐丧失。新中国建立后,清口枢纽调整淮河、运河关系的功能被异址新建的淮阴枢纽替代,原枢纽工程大部分有遗迹可寻。  相似文献   

14.
通过黄河小浪底滑坡体GPS监测试验,阐述了GPS在滑坡体监测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GPS用于滑坡体监测工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老虎潭水库工程施工导流设计,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枢纽布置等因素,针对平原地区修建混合坝和施工总进度安排等特点,进行了导流方式比较,最终选定了比较合适的施工导流方案.  相似文献   

16.
1.流域概况龙口水利枢纽属于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配套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托克托至龙口段(以下简称托龙段)的尾部,左岸为山西省河曲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龙口坝址上游25.6km处为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下游75.5km处为已建的天桥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97406km2,占黄河全流域面积752443km2的52.8%。坝址距河源3599.2km,距黄河入海口1864.4km。  相似文献   

17.
黄河从上世纪70年代,特别80年代中期以来,河槽萎缩严重,平滩河宽和宽深比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下游河槽的变化主要受来水来沙和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的影响较大,用河型判别指标。预估了小浪底运用后黄河下河槽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浪底水库出水现状及水体pH值稳定性对枢纽安全运行影响的分析,论证了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区域布设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主张在小浪底坝前后、西霞院坝后布设水质在线监测站,并对监测参数和监测设备的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兰江枢纽工程是《钱塘江流域综合规划》中推荐的钱塘江中上游干流开发的主要梯极,立项10余年至今尚未动工。随着浙江省中西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兰江枢纽周围的开发形势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发任务也顺应形势从“以发电为主”调整为“以航运为主”。根据已有规划及前期工作情况,从政策、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兰江枢纽对钱塘江流域梯级开发具有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认,为宜尽早论证兰江枢纽建设方案并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20.
小浪底工程Ⅲ标引水发电系统由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主的小浪底联营体承担施工,实施竣工日期提前合同工期近一年,本文主要从合同管理方面介绍了进度控制的条款,软件以及施工中目标计划和修正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了进度计划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变重处理,浮动时间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