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硬脂酸和过量的二乙烯三胺(物质的量比为1:0.53)为原料合成了酰胺基烷基咪唑啉,重结晶后得纯品的产率为92.1%,并通过硼氢化钠对所得到的咪唑啉进行定向还原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体胺化合物,产率为86.9%,开环产物继续与D-(+)葡萄糖酸-δ-内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包含糖基部分和双疏水长链的糖基多酰胺表面活性剂,产率为80.2%。利用红外光谱(IR)及电喷雾质谱(ESI-MS)等物理方法对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经该表面活性剂整理后的纯棉织物的悬垂系数为54.25%,而未整理织物的悬垂系数为62.25%。  相似文献   

2.
N-烷基-β-氨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烷基-β-氨基丙酸是一种重要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它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可以用多种合成方法制得,本文在重点介绍丙烯酸甲酯法、丙烯腈法的同时,也概括叙述了其它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N-烷基-β-氨基丙酸是一种重要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它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可以用多种合成方法制得,本文在重点介绍丙烯酸甲酯法、丙烯腈法的同时,也概括叙述了其它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规格的氯代烷基磺酰氯为原料,采用胺化反应,开发出性能优良的氯代烷基磺酰胺以及N-羟乙基氯代烷基磺酰胺,优选出CASA—A1,CASA—HEl两种材料;再与磷脂等其他加脂材料复配,开发出PNO型磷脂加脂剂;从应用效果来看,加脂后对革的增厚效果明显,加脂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规格的氯代烷基磺酰氯为原料,采用胺化反应,开发出性能优良的氯代烷基磺酰胺以及N-羟乙基氯代烷基磺酰胺,优选出CASA-A1,CASA-HE1两种材料;再与磷脂等其他加脂材料复配,开发出PNO型磷脂加脂剂;从应用效果来看,加脂后对革的增厚效果明显,加脂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钒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烷基酰胺磷酸酯中的总磷,考查了测定波长、氧化剂的配比和用量、浓硫酸加入量、显色时间、试样称取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 测定波长460 nm,V(HNO3):V(HClO4)=1:1~3:1,氧化剂的加入量4 mL,混合试剂加入量5 mL,浓硫酸加入量6 mL,显色时间15 min~20 min,试样称取量0.1 g~0.2 g.在此条件下,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476%.该法可用于烷基酰胺磷酸酯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混合油制取烷基醇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初洪 《中国油脂》2002,27(3):70-71
对利用混合油制取烷基醇酰胺的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以棕榈油、椰子油、菜籽油为原料 ,三者比例为 3∶5∶2 ,反应温度为 15 0℃— 15 5℃ ,反应时间为 5h时所得产品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大豆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以大豆油和单乙醇胺为原料合成大豆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到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甲醇钠用量0.2%(基于总反应物的质量).当大豆油与单乙醇胺的质量比分别为100:10、100:15、100:20,在优化条件下反应时,单乙醇胺转化率分别为96.56%、94.88%和91.51%.  相似文献   

9.
赵颖 《皮革化工》1996,(1):16-17
烷基磺酰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它与氯乙酰、烧碱缩合得到的烷基磺酰胺 内是乳化性能很强的阴离子型加脂剂。本文重点介绍烷基磺酰胺同氯乙酸、烧碱一步缩合反应及综合合物烷基磺酰胺乙酸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脂肪酸为原料采用适当的路线合成了23种文题化合物,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的正确性。本文测定了文题化合物的克拉夫特点、钙皂分散力、发泡力以及去污力等表面活性,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表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脂肪酸烷基醇酰胺硫酸酯盐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性能和泡沫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钙皂分散剂和发泡剂。  相似文献   

11.
杨阳  蒋和体 《食品科技》2006,(10):290-292
以染料木黄酮为对照物,通过对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比较,确定了从脱脂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工业提取大豆异黄酮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5%、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85℃、物料比1∶18。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与油脂》2016,(12):7-10
对椰子味裹衣花生加工过程中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影响椰子味裹衣花生的因素包括原材料、糖浓度、裹衣层数、焙烤温度和焙烤时间。结果表明:椰子味裹衣花生的裹衣粉原料为面粉∶米粉∶淀粉质量比1∶1∶2、糖浓度40%、烘烤时间25 min。正交试验确定裹衣层数为3层、椰子粉比例为15%,烘烤温度为160℃。此工艺条件获得的裹衣花生符合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FM-4000的红色素色价,采用优化种龄和接种量的方法,探索了分批补料发酵基质对红色素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龄为6 h二级种子液,接种量10%(V/V),在发酵48 h时补加20 g/L黄豆粉,在发酵84 h时补加0.5 mol/L氨水,在发酵96 h时补加60 g/L米粉。在此工艺条件下,摇瓶发酵红曲菌FM-4000的红色素色价达到135.61 U/mL,相对初始摇瓶红曲菌FM-4000的红色素色价提高了37.25%;在5 L发酵罐中对红曲菌FM-4000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培养,红色素色价可达145 U/mL。  相似文献   

14.
酰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酰胺型阳离子、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和产品性能.其中,酰胺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好,毒性小,性能卓越,但合成条件较苛刻,原料价格较高;酰胺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种类较多,但合成步骤长,副反应多.指出,应用廉价原料,采用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将是酰胺型Gemini表面性活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红曲米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提取次数等工艺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次数两次.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红曲色素三级逆流提取工艺路线,得到稳定性较好的红曲色素粉末.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乌鸡血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乌鸡血的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乌鸡血进行间歇式超声破碎处理,其效果比机械破碎效果更好;通过比较AS1.398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乌鸡血酶解作用能力大小,选取AS1.398中性蛋白酶作为酶解用酶;同时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基础上,确定了AS1.398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7.5,酶加量为8000U/g,酶解温度为45℃,底物浓度为8%,酶解时间6h.此条件下的水解度达到22.22%,血红素含量为0.62mg/mL.  相似文献   

17.
发酵法生产衣康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土曲霉TN-474为出发菌株,研究探讨了衣康酸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酸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工业葡糖140g/L,NH4NO33.0g/L,玉米浆干粉0.2g/L,KH2PO40.05g/L,MgSO4.7H2O 0.5g/L,CuSO4.5H2O 65mg/L,初始pH2.0,接种量为10%~12%,装液量为60mL~80mL;在37℃、220r/m in的条件摇瓶发酵144h,土曲霉TN-474发酵衣康酸的产率达到71.83g/L,转化率为56.7%。  相似文献   

18.
对低糖裹衣花生加工过程中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影响低糖裹衣花生的因素包括原材料、裹衣糖浓度、裹衣层数、裹衣间隔时间、焙烤温度和焙烤时间。结果表明:低糖裹衣花生的裹衣原料(面粉∶米粉∶淀粉)为1∶1∶2,糖浓度为45%,烘烤时间为40 min。正交试验确定裹衣层数为7层、裹衣间隔时间为3~5 min、木糖醇和绵白糖比例为1∶2,烘烤温度为175℃。此工艺条件获得的裹衣花生符合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酶解法制备香菇酱的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纤维素酶酶解条件和蛋白酶酶解条件进行了选择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值6.5、酶用量0.3%、酶解时间60 min;蛋白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值4.5、酶用量1%、酶解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香菇酱的氨基酸含量为0.92%。  相似文献   

20.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197-200
以新鲜乌鸡血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乌鸡血的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乌鸡血进行间歇式超声破碎处理,其效果比机械破碎效果更好;通过比较AS1.398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乌鸡血酶解作用能力大小,选取AS1.398中性蛋白酶作为酶解用酶;同时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基础上,确定了AS1.398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7.5,酶加量为8000U/g,酶解温度为45℃,底物浓度为8%,酶解时间6h。此条件下的水解度达到22.22%,血红素含量为0.62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