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概述 黄河下游1:10000河道地形图是黄河下游河道总体规划、河道治理、堤防工程建设所必须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形图的成图精度直接关系着各项规划和建设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黄河的治理开发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6,(12):11-14
黄河下游河道在历史上决口频繁。自1946年人民治理黄河以来,黄河下游的防洪措施确保了两岸保护区的安全,共取得防洪效益44 062亿元。采用"实际发生年法"对1996—2015年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减免大堤决口9次,防洪效益38 515亿元。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建设中常用到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规划、设计、施工、防洪等工作的基础性资料.随着测量手段和成图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地形图已成为其主要产品形式,其成果的精度成为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根据1∶500~1∶20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通过对2011年三峡库区支流水道地形1∶2 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检查工作,应用最新检查验收规范,即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对大比例尺数字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行滞洪沉沙区域,也是滩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现状滩区仍有91.58万居民防洪安全缺乏保障,人民生活贫困,黄河下游不利河道形态使得黄河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在充分考虑新时期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及沿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的5种具体模式及详细实施途径,并从防洪保安、滩区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经济等多个方面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经济、社会、生态效果显著,可实现治河与惠民的双赢。建议国家加快推进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测绘技术贯穿于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规划设计各阶段需要测绘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不同间距的断面图,施工阶段需要现场测量放样,测绘是中小河道治理的基础.GNSS技术用于测量控制网的布设;通过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使RTK实现了实时定位;全站仪主要用于碎部测量;测深仪和GNSS配合用于水下地形测绘;管线探测仪、探地雷达用于地下管线探测.以上这些测绘技术在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的防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根据当前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治理对策。作者认为,泥沙对下游防洪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彻底解决泥沙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长期治理。继续兴建干流水库控制洪水泥沙,可以迅速改善下游宽河道冲淤变化剧烈的不利局面,延缓河道继续淤积抬高,显著削减下游洪水。配合其他措施,保持下游河道百年内外稳定和安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论黄河防洪长治久安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隆  蔡琳 《人民黄河》1997,19(8):47-52
黄河下游防洪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心腹之患。根据黄河洪水泥沙的随机性和下游河道的自然特点,本文在分析历代治黄策略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和今后应采取的治理方针。认为近期采取“拦、调、排、放”的综合治理措施,保持稳定下游现行河道、争取较长期的防洪安澜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东平湖滞洪区是保障下游山东境内河道防洪安全的重要防洪工程。本文针对黄河防洪决策的实际过程,运用影响图决策理论,以东平湖分洪决策为研究对象,对求解黄河下游防洪决策不确定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在汶河来水不定条件下东平湖分洪决策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受系统外社会、环境和上下游边界条件的约束,还受系统内滩与槽关系的强力制约。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理论与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协同治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在未来河道边界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维持的现实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条件下,探求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的策略与方法,可有效解决滩区发展和治河矛盾日益突出的难题,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大局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对于受交通条件限制、地势险要、人员无法到达的测绘区域,采用传统的电子平板测图方式无法完成测量工作。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像全站仪一样直接采集精确的坐标信息,具有测量精度高、全数字化、测量方式灵活的特点,可较好满足复杂地形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外业数据采集及内业成图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并归纳总结了目前该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应用中的优势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期黄河治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仁 《人民黄河》1999,21(7):5-10
就近期黄河治理工作中以下几个谈了这些个人意义:(1)近年来黄河下游来水量减少的原因及其与河道萎缩的关系;(2)影响黄河下洪水的各种因素和今后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的讨论;(3)黄河下游持续积抬高和河口不断延伸的关系以及黄河下游防洪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平湖滞洪区是保障下游山东境内河道防洪安全的重要防洪工程。本文钟对黄河防洪决策的实际过程,运用影响图决策理论,以东平湖分洪决策为研究对象,对求解黄河下游防洪决策不确定型同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在汶河来水不不定条件下东平湖分洪决策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13.
郭庆超  曹文洪 《人民黄河》2005,27(11):71-72
黄河水少沙多,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形成地上悬河,防洪任务日趋严重。如何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是黄河治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就目前而言,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会明显地改变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特别是在枢纽运用初期,下泄水流含沙量显著降低,对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遏制河床抬高具有明显作用。利用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就小浪底水库和古贤水库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近几年来在审查水利水电专业地形图中所发现的问题,针对大比例尺平板仪测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诸如地性线、地物测绘、地貌测绘、野外测图及地形图的野外检查等。  相似文献   

15.
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黄河下游河道的断面面积、平滩流量、3 000 m~3/s流量时对应的水位、最大流量及堤防高程等要素变化的综述表明,目前下游河道排洪能力已经迅速增大。在目前来水来沙条件及现有水利工程调蓄下,当黄河下游发生历史洪水过程,花园口断面不会出现超过10 000 m~3/s的洪峰流量。在未来黄河流域洪水水量及沙量减少条件下,通过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的调节,预测今后黄河下游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减少。大水带大沙的输沙特性已不存在,黄河下游河道依靠洪水排沙的几率明显降低。从长远看,黄河下游的泥沙问题依然存在。在未来洪水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小浪底水库塑造"人工"洪水实现水库排沙,并使下游河道产生冲刷仍是下游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由于黄河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应转变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如何对下游滩区进行有效治理,发挥广大滩区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77年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的输移与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7、8月黄河下游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两场高含沙量洪水,在花园口以上河段发生了一些新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各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正确地认识它的特性,对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与治理都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和高含沙水流特性,综合分析了下游河道洪水位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并讨论了高含沙洪水在黄河下游的输移特性。  相似文献   

17.
黄河从河南郑州的桃花峪至山东利津段称之为黄河下游河段,河长786 km。此间,除了南岸东平湖至济南区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均为平原,历史上一直利用堤防挡水,防洪压力严峻。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改道频繁,灾害严重,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此主要分析黄河下游河道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1城市测图方法概述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不断更新城市现状的地形图。随着城市细部规划建设的展开,更需要精度良好的近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有常规的大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航空摄影测图法等多种测图方法。笔者认为大平板仪在...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制订事关国家大局,各时期的方略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现行的宽河道治理原则与制订时黄河大水大沙的特征是符合的,发挥了防洪的重大作用。近期黄河流域水沙和河道等基本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泥沙大量减少、防洪形势有所缓解,同时下游滩区社会经济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需求。以现阶段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改造下游宽河道的设想,建议建设高村以上主槽宽度不小于1 000 m、河槽宽度在4~5 km的防护堤以排泄8 000~10 000 m3/s以下的洪水,保障中常洪水不漫滩,同时保留现大堤以抵御更大洪水。初步分析表明,宽河道改造后对艾山以下窄河道以及河口延伸的影响都不大,但是过渡段高村、孙口的水位上升较大。成果仅为宏观的分析,建议进一步开展系统的研究,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郝金之 《中国水利》2006,(17):49-51
黄河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5年进行了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道得到明显冲刷,河道行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东平湖也加大了治理力度,大大改善了防洪工程的薄弱环节,排蓄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山东省黄河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山东黄河、东平湖排洪能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山东黄河、东平湖滞洪区的防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