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随着中庭空间在公共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在增强视觉美观、改善室内光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夏季室内温度过热的问题,笔者以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在其天窗有无遮阳的情况下进行了中庭空间温度、照度数据对比测试实验,分析了夏季天窗外遮阳对中庭空间光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室内的降温效果,并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对其效果的显著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热工学层面以天井热压通风原理为影响因子,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测.由于传统评价标准所涵盖的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有限,测试结果与人体实际热舒适感存在偏差.选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07730为测试标准,首先结合徽州传统民居中天井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基本构成,对天井的通风降温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INNOVA 1221仪器对当地典型的"一屋一井"式传统民居内不同位置房间的预计平均投票数值进行实测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室外环境条件下靠近天井侧房间的热舒适度显著高于远离天井侧的房间.天井对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皖南三合院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方法针对影响皖南传统民居自然通风的主要建筑要素——天井的尺寸、形状作变参数模拟分析,利用Ecotect软件对方案的室内采光进行分析,得到皖南三合院式传统民居天井的最佳尺寸。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合院式传统民居最佳天井尺寸:长度为卧室两窗中线间的距离,宽度为院落宽度;采用该方案可使民居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效果。  相似文献   

4.
合院式民居是晋陕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建筑绿色营建经验,其中与人们健康舒适密切关联的室内光环境经验也同样富足.以陕西韩城相里堡村柳氏院和山西襄汾丁村12号院为例,基于调研访谈与测绘数据整合,通过借助计算机ECOTECT软件分别对其中院落尺度、房屋朝向和单体构造层面进行采光系数仿真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宽院面南、檐下光廊与八字抹边营建经验对增强室内采光系数,优化室内光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且存在相应定量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晋陕合院民居室内光环境营造机理与建构逻辑,并归纳了地域性传统合院民居在诸多客观因素限制下所具有的光环境营造经验与智慧,为基于传统风貌保护同时满足居住标准需求的当代乡村民居低技高效建设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皖南传统民居天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遮阳、通风和采光三方面分析了皖南民居天井在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方面的固有特点,并着重于提出通过天井改造以提升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措施.并且在一系列的手段中,综合选择运用可以适用于各个季节的天井改造措施,为皖南民居天井改造的进一步研究与具体实施提供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峡地区的传统聚居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长江三峡地区传统聚居建筑的特点、类型,以及形成、演变的影响因素,以期能为三峡库区的移民建设提供参考,实现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指出在聚落形态上,三峡地区主要以古场镇为特征,布局上与背山临江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在建筑类型上,主要分为山地穿斗式民居、南方天井式民居、平坝夯土墙民居以及中西合璧式民居四种类型,表明该地区建筑形态受到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和外来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材料、结构、装饰方面,三峡地区的建筑也具有十分突出的地方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湘南地区传统民居为例,基于湘南地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从土地资源约束的视角结合传统民居尺度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湘南传统民居的形制与空间的特征及其响应关系,其目的在于解读传统民居时,不但要看到其物质形态与空间的一面,同时还要对其所依存的土地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依托土地资源的湘南传统民居营造策略进行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8.
对徽州传统民居的天井、围护结构提出了改造方案,并用TRNSYS软件对改造后民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发现仅增加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室内热环境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提高天井的气密性,冬季室内平均气温比原来提高了3.0~4.0℃,且冬季舒适时间占比最高达到了33%,室内热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从民间信仰的角度入手,以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为考察对象,研究关中的民间信仰对传统民居的影响,通过分析陕西关中几种民居的空间特征,探讨了民间信仰与传统民居的整体性和和谐性的关系,目的是我们在理解传统民居时,不但要看到它有物质形态的一面,同时还要理解与其关联的信仰形态,进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一步解读传统民居.  相似文献   

10.
天井是南方湿热地区传统建筑适应气候、构建人居意向和横纵空间组织的重要元素。作为连接室内外的热缓冲空间,在遮阳和通风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其风热环境特性对于传统建筑活化利用、保护修缮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花都区茶塘村一座典型广府式“三间两廊”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布点与局部布点相结合的方法,在夏季典型气象背景下,对天井内部、沿廊、厢房、厅堂区域共32个测点进行风热环境参数(空气温度、黑球温度、风速)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天井空间在11:00和14:00时,热压通风作用最大;天井空间纵向呈从高到低风热参数波动范围逐步减小的趋势,2.5 m及以上高度的风热参数受室外参数影响大;风速在天井纵面分布中有对角两极化的现象;开向巷道的户门启闭对2.5 m内天井空间风场影响大,对温度场影响不明显;除厅堂外,天井空间与连廊、厢房空间的风热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结果为研究、保护广府传统建筑提供一定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追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需要考量其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要重视形成人居空间演变的若干阶段里的遗存,以及史料记载中的地域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与技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论证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客观地认识徽州民居空间形态与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住区环境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一个空间,里分民居更是武汉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通过引用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对武汉里分民居的住区环境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并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认为要实现里分民居住区环境与使用者需求的真正连接,做到里分民居环境的改善,需做到:整改当前混乱境况,保证居民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加强人与环境互动,拓展民居住区的交往与休闲空间;充分利用建筑的独特风格,提升民居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甘南农区藏式传统民居热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哇曲村典型藏式民居冬、夏季室内外温湿度的测量,分析得出了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哇曲村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构成和单体民居建筑构造。藏族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热工性能,建筑热环境的被动式调节使室内热舒适状况需要通过综合的、节能的手段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它型制规整,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建筑要素,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其原始性和风土性的住宅形态和其呈现的文化环境特征进行剖析,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同时皖西大屋民居由多栋房屋、天井及庭院围合而组成的建筑形式及质朴的建筑装饰独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错层式住宅打破了传统普通住宅单调的平面形式 ,将住宅室内休息区与起居区通过地坪的高差相区分 ,把室内居住环境空间化、层次化 ,使功能区更合理 ,公私分明 ,动静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