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格式塔心理学派对视知觉的研究导入到数字电视马赛克界面设计,并对其如何应用作出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力求设计工作具有理论依据,减少仅凭直觉造成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赵志云 《中国包装》2012,32(9):34-36
设计创意体现为设计思维的多变和独特性.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设计创意教学以图形创意为核心,依托格式塔心理学“场”和“异质同构”理论,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法,训练和提高综合图形表现力和创作力.格式塔理论为设计创意教学创设了科学的教育方向、教学方式以及准确有效的教育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3.
董庆波 《包装工程》2011,32(6):25-28
从格式塔理论为切入点展开对视知觉规律的设计性研究,确认了格式塔理论与视觉艺术设计的关系原理,探讨了设计图像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设计美学的相似性关系、图像的闭合与简化原理以及设计图像所引发的视觉好恶问题等,提出了以格式塔理论作为观察艺术设计的新视角,必然会为设计思维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对设计师而言也找到了一把开启设计创造力的新钥匙。  相似文献   

4.
李强  彭婧  尹欢 《包装工程》2018,39(14):197-202
目的论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视知觉组织原则在当代重卡前围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用户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格式塔原理运用于现有重卡产品中,分析其前围的关键造型元素间的组织结构关系,探究用户在对重卡前围造型进行识别时,所具有的视知觉组织原理。结论总结重卡前围造型设计的视知觉规律,使重卡造型更好地符合用户的审美和认知,有利于重卡前围造型信息更完整、准确地向消费者传达,从而强化重卡品牌造型形象的识别性。  相似文献   

5.
格式塔心理学在图形设计中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百秋 《包装世界》2011,(3):122-123,126
图形拥有传递信息、情感等多种功能,而关于图形设计的形式问题更是设计过程中备受人们关注的重心。本文认为,图形设计是供人欣赏的,与人的视知觉活动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图形设计既要重视形式,但也不能忽视人的心理。这也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即:在重视事物形式的基础上,强调人心固有的组织特征。而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视知觉及图形符号与人类心理关系方面的成绩,无疑有助于升华现代图形设计的内涵,使图形设计的视觉样式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6.
薛生辉 《中国包装》2001,23(3):91-93
标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形式语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物的宣传,启发、引导、交流等功能。如何使这一艺术形式的功能与形象化表达得以充分完美的结合,这是设计者竭力所探求的,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图形视知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但为现代标志形式美的表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将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潜能,使这种形式语言表达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汝军  杨凯凌 《包装工程》2011,32(16):151-154
以城市家具设计人本、高技、仿生的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原则、简洁原则、图底关系原理以及"整体论"学说、"力"感因素、异质同构原理,从人与家具、环境的角度,论述了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人的参与体验,使设计作品与使用者在心理空间和生理角度上"完形"共生,创作出现代、时尚的城市家具作品。  相似文献   

8.
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  李航 《包装工程》2019,40(8):72-75
目的扁平化设计是当前移动端与PC端UI的主流视觉风格与设计理念。在保证设计风格的同时,扁平化设计更加强调用户使用产品的交互性与易用性。本文结合用户对图形视知觉的感知规律,探索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人感知心理的分析以及人对物象的视知觉感知规律,指出在视知觉过程中的扁平化设计风格与用户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案例及图表分析,探究扁平化设计风格与用户心理的格式塔对应规律。结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验证扁平化设计风格是符合用户心理的设计风格,得出扁平化设计风格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为产品界面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归纳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特征,结合具体的标志图形案例,论述了基本的视觉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分化原理、相似、接近、连续原理以及完整和闭合倾向原理应用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因此作为设计师就需要掌握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人视觉规律的标志,才能把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大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归纳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特征,结合具体的标志图形案例,论述了基本的视觉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分化原理、相似、接近、连续原理以及完整和闭合倾向原理应用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因此作为设计师就需要掌握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人视觉规律的标志,才能把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大众。  相似文献   

11.
池宁骏  谢佳阳 《包装工程》2022,43(12):257-265
目的 将传统纹样的形式规则与参数化设计方法相结合,探索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衍生设计方法,为纹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提取传统纹样造型中的构图规则,利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函数曲线、曲线的控制点坐标参数,重构参数纹样模型。通过空间点集的形式构建纹样的空间排列结构。制定演变规则,调整可变参数,对目标纹样进行结构衍生设计。结果 以马家窑旋涡纹为例,分析并提取结构规则,在此基础上,利用参数化建模工具Grasshopper完成参数纹样建模和插件制作以及参数化纹样设计和应用。结论 传统纹样结构蕴含着有序的形式规则,具备纹样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条件。构建的参数化纹样结构可更灵活高效地进行纹样衍生和设计,有利于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具有虚幻性和无穷的想象力,其理念一直引领着创新。旨在基于超现实主义雕塑的艺术理念,对家具创新设计进行研究,挖掘超现实主义优质特色,打破家具设计边界,实现艺术与技术统一,达到功能、情感与文化的融合。方法 通过定性研究对超现实主义雕塑内涵与形式进行整理,了解其现状;从外观与内涵层面汲取设计灵感,提炼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元素;运用跨学科研究法重点分析超现实主义雕塑的技术手法;最后从审美功能、实用功能、情感功能三方面出发,结合技术手法,将超现实主义雕塑元素与椅子外观和功能相融合,完成设计实践。结论 基于超现实主义雕塑的椅子设计不仅有利于打破家具设计呆板的局面,为我国家具情感化设计的研究提供新思路,而且也为中国家具设计挖掘传统、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卓元 《包装工程》2024,(6):430-433
目的 以当前的文创产品市场趋势和现实状况为背景,探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多样化表达。方法 以分析阐释和案例分析为基本方法,从文创产品对包装的设计需求出发,分析当前文创产品包装的现实状况;然后结合文化、趣味、环保、人本等特点进行设计方向的探索,归纳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最后结合相关的设计案例就具体的感官、情感和跨界等方向的设计实践进行阐述,进一步研究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多元路径。结论 以多样化的设计视角对当前及未来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进行研究,依托文创产品的现代性表达与设计方向,探索不同层面的设计思路与实践,能够有效拓宽文创产品包装创意领域,为当前的文创产品包装创新提供动力,值得在未来进行更加深入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姜晓微 《包装工程》2022,43(20):275-284
目的 研究黄龙府民间传说视觉化设计和开发的途径。方法 基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分析黄龙府民间传说与视觉化设计间的关系,结合视觉化设计和黄龙府代表性民间传说“伏龙泉”的实践,论述新时代视觉设计语言创造性表达黄龙府民间传说的途径,试图解开存在于传承发展与开发利用黄龙府民间传说之间的现代视觉表达的密码。结论 视觉化设计和开发黄龙府民间传说是解决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必然的选择,可以通过符号化现代形象、文创产品、地域特色产品包装3种途径进行视觉传播表现,这对传承黄龙府民间传说、实现其在视觉文化时代的重生、推动其国际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增添人们内心深处的自豪感与自信感,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黄劲松  王田雅心 《包装工程》2022,43(16):153-161
目的 为提升高速列车商务座椅用户满意度系数,提出模糊Kano模型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创新方法,通过在产品形态设计中探索用户需求,以寻求两者间关系的平衡。方法 首先,通过定性分析KJ法对调研获取的初始描述进行有序划分,构建需求层次模型,归类为用户一级需求项并建立二级需求评价项;其次,通过二级需求评价项设计模糊Kano模型问卷,通过隶属度分析及重要度排序得出需求项的优先级;最后,以高速列车商务座椅为例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用户需求要素分析筛选,应用到产品形态设计中。结论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应用创新设计,能够严谨、直观地划分目标用户群对产品形态设计的需求,从而为构建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提升高速列车商务座椅用户满意度系数与产品的形态设计创新提供前瞻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常鑫  桑懿 《包装工程》2024,(6):279-289
目的 对乡村自然美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辨,并界定自然之美、明晰自然美育方法,探索设计介入乡村自然美育方法,构建乡村自然美育设计实践路径。方法 运用情感化设计中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与自然美育方法中的感物、格物、体物进行创新结合,对乡村自然美育进行系统设计,提出乡村自然美育设计创新方法与模型,并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银窝沟乡银里村特产资源——蘑菇进行自然美育设计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估。结论 通过评估结果值显示,银里自然美育实践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和效果。具体表现为培育格物之趣,即通过情感化设计介入乡村自然美育环节中,培育社会大众客观、深入、细致地了解乡村自然所具有的诸特性与功能,重视自然科学在乡村自然美育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培育环境美德,即以自然史为宏观背景,体察、观照、感知体验乡村自然对象独有的生态进化历程,培育尊重与感恩自然的环境美德,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杨晓燕  石沅也  王伟伟  王宁 《包装工程》2023,44(12):306-313
目的 针对运用唐朝传统服饰纹样进行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难以客观、有效地对其源文化实现表征与转化,导致所设计的产品脱离纹样原本蕴含的语义内涵与时代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拓语义与模糊评价相融合的传统纹样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以陵阳公样为例,在前期策划阶段,通过梳理陵阳公样的源文化,以可拓原理对其语义进行分析,将优选得到的特征词汇进行综合图解语义评估,结合可拓变换重构理论构建图解语义集;在后期评估阶段,可视化形态意象特征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融合用户需求进行设计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论 融合可拓语义与模糊评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可以为传统纹样的创新转化及应用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8.
邵明  卢艺舟 《包装工程》2023,44(14):362-372
目的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纹样设计创作和文化传播的问题,以黔东南地区铜鼓纹样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批量生成有寓意的铜鼓纹样群。方法 以纹样寓意为切入点,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与专家评价法,筛选引进与原始纹样表征不同、寓意类似的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并使用Processing软件实现纹样的自动生成。结果 建立了基于寓意的铜鼓纹样库并使用Processing开发实现了纹样随机生成程序,通过调查问卷对随机生成的15个纹样样本与原始纹样之间的造型相似度以及用户对生成样本的寓意感受进行了检验。结论 引入新纹样元素并根据铜鼓纹造型规律进行铜鼓纹样的自动生成具有可行性。统计结果表明,铜鼓纹样中核心元素的寓意越明显,生成纹样越容易被理解,相比较而言,纹样中边缘元素的寓意对理解纹样影响较小;在造型规律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元素置换,不会改变对铜鼓纹样的视觉认知与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张倩瑜  丁伟  安大地 《包装工程》2023,44(14):277-290
目的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鄱阳漆器,提高非遗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在传统鄱阳漆器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演设计,以便保留传统纹样特征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鄱阳漆器纹样样本图谱;运用眼动实验法,将被试者对鄱阳漆器纹样的感性认知量化分析,识别出认可度较高的纹样;运用形状文法理论,对传统纹样进行解读和创新推演。结果 最终获取样本纹样进行提取和创新推演设计,并结合产品设计实践,验证该创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 鄱阳漆器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纹样作为传统漆器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以创新纹样为主要元素的衍生品能在满足当代消费需求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体现鄱阳漆器特色,为非遗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湉湉  邓嵘 《包装工程》2022,43(12):183-191, 198
目的 从设计事理学视角,探讨儿童情感陪伴玩具的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社会调研结合理论分析,提炼7~12岁城市留守儿童情感陪伴玩具中“事”的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建立合理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模型及评价体系。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案例与实践,验证设计事理学在实际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论 探索儿童情感陪伴玩具的设计路径,以Combot——具有情感陪伴与寓教于乐功能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为实践案例,证明了基于设计事理学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可有效指导儿童玩具设计,满足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