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铌对高强抗震钢筋生产过程中组织转变的影响,通过热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无铌碳素钢筋及铌微合金化钢筋(铌质量分数为0.03%)形变奥氏体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组织和相变规律,获得动态CC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3%铌使试验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有明显变化。从连续冷却曲线(CCT)可看出,添加铌后,发生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相变的冷却速度范围减小,铁素体、珠光体转变温度降低;贝氏体相变的冷却速度区间整体右移。添加铌能细化组织,各冷却速度下含铌钢的硬度均大于无铌钢。利用TEM对不同冷却速度下含铌钢中析出相进行观察,发现Nb(C,N)弥散分布于钢中,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析出的Nb(C,N)逐渐减少,析出相尺寸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2 ℃/s冷却速度冷却得到的析出相尺寸细小且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2.
利用相变仪和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现场生产工艺条件测定了一种铌钒微合金化高强度船板钢的静态和经三种终轧温度变形后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同静态CCT曲线比较,实验钢的动态CCT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随冷却速度的增大,实验钢的γ/α相变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Bs先升高到一个平台,随冷却速度的进一步增加又降低;铁素体晶粒细化.终轧温度自900降至800℃,动态CCT曲线的γ/α相变开始温度及贝氏体上临界冷却速度轻微增加,Bs下降10℃左右,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膨胀法测定6种不同成分低碳贝氏体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CCT曲线表明,加入微量硼能使含钒低碳贝氏体钢在大于03℃/s的冷速下获得贝氏体组织,而V-N微合金化的低碳贝氏体获得全贝氏体的临界冷速要高于V-B钢,且贝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也要较V-B钢高20℃左右。在含钒、氮低碳贝氏体钢中加入钼、铬将会促进钢的贝氏体相变,但钼的作用要优于铬;钼、铬的加入可使含钒、氮低碳贝氏体钢的贝氏体转变温度降低至少30℃,且贝氏体组织得到了细化,钢的维氏硬度也提高了HV10~30。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OM、TEM等试验设备,研究了Ti-Nb微合金化高速护栏钢的连续冷却组织转变规律,建立了试验钢的CC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冷速为0.5℃/s时,试验钢中的奥氏体发生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当冷速大于1℃/s时,开始发生贝氏体相变;当冷速为10~20℃/s时,既发生铁素体-贝氏体相变又发生马氏体相变;当冷速≥30℃/s时,发生贝氏体-马氏体的相变。随着冷速的增加,试验钢的硬度也随之增大。在不同冷速下钢中均存在(Ti, Nb)C析出物,且在钢中呈弥散分布,在低冷速条件下,钢中析出物的体积分数较大,尺寸较小,具有一定的析出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ER50-6钢热轧盘条的动态CCT曲线,研究了其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分析了不同冷却速度对钢的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不超过1℃/s的情况下,盘条组织为粗大铁素体加少量珠光体,组织晶粒度和硬度随冷速的变化不大;当冷速超过3℃/s时,盘条组织以铁素体加少量珠光体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贝氏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铁素体晶粒变细,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盘条硬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分析铌微合金化HRB400E高强钢筋不同冷速下转变组织,达到现场精细化的生产管理的目的,利用LINSEIS L78热膨胀仪及AutoCCT软件,结合组织和硬度测定并绘制了CCT曲线。分析结果为,过冷奥氏体在冷速小于3.5 ℃/s时发生F+P转变;在冷速为3.5 ℃/s时析出B;在冷速约为20 ℃/s时无P析出,组织为B+少量F;在冷速约为32 ℃/s时发生M相变,此时无F析出;在冷速约为80 ℃/s时全部转变为M。随着冷速的增大,F晶粒逐渐变小,而硬度逐渐增大且约到80 ℃/s时趋于平缓。根据测得的CCT曲线制定现场轧制工艺为开轧温度为(1 040±30) ℃,上冷床温度为规格小于25 mm时(950±30) ℃,规格不小于25 mm时(990±30) ℃,轧后冷速为2.2~3.0 ℃/s,可得到F+P组织且性能良好的高强钢筋。 相似文献
8.
部分企业主要采用先进的铁水预处理、RH炉外真空精炼、微合金化细化组织和控轧控冷工艺生产590MPa级别高强钢,但成本高。利用低硫铁水,钢包内充分脱氧,以铌钒复合微合金化、钢包底吹LF精炼处理、钢包喂线和严格的控温轧制技术,以较低的成本批量生产出12~32mm厚规格合格的590MPa级高强钢,能够满足用户提出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微合金化与热处理工艺是提升钢材性能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本文以DH980高强钢中NbC析出相为对象,研究了铌含量分别为210×10-6、430×10-6和690×10-6和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000、1100、1200和1300℃的条件下,高强钢中NbC析出相的析出行为.使用高温硅钼炉熔炼DH980连铸坯并添加不同Nb含量进行铌合金化,再将所得水冷样置于硅钼炉中完成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实验,然后使用夹杂物自动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夹杂物扫描、统计.经分析,铌微合金化后的高强钢中主要的夹杂物为Al2O3、MnS和NbC,其中,NbC析出相的尺寸范围为0.7~6.0μm,而1.0~2.0μm尺寸的NbC居多.使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NbC析出温度及析出量,随着钢中铌含量从210×10-6增加至690×10-6,NbC析出相的最高析出温度逐渐升高,分别为1125、1200和1260℃,NbC析出率(NbC质量与所有夹杂物质量的比值)也... 相似文献
10.
铌钛微合金化汽车大梁钢BM510L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梅钢铌钛微合金化汽车大梁用热轧板带BM510L的产品设计、冶炼工艺、轧制工艺、成品的实物质量及用户的使用情况。表明梅山生产的汽车大梁用热轧板带BM510L性能稳定,完全能够满足汽车行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一种微合金高强度钢进行热膨胀试验和热轧试验,测定了该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CCT)曲线,并研究了不同温度转变的组织和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尺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温度的降低,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与转变结束温度均升高,硬度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变形温度的降低,使得不同冷却速度下组织细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合理控轧控冷工艺,使得屈服强度均达到690MPa以上,-30℃冲击功均达到230J以上。其中,第二相粒子在整个基体内呈细小弥散分布,起到有效的强化作用并改善钢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2.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2011,(Z1):388-392
The Nb-Ti microalloyed high strength IF steel sheet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s,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extur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xperimental steel is incomplete recrystallization at 750℃ annealing,but complete recrystallization from 780℃ to 870℃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the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would gradually reduce,the plastic strain ratio and yield point elongation would gradually increase.The yield strength,tensile strength,elongation,the plastic strain ratio and th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were approximate 300MPa,410MPa,36.5%,1.7 and 0.22 respectively under annealing temperature 810℃ to 840℃.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the α-textures and γ-textures were gradually weakened,and the α-textures have a trend to {111} texture.Therefore,the suggestion of the optimal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temperature is about 810℃ to 840℃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究合金元素钼、铬对低碳铌钛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的影响,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和热膨胀试验方法,测定了钼、铬含量不同的3种低碳铌钛成分微合金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点,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转变产物的微观组织,同时结合维氏硬度测试,绘制了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钼和铬均降低奥氏体向针状铁素体转变的相变温度,并且在冷速大于1℃/s时,钼比铬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钼、铬均能抑制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扩大针状铁素体形成冷速范围,并能够显著细化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以两种微合金化方式(Nb、V、Ti和Nb、V、Ti、Mo)的X7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双道次轧制工艺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卷取温度、冷却速度对X70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及冷速的提高,金相组织细化.卷取温度在520℃、冷速在15℃/s左右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针状铁素体组织.Nb、V、Ti微合金化管线钢,当冷却速度为15℃/s时,带状组织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6.
17.
18.
变形工艺对V、Ti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含V、Ti微合金钢的未变形和50%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 珠光体相变区左移,获得铁素体 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变形也使贝氏体相变温度有所提高,同时在较高的冷速下,变形可使显微组织变得更加细小.V、Ti的复合添加,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相变温度降低,有利于得到细小的组织. 相似文献
19.
利用GLEEBLE-2000对试验钢进行热模拟试验,并结合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一种Nb-Ti微合金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变形后冷却相变行为.利用JEM-2000FX电镜对碳膜萃取复型法获取的第二相析出物进行分析,从而对热变形后冷却相变中的第二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冷却速度对第二相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粒子析出,析出相主要以Nb-Ti碳氮化物复合相形式存在,一般呈方形、椭圆形、圆形以及不规则形状,并且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第二相析出增多且变得细小. 相似文献
20.
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Mn-B系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得到了实验用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本实验用钢热变形奥氏体不发生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为1.5 ℃/s;冷却速度在1.5~7 ℃/s范围内可全部得到贝氏体组织;当冷却速度大于7 ℃/s时,不再生成贝氏体,室温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