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气折射延迟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的主要误差源.完善大气折射理论不仅可以改善数据处理的归算精度,而且有希望降低仪器的观测截止角,提高仪器的使用效应.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的天顶延迟模型都依赖于大气分布模型,各种映射函数模型的差别仅是形式上的,没有实质性差异,这就是当前仍然不能改善大气折射延迟精度的主要原因.利用大气折射表的表列数据作模拟计算证明,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作模拟处理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得到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中的所有参数.同时表明,映射函数的形式是次要的,随着连分式项数的增加可以提高模拟的精度.基于天文大气折射的测定值,给出了建立中性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改正模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GPS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要求,论述大气折射延迟模型应随测站和方向而异的必要性.在尚不能直接测定大气折射率的情况下,指出现有的各种改正模型不能达到预期精度要求的原因以及改正值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提出提高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新方法:利用不同方位的天文大气折射值的测定数据,求解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建立随观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该方法的实施能在避免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天顶延迟的改正精度提高到1mm以内.低地平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或更小.  相似文献   

3.
气象预报是高性能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要用处理能力很强的并行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对于地市级气象部门来说,由于资金的限制,使用超级并行计算机进行气象计算是很不实际的,本将并行机群技术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中尺度气象模型MM5相结合,实际基于机群系统的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型计算系统,为进行中小尺度气象计算的地市气象部门提供了一种经济、可靠的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给出了分布式编队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系统一发多收及自发自收工作模式下的目标定位方程,成功将经典Mora方程应用于分布式编队卫星InSAR系统原始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解算中,分析指出了传统Mora方程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对工程实际中所采取的沿距离向分块处理策略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该处理策略带来的DEM定位误差.基于TanDEM-X系统典型参数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光差分四相移键控(DQPSK)信号解调技术是相位调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利用钒酸钇(YVO4)晶体设计制作了2 bit延迟干涉仪(DI)作为DQPSK解调器。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光纤结构的DI,用晶体材料制作的DI具有温度稳定性高的特点,其作为光DQPSK解调技术中的关键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验搭建了20 Gb/s光NRZ-DQPSK背靠背实验系统,并利用自主设计制作的DI成功实现了NRZ-DQPSK信号解调。实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区沉降监测的需求,分析了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济宁矿区沉降精细化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建立了适合于矿区沉降监测的InSAR实用化数据处理流程及方法,提出了由粗到精的精细化监测策略.以济宁矿区为实验区,采用L波段的PALSAR(phased array type L-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构建了6个干涉对,获取了矿区的InSAR形变图,得到了多个由于地下采煤造成的沉降漏斗;对其中的葛亭煤矿进行了精细化分析与解译,生成了矿区沉降的等值线图及三维形变图;采用精密水准数据对InSAR测量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及精度的验证.结果表明:L波段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非常适合矿区大形变的沉降监测,其监测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7.
针对难以从大幅宽InSAR干涉图中自动识别与检测矿区采空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的InSAR矿区开采沉陷盆地检测模型,首先使用HOG算子提取样本中开采沉陷盆地和其他目标的边缘特征,用于训练支持向量机(SVM),得到用于检测InSAR开采沉陷盆地的SVM分类器,随后利用相干信息对分类器的检测结...  相似文献   

8.
MODIS大气可降水量(PWV)空间分辨率高但易受云雨等环境因素影响,精度不高.GNSS PWV空间分辨率较低但具有全天候、不受天气影响、精度高的优点.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结合两者的优点,基于GNSS PWV校正MODIS PWV可获取大面积高精度的PWV.针对传统的线性回归校正模型没有考虑云、气溶胶等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子流体力学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对高功率微波(HPM)脉冲传输的物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模型,可有效地减少计算量。数值计算表明,改进模型所得模拟结果与原模型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200~300 m级堆石坝变形监测的需求,弥补利用单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SAR)数据只能测得地物视线向与方位向二维变形的不足,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观测与常规点式监测数据进行跨尺度融合,提高堆石坝外观变形的监测精度;利用多维度监测数据,重构堆石坝外观变形场. 以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能够实现“大范围、低精度、高效率”的新型监测技术与“离散点、高精度、低效率”的常规监测技术的优势互补. 基于多维度监测数据重构外观变形场能够全面地掌握堆石坝的整体变形性态,降低单维度监测结果对实际变形漏判或误判的可能性. 该方法可以用于库岸边坡的变形监测和变形场重构.  相似文献   

11.
Quantitative study of atmospheric effects in spaceborne InSAR measurem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mospheric effects on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measurements are quantitatively studied based on a tandem pair of SAR data and a month-long continuous GPS tracking data obtained at six stations. Differential atmospheric signals extracted from the SAR data for two selected areas show apparent power law characteristics. The RMS values of the signals are 2.04 and 3.66 rad respectively for the two areas. These differential delays can potentially cause in the two areas peak-to-peak deformation errors of 3.64 and 6. 52 cm, respectively,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and Gaussian distribution. The respective potential peak-to-peak DEM errors are 123 and 221 m. The GPS tropospheric total zenith delays estimate indicates that a peak-to-peak error of about 7.8 cm can potentially be caused in a SAR interferogram with only 1 d interval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The error increases to about 9.6 cm for 10 d interval. The potential peak-to-peak DEM and deformation errors estimated from GPS total zenith delay measurements are however quite similar to those estimated from InSAR data. This provides us with a useful tool to pre-estimate the potential atmospheric effects in a SAR interferogram before we order the SAR images. Nevertheles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even in a small area the atmospheric delays can obscure centimetre level ground displacements and introduce a few hundred meters of errors to derived DEM.  相似文献   

12.
在多级网络模型中,用(σ,,ρλ)调节器取代(σ,ρ)调节器,讨论了当进入网络的信息包的最大长度L大于零、信息流的速率函数R(t)为0或者C时,任一比特在多级网络模型中的延迟.证明了存在一个最优值(也是最小值)ρ*,当信息流平均速率ρ不大于ρ*时,任一比特的最大延迟比未调节时要大;而当ρ大于ρ*时,最大延迟比未调节时要小.  相似文献   

13.
比较6S模型与改进DOS模型进行大气辐射校正的原理与算法,以期选取基于TM影像的更优大气辐射校正方法.选择陆地卫星7号TM遥感影像的可见光TM1、TM2、TM3波段数据,分别探讨基于6S模型与改进DOS模型进行大气辐射校正和反射率反演.研究表明:改进DOS模型较6S模型辐射校正效果更好,地表反演精度更高,且可操作性强,易于接受.对于TM影像而言,改进DOS模型是一种较优的大气辐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与课堂笔录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和课堂教学的问题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受到教师教学模式及策略的影响,而由教师适当科学引导的“气氛型自主教学模式”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5.
给出微分方程N′(t) =r(t)N(t) 1 -N(t-τ)1 -λN(t-τ)   (t≥ 0 )所有正解在t→∞时 ,趋于平衡点N =1的充分条件 ,并改进文献的相应结果 .  相似文献   

16.
目标红外辐射测量是目标特性获取和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气中测量目标辐射特性时,需要考虑目标与红外测量系统之间的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建立了大气中目标辐射测量模型,分析了辐射测量精度。利用长波红外相机对ISDC黑体进行了红外辐射测量实验,并利用MODTRAN软件计算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对测量数据进行大气修正。实验结果显示,目标辐射反演精度在9.5%~12.3%左右。  相似文献   

17.
对一类具有时滞的病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该模型全时滞稳定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些都是简明的代数判定,同时,还给出了Hopf分支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A Feasibl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ethod to TM Im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an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ethod to TM image is presented, which can simulate th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optical depth, sky radiance and path radiance at the time the satellite passes,by using interpolation among local meteorological records, parameterization models and dark pixels. The TM image of the Nanjing area in China was corrected by this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flectance, apparent reflectance and ground measured reflectance were compared. NDVI before and after atmospheric correction were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applicable and efficient in the visible to near infrared band of TM ima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the infrared spectrum measured data for the two other bands of TM image are required in future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method is suitable to many other satellit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M image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研究无线传感网中恶意软件程序的传播过程,探讨存在时间滞留的情况下恶意软件的传播模型并分析其传播行为,建立了基于时滞的无线传感网恶意软件传播模型。该模型引入传染病学理论,结合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存在时延等特性,对传播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模型系统中状态转换关系、平衡点的存在性以及局部和全局稳定性进行了正确性和完备性分析证明。基于理论分析,建立仿真模型,设置相应的传播比率,对传播过程中各状态节点数量的变化进行仿真实验,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分析;对传播过程中时滞的取值和变化进行仿真,进行了系统时滞影响的分析和阈值的确定;与具有代表性的稳定的延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进行对比,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型的数据分析。实验验证了稳定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确定了影响传播稳定性的参数阈值及其对传播的影响,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时滞对系统的影响。提出的模型为恶意软件的传播和控制提供了分析和研究思路,对于建立遏制恶意程序在移动无线传感网中扩散传播的安全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Cooke理论与方法讨论了一类时滞捕食者-食饵模型的稳定性开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