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业街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传统商业街更是蕴含着当地的历史发展.商业改造中是否融合了历史文化,以提升城市活力、形象与整体水平是改造的关键.本文以沈阳清代一条街——沈阳中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沈阳中街的发展历史,探究其来源与发展.调研分析中街现状,从文化再生的角度出发,对中街作为盛京皇城标志性景观进行分析研究与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荆州城三义街的更新与保护出发,浅析了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通过总结三义街的现状与实际问题,凝练出适宜三义街的改造策略,以及结合具体的改造设计,阐释在当下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另一种应对方法,从而形成有利于当前荆州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德启  王心邑 《华中建筑》2004,22(6):113-115
从“城市发展”与“历史碎片”的碰撞中引发出对于“历史风貌片段”的探讨。文中具体以池州市教肃街保护更新研究为例,讨论了历史风貌片段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意义、原则与方法,并初步提出了保护与改造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景观设计》2006,(F04):4-5
人民路位于传统古街与北新椒街交会处,是椒江区的商业中心,西临大型百货商店,东临影剧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5.
申静 《建筑与文化》2020,(9):136-137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精华。文章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贵州省黎平县翘街的历史沿革及文化背景,为避免历史街区旅游业态千街一面的同质化发展,通过分析翘街现状业态存在的问题,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出发探析翘街旅游业态发展,寻求街区最佳业态开发模式,为历史街区的旅游业态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健文  徐莹 《建筑学报》2007,(11):79-83
通过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一实例,尝试从城市形态的角度,以历史街区特色要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及空间维度两个方面解读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寻求历史街区特色保护与传承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泉州中山街为调研对象,从中山街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街巷特点入手,通过现场调研、资料研读、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山街的历史建筑、街巷组织、建筑风貌、空间特点以及节点空间等进行分析,以中山街为骨架,结合街道节点与支巷向街区内部渗透,结合历史文献对比中山街古今变化,推导街道走向与功能与城市功能区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景观设计》2006,(F04):2-3
“历久弥新,修旧如旧” 位于椒江老城区的北新椒街历经上百年的风雨洗礼,已如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陈旧不堪,平时无人踏访,成为城市中的一处死角,当地的城市决策者也处于修与拆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9.
柳飏 《华中建筑》2011,29(6):171-174
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由主街、辅街、堤街、巷道及其历史建筑、传统院落组成.对于沙市这一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应采用保护与更新并举的策略,依照总体发展的目标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参考RBD的规划模式,进行合理的功能组团布局,再现多样化城市风貌.从整体上,中山路历史街区应融入沿江整体景观当中,与其他景观联动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浙江临海紫阳街历史地段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角度,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紫阳街历史地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掘了其各方面的价值,探寻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西方植物猎人成就了中国“世界花园之 母”的美誉,中国特色花卉不仅美化了全世界的花园,而且 为世界花卉品种创新贡献了诸多关键的基因资源,为推动全 球花卉产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历史、现实和未来 实践3个逻辑维度分析了“花园之母”的前世今生,梳理了 1840年以后来华的33位著名植物猎人的在华采集工作,分 析了中国现代花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形势,提出利用特色资 源、实现花卉科技自立自强和种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从 资源大国到品种大国、生产大国到产业强国、花园之母到美 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邓敬  殷红 《时代建筑》2007,(4):98-103
文章对刘家琨在成都最新完成的作品"锦都院街"的设计及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刘家琨近年来一系列作品,解读和诠释了其"处理现实"的创作姿态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论述,进而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日前主办了一次装饰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交流会议,南京倍立达集团、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作了CRC、装饰混凝土轻质挂板的介绍.倍立达的GRC可以把建筑做得像飘逸的丝绸,宝贵石艺的挂板则把建筑包裹在柔顺的"条绒"里.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2)
<正>语言中有很多表达使用了"鼻子"和"耳朵"这两个词。我们首先来说一说"鼻子"这个词。鼻子对人的呼吸和嗅觉来说非常重要。有些人能够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例如,如果一位妻子牵着丈夫的鼻子走,她想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相似文献   

17.
潘莹  施瑛 《华中建筑》2009,27(1):149-154
岭南文化的“重商”思想的发展成熟影响了明清以后“岭南派”建筑的形成,“岭南派”建筑注重实用、追求享受的功能观,张扬显露、追逐潮流的装饰风格,人神共居、求财祈福的环境意象和中西合璧、多元兼容的建筑文化特征都深深根源于“重商”思想。  相似文献   

18.
建筑师土澍客串了一回“雕塑家”。可是,他把他的“雕塑”还是做成了“房子”。其间,王澍自己又获得了一些关于建筑的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吴映谦 《中外建筑》2007,(11):22-25
灰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相似文献   

20.
"无"之精神     
通过老子的段话引发出有无之间的辨证关系的探讨和思考,研究了城市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些问题,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