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宇佳  熊婉如 《居业》2021,(9):21-22,24
本文以汉长城遗址区内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和村落空间存在的问题,从空间规划、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引介国内外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遗址的复杂特性,从历史、生态、社会3个向度对其环境进行解构与释义.针对当前我国大遗址环境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消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紊乱等严峻挑战,通过对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现实要求与目标指向这两个核心课题的理论阐释,将环境营造视作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抓手,将遗址环境与其本体间的和谐及历史、生态、社会各环境要素间的和谐确立为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终极目标.在此理论前提下,通过杜陵与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的环境营造案例,对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农村及偏远地区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是大遗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章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及偏远地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中存在的问题,在阐释生产性景观的生成、演变及其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中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了生产性景观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和提出了生产性景观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大遗址保护中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甘肃西河滩遗址的现状,分析了遗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建筑工程、管理规划、环境保护、展示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遗址保护措施,以期为欠发达地区村落型遗址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形态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历史形态演变,及其对遗址区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启示。随着2013年未央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区原址的10个村落进行了整体搬迁。从城市历史保护的连续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不少挑战。从汉长安城形态演变中最为突出的4个历史阶段,梳理了西汉以来汉长安城的城市建设、水系格局、道路系统以及村落布局等形态要素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信息叠加分析,探讨了遗址区村落与原址地形和水系格局等形态要素间的共生关系。最后从历史形态保护视角,指出了村落形态在汉长安城历史形态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遗址及大遗址保护展示概念和现状的分析,指出国内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强调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整体环境观理念。通过大遗址保护规划和景观规划结构图示的剖析,进一步揭示景观规划如何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针对洛阳隋唐城大遗址进行了保护展示规划的研究,探讨了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法和措施,如功能调整、景观环境设计、游览策划、视听系统、重要节点控制等,以求为整体理念下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增添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大遗址的保护建设都与当地的边缘聚落出现了明显矛盾。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著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建立与村落城镇化之间产生了"保护限制村落发展,发展破坏遗址保护"的悖论。与此同时,保护区周围的大部分村落的发展趋势均出现了明显差异。然而,目前相关政府与机构对于各个边缘聚落出现众多差异化问题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也未能做出有效、及时的应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内的朱村村、黄泥口村及华兴社区为例,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不同类型边缘聚落民生发展的居民需求结构,并据此设计了不同类型需求的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的形式,对各个村落自身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协同进行评估。最后,通过比较研究三个村落的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边缘聚落提出相应的振兴策略,以期为我国大遗址区域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遗址的环境保护问题 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好环境保护 措施才能保证大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基于 此,通过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环境植 物修复案例的实践分析,对大遗址进行的 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做 了简要的总结概述,并结合遗址的历史风 貌、生态环境恢复策略及国内一些大遗址 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似问题进行了有 效的探讨,使大遗址在被有效地保护利用 的同时,能够保证相应经济效益的提高,使 其在“丝绸之路”遗产建设上发挥重要的历 史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遗址保护和环境科学的交叉视角,以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大遗址保护中的环境整治环节作出了理论总结,同时结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现状,论述指出了当前环境的片段性、滞后性等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作为中国大遗址区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目前汉长安城人居环境整治初步完成,如何激发下一阶段文化近郊村的发展原动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相家巷村为例,探索城市近郊遗址区村落发展路径,从文化、土地、产业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发展中面临文化资源开发不足、闲置土地低效未利用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在文化上,盘活特色文化,塑造文化展示型遗址村落;在土地上,结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体验空间;在产业上,以科技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带动乡村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以期为遗址区乡村如何结合城乡融合的视角进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吕正平 《园林》2012,(4):28-3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近些年我国解决与落实大遗址保护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新兴办法,如何将遗址保护的原真性、有效性与公园所具备的公共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相融合,是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格局与体验的分析与介绍,为寻找遗址风景的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是我国遗址公园实践的典范,通过对其景观环境形象、景观环境意义的解读,阐明其价值所在。正是这些遗址公园实践的逐步推进,促成了《良诸共识》的达成,使我国遗址公园保护理论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了大遗址保护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3.
陈稳亮  冀剑雄  宋孟霖 《城市规划》2021,45(4):48-56,105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处城市边缘区的大遗址的治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空间治理的一大难题.面对汉长安城遗址管理的尺度失配问题,在对国外多尺度研究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前后的两个不同时段,分别以遗址区和典型村落作为焦点对遗址区系统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基于遗址区系统的结构特征、驱动要素和演化趋势,对汉长安城遗址适应性治理的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位于城市中心的大遗址不仅面临遗产保护的重任,同时面对遗址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传统“单点保护”模式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已不能适应遗址“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要求,西安市在大明宫遗址保护中探索“整体保护、积极利用”的大遗址保护模式,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为城市中心型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前,窑址类遗址保护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对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规划的研究,并参考其它相关规划,试图对窑址这一类型的遗址保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总结、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李亚 《园林》2012,(4):19-2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大遗址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河北省邯郸市大遗址保护为例,对其遗址保护和利用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对遗址保护模式提出详细构想,希望能对国内各省市开展遗址保护有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遗址保护在我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国大遗址不同于西方,由于面积巨大且遗存实物较少,其保护工程实施的优劣会对整体城市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甚至是城市风貌与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大遗址保护面临的挑战众多,作者在文章中就原真性原则展开讨论,以近年东方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分析其保护中原真性的实施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曼 《城市建筑》2023,(1):170-173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助“共生”理念的引入,探讨共生体系的形成途径,即在宏观层面形成遗址发展依托西安市的寄生模式,在中观层面形成遗址区和村落非对称均衡发展的偏利共生模式,在微观层面形成遗址点和周边环境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同时加强各个层级之间的空间联动,营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向的共生体系,进而激发汉长安城遗址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由于其规模巨大,往往跨越多个乡镇的行政辖区。大遗址跨越的这些乡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集中表现有两点:一是大遗址的文化遗产价值突出,遗址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控制要求较严格,对乡镇发展有较多限制要求;二是由于大遗址规模巨大,涉及的镇村人口众多,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将其全部外迁,那么在保护的前提下,解决好这些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人口就业、土地利用、设施建设等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目的:将城市的两大元素——文化与空间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座谈获取一手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城市不同区位大遗址在文物保护、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方面面临不同的发展境遇。结论:通过促进大遗址区空间“再生”、构建大遗址区多元特色开放空间、建设大遗址区和谐社会空间、发展大遗址特色文化产业空间等路径实现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