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中中华文化的“隐”和“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它主要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主要倡导弱势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本文将简要论述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的综合过程,并由此展开讨论,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华文化"隐"和"显"翻译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诗歌创作中,意象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诗人往往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赋予浓缩的意象深层的文化涵义,因此,意象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理论,本文运用接受美学探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翻译,同时赏析了许渊冲先生英译的《满江红》以及他在处理意象时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将文学作品的语言视为一种含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的“框架结构”,这些“未定点”和“意义空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伸缩性,能够激活读者的想像力,召唤读者参与文本创作,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模糊性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4.
诠释学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并不是被动机械的复制文本,而是进行创造性的解释。文章运用诠释学理论具体分析了译者在解读和传译古诗词中的模糊语的过程,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选择,在确保译文的可接受度的前提下,彰显译者主体性,创造性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为作家和翻译家的余光中从自身创作和翻译实践出发对文学翻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倡文学翻译时采用变通手段,呼吁“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不吻而合。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余光中所译诗歌,探讨其如何以变通手段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形意之美,能够为普通译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歌浓缩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也涵括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思索。从十七八世纪起,德国开始认识中国诗歌。按世纪分析了德国的中国诗歌翻译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比"与"兴"是中国传统诗学中两个重要的范畴。相比前代,宋代《诗》学对"比"与"兴"的内涵外延有更为深广的认识。宋代《诗》学阐释"比兴",兼顾经学、文学。从"显"与"隐"的两个维度审视"比兴":从《诗》之大义及温柔敦厚之诗教的角度出发时,"比"较"兴"更为隐晦;但从玩味诗意的目标出发时,"兴"又较"比"为意长。  相似文献   

8.
商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商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结合实例探讨了中国服饰商标词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其翻译的难度和重要性分别显示出其难操作性和必操作性。关于诗歌翻译,目前存在很多争论问题,有可译不可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等。同时,现存诗歌翻译理论与方法的区别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站在视诗歌为文化传播的立场上,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西美学思想差异及中英语言表现形式的差异,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技巧,译者应避免随意填补原文的意义模糊,破坏原文学文本的模糊美和含蓄美。因此,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去研究并成功运用模糊语言,对扩大作品审美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动人的美感和意境的升华,使原文意蕴深厚,人物形象丰富生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标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从读者的地位与作用,视野期待与视野融合,视野的变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接受理论对商标词翻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于诗歌的翻译也层出不穷.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他们以认知语言学的不同角度为出发点,对诗歌翻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积极探索新的视角来研究诗歌翻译.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主观化理论为框架,从主观化对等的四个方面——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并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活动中的"移情作用"方面看,读者并非文本的被动接受者,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是能动的。接受美学理论重视读者的参与,强调读者的接受。译者首先是读者,然后是为译文读者服务的生产者。严复关于翻译的"信、达、雅"标准蕴涵着接受美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商标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从读者的地位与作用,视野期待与视野融合.视野的变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接受理论对商标词翻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接受美学关于作者意图、文本意义与读者参与关系的基本观点。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预测和期待的过程,是读者情感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无论采用什么翻译策略对英汉商标名称进行互译都应该注重译语读者(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接受,以便达到商标应具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接受美学关于作者意图、文本意义与读者参与关系的基本观点。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预测和期待的过程,是读者情感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学者朱光潜从心理学视角对文艺创造进行的研究把中国美学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他的美感经验的特征无论是对翻译的欣赏或是创作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试图以许渊冲老师的翻译为例,结合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和许渊冲的翻译创作实践,以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关心理以及翻译创作对译者个性和情趣的返照。  相似文献   

19.
20.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如何让这颗明珠在全球化的今天散发出更大的魅力,一直是译界关注的话题.但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很难再现原诗作的意思,形式和意境.本文拟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诗歌翻译的难点,以期从语言文化的层面来探索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