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焦炭热态性能对高炉冶炼有重要影响,已成为评价焦炭质量的重要参数,而焦炭热态性能与炼焦煤的性质和炼焦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依据弱(非)黏结性煤配煤炼焦实际,对David Merrick关于界面结合强度计算式进行优化,并结合不同煤样两两配合炼焦所得焦炭的结构强度和显微强度测试结果,对含有弱黏结性煤参与炼焦的焦炭进行界面结合强度计算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David Merrick计算式比原式更适用于预测弱黏结性煤配煤炼焦所得焦炭的界面结合强度;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不同变质程度煤进行共炭化后,其所得焦炭界面结合情况不同,在配比为6:4时,肥煤与焦煤的界面结合最好,而气煤与瘦煤的界面结合最差。  相似文献   

3.
从炼焦分厂的焦炉炼焦、熄焦、筛焦和放焦入手,系统分析了炼焦过程中影响焦炭筛分粒级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在实践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高炉稳定顺行,提供了优质焦炭。  相似文献   

4.
SCO炉是最接近焦炉实际的模拟焦化炉,为了更好地掌握焦炉内焦炭硫分的空间分布规律,选取山西灵石肥煤(LS)为研究对象,采用70 kg SCO炉炼焦,利用湿法化学分析方法结合XPS技术研究焦炭中硫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SCO炉上方焦样,沿着径向方向全硫逐渐升高,硫酸盐硫逐渐降低;SCO炉下方焦样,沿着径向方向,全硫呈...  相似文献   

5.
采用5个配煤方案进行捣固炼焦试验,研究不同的堆积密度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煤堆积密度对焦炭的灰分和硫分基本没有影响,而对焦炭的气孔率、冷态机械强度及热性质影响显著。捣固炼焦的最佳堆积密度为0.9~1.1 t/m3。最佳堆积密度及在最佳密度下的焦炭性能还受配合煤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某公司现行配煤方案为基础,研究回配焦粉替代瘦煤捣固炼焦时焦粉粒径和配比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粉粒径大于0.2mm时不适合炼焦,焦粉粒径小于0.2mm时在配合煤黏结能力有富余的条件下适合炼焦,此时配入一定比例适宜粒径的焦粉对焦炭质量不会起到明显的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添加和吸附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煤中添加矿物质炼焦和焦炭吸附矿物质两种方法来研究焦炭中的矿物质对其溶损反应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添加矿物质时,过渡金属对焦炭反应性起正催化作用;硼族元素对焦炭反应性起负催化作用,焦炭吸附矿物质时,相应元素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并且吸附矿物质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比添加矿物质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焦炭微观参数的意义,介绍了几项焦炭微观参数的测量方法。根据添加物炼焦的有关数据,阐明了微观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评定焦炭质量、进行焦炭研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煤分类指标和中国煤炭分类图,利用PHP语言开发了中国煤炭分类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煤质指标,准确确定煤种所属类别和牌号,并在中国煤炭分类图上显示所属位置.该系统可依据煤种性质变化调整配煤比例,从而指导炼焦配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围绕现有焦炉设备和炼焦生产工艺,有些方面开发了一系列提高焦炭质量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其中煤调湿(CMC)越来越受到炼焦行业的关注,煤调湿技术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煤调湿技术原理简介煤调湿技术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再装炉前去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控制在6%左右,然后装炉进行炼焦生产·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其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分的恒定·该技术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所含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稳定控制入炉煤所含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既可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会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困难·企业使用该技术可收到入炉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煤调湿技术近几年的发展近几年,煤调湿技术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日本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第一代是导热油干燥方式·该方式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煤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  相似文献   

11.
采用30种配煤方案,在堆积密度为1.1t/m3的条件下进行捣固炼焦试验,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入炉煤性质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性能指标与入炉煤性质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适当降低入炉煤的挥发分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冷态机械强度,而增加入炉煤的黏结指数有利于提高焦炭的耐磨强度,但不利于提高焦炭的抗碎强度;适当降低入炉煤的挥发分和催化指数、提高其黏结指数有利于改善焦炭的高温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世界及中国的一次能源的资源结构与消费结构后得出煤快速加热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技术途径,回顾了煤快速加热工艺的研究开发历程,从前人研究中得出将原煤快速加热到软化熔融温度(400~500℃)可以大大提高其粘结性.详细介绍了超级炼焦技术SCOPE21. 表明通过对原煤的快速加热预处理,结合低温出焦,可以在保证焦炭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将不粘煤或弱粘煤的配煤量提高到50%.和现有炼焦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提高1.4倍,节能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对某焦化公司进口的印尼焦煤、肥煤、1/3焦煤以及国内同牌号的田庄焦煤、两渡肥煤和枣庄1/3焦煤进行煤质及单种煤结焦性对比分析,并以生产常用配比为基础进行20 kg实验焦炉配煤炼焦实验,探讨印尼煤与国内炼焦煤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印尼煤均是低灰、低硫、强黏结性、高膨胀性、低流动性的单一煤,其活性高,活惰比均不低于24,而国内炼焦煤有一定的混配,其活惰比为1~2,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含量较为均衡;印尼单种煤所制焦炭的强度和热性能较差;印尼煤替代国内同牌号煤进行配煤炼焦,所制焦炭质量明显下降,并且替代量越大,焦炭质量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混合优化的配煤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配煤炼焦中 ,配煤比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稳定焦炭质量就要求配煤比实时性、自适应性好 ,因此采用混合优化算法分两步进行配煤比计算 .首先 ,根据焦化反应机理 ,采用神经网络建立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并通过遗传算法 ( GA)训练权值 ,从而提高模型自适应性 .其次 ,采用 GA实现配煤比定量计算 ,克服了以往基于知识的定性分析方法中对经验的依赖 .通过系统仿真 ,证明该方法较已有方法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炼焦能耗计算繁琐、影响因素众多的问题,以目标火道温度、烟道吸力、水分、挥发分和炼焦时间为输入变量,以炼焦能耗为输出变量,提出基于差分进化算法改进的RBF预测模型。由于RBF网络存在学习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多个缺点,针对性地改进了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能耗预测模型。利用具有强大全局搜索能力的差分进化算法,选择RBF网络中基函数的中心值、宽度和输出权重的计算最优值,以此作为RBF神经网络的中心值、宽度和输出权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BF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稳定性和训练速度,对降低炼焦能耗、提高焦炭产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常规炼焦工艺及肥煤,焦煤比例相对稳定条件下,望峰岗煤的性质对焦炭热态性能的贡献,结论表明,选用15%-20%望峰岗煤能较大程度提高马钢冶金焦炭热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炼焦精煤的生产作了简要回顾,并指出,与当前趋向相比较,我国炼焦精煤的灰分偏高。 对代表我国平均可选性的一个原煤,拟定了几种洗选方案并作详细讨论。得到的普遍结论是,采用不同精度的选煤方法都能合理地得到低灰精煤。但由于煤炭计价的规定,生产低灰精煤给煤炭生产部门带来利润亏损。通过计算指出,在低灰点分选时生铁的生产和动力燃料的供应都有很大的节能效果。 作者认为煤炭品种的比价应符合我国炼焦煤的平均可选性,以促进这一节能措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气煤添加焦粉后其粘结性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炼焦的焦炭质量进行了预测,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准东煤田是我国已勘探的最大整装煤田,易于开采,适合做动力煤,但其碱金属含量较高,碱金属对煤炭燃烧中氮氧化物的转化与还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碱金属Na、K在不同焦炭表面不同吸附点的吸附行为与迁移路径进行研究,总结了高碱煤燃烧过程中碱金属Na、K的吸附特性与迁移规律。结果表明,Na在A型和G型焦炭的最佳吸附位置为H位,在Z型焦炭的最佳吸附位置为T位,K在A型和Z型焦炭的最佳吸附位置为H位,在G型焦炭的最佳吸附位置为T位;碱金属Na、K在同种焦炭表面的相对迁移能量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均向最佳吸附位置移动。  相似文献   

20.
洁净煤技术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地分析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依靠科技支撑与创新,实施洁净煤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解决环境污染和煤炭综合开发利用,保证能源安全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对制定云南省能源发展目标及推动云南省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应用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