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使四平市水文站网更好地服务于防汛抗旱,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充分的信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文站网的要求,对现在运行站网的代表性、合理性以及站网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存在问题,以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区域服从流域,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结构优化,经济合理、防止重复、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4.
5.
6.
水情信息采集及传输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960万km~2的土地上,江河众多,其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就有79条。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和珠江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这些平原的地面高程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历史上都曾遭受过洪水淹没,总面积约有73.8万 km~2。在这里居住着我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 相似文献
7.
报汛站网作为防汛抗旱工作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起着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完善与否主要体现在汛情信息的采集准确性和传输及时性两个方面。本文从抚顺市报汛站网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促进抚顺市报汛站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出了站网发展与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9.
10.
文章通过对撒销邮电组合,自建全省唯一水情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介绍,说明该系统提高了水情传输的时效性,可靠性,并取得了显著效益,水文无线报汛通信网系为我省重要水文站水雨情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四平市水情站网布设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水文通讯信息网络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渡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大渡河流域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流域的站网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通讯组网方式,确定北斗星通信为目前最适合水情测报系统的卫星通信方式。在水情遥测系统进一步规划的前提下,拟定了大渡河流域的水情预报方案,初步设计了大渡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相似文献
13.
黄河河龙区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站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黄河河龙区间水情报汛站网现状,指出无论站网密度还是时效性,都不能满足黄河防汛及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试验等重大治黄实践对该区水文情报的需求,必须加快该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结合该区暴雨洪水特点及黄河防汛、治黄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对河龙区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站网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上游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中,我们成功建立并应用了水情信息语音查询系统。系统将电话语音技术与水情信息处理技术及数据库相结合,实现对水情信息的自动语音查询。本文着重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系统功能特点。实践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实现无人值守,可广泛应用于防汛水文部门及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5.
水质站网规划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战略布局,它直接关系到水质资料的代表性,水质站网的功能和效益。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从水质站网分类、站网密度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以供水质站网优化调整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水情对长江的防汛、航运、工程建设等影响极大,1994年汛期长江上游的水情异常,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枯汛,汛期各江段洪水总量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少35%-45%,尤其是个别支流如渠江罗渡溪站,在汛期出现了年最低水位,枯季反而出现了年最高水位的反常现象,从统计原理出发,采取系统比较的方法,对1994年特枯水情气环流形势、雨情、洪水总量、洪水组成、年最高水位及出现时间进行了分析,找出1994年水情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报汛站网是在水文站网的基础上,在一定地区,按一定原则,以一定报汛手段,承担报送实时水情的实时水情收集系统。报汛站网是防汛抗旱工作的耳目,是防汛抗洪决策和洪水作业预报的基础信息来源。因此,分析评价现有站网,对进一步完善、优化、发展报汛站网,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省防汛抗旱及水资源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1日8:00,水文局118个中央报汛站报汛自动化启动仪式在长江流域水情中心举行,这标志着长江水文现代化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20.
加强北京市雨水情遥测系统建设刘和平(北京市防汛办公室)北京市水旱灾害频繁,地域分布广,突发性强,部分河道、水库的防洪标准不高。多年来的抗洪斗争实践证明:要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范围和损失,除了继续进行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抗灾能力外;采取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