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接触角测量原理、游隙与原始接触角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实例重点介绍了轴向载荷作用下轴承接触角的变化,并指出在检测轴承接触角时应考虑轴向载荷对接触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球轴承接触角测量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角是角接触球轴承最重要的几何参数。分别介绍了运用轴承几何学原理和轴承运动学原理检测球轴承接触角的方法。其中,几何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轴承径向游隙间接获得接触角,运动学检测法是利用球轴承旋转套圈与保持架间的速度差检测接触角。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量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关键尺寸,利用接触角的公式计算出实际接触角。并进一步分析了沟径、沟心距及游隙对接触角的影响,为接触角的控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测量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测量装置并在实际生产中论证了这种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规则粗糙固体表面液体浸润性对表观接触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粗糙表面固液接触角的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规则粗糙形貌中液体浸润性对表观接触角的影响,推导出了一种新的规则粗糙表面的表观接触角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规则形貌的设计可以控制液体的浸润特性,以及固液表观接触角,其中微孔的孔深和孔分辨率等几何参数成为重要的控制参数。同时,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这种考虑液体浸润性的表观接触角模型,也提供了对表观接触角滞后现象解释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传统触针式测量粗糙度仪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车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在机测量装置,通过一套装夹机构,实现了视觉系统与机床的结合.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图像,进行了光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红光60°角照射比白色背景光效果更好.此视觉测量装置,将为最终实现数控车床工件表面粗糙度在线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航空产品特殊空间尺寸的测量,设计了由测量基座和量规组成的测量装置,解决了特殊要求尺寸测量难度大和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微纳双重结构表面的接触角模型及其润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超疏水、自清洁荷叶表面具有的微米乳突和纳米鞭毛双重结构,设计类似荷叶表面的微/纳双重结构,建立对应的Wenzel、Cassie接触角模型,分析微纳双重结构及其结构参数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单级微观结构,具有细长(较大的柱高与柱边长比)微观结构的粗糙表面疏水效果更好;对于微纳双重结构,二级纳米结构的出现降低了实现超疏水性的柱高与柱边长比的阈值,微纳双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表面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杨新 《轴承》2004,(10):40-41
通过对轴承的运动进行分析,寻求轴承零件的转速与轴承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轴承接触角与轴承零件转速的关系,通过检测轴承零件转速间接测量轴承接触角。  相似文献   

11.
接触式大型非球面镜面形测量中测量点分布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准确有效地检测大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面形,研究了接触式测量光学元件的测量点分布方式.使用不同密度的径向分布及均匀分布的测量点分别对以不同Zernike多项式表示的面形偏差进行采样,然后计算采样所得面形相对给定面形PV值及RMS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1.8m抛物面镜面形实测结果表明:在镜面加工的成型及粗磨阶段,由于面形偏差主要呈旋转对称分布,低密度径向分布测量点即可满足继续加工的检测需求;在精磨及初抛阶段,面形偏差主要为像散或其它非对称面形偏差,测量点均匀分布是提升测量精度的有效手段.此分析方法可以指导测量点的排布方式,从而确保由测量点分布引入的测量误差小于镜面本身面形误差的1/5,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角接触球轴承沟位置标准件的两种测量方法,及他们的适用范围,为控制沟位置尺寸偏差、提高装配合套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A measurement method for contact angle based on Hough Transformation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It is proved reliable through a study on the drop shape of water on Teflon, polypropylene and stainless steel. Th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contact angle is implemented in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 drop shape image graying, and threshold segmentation with OTSU method, edge detection by Roberts operator, and the line and circle detection by Hough Transformation. The water contact angles on the Teflon, polypropylene and stainless steel are obtained by calculation; they are 113.23°, 104.34° and 77.28° respectively. The nois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method works with high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14.
三维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粗糙度测量是评估零件表面特性的重要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三维表面粗糙度逐渐成为反映工件表面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总结并比较了多种三维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及特点,根据测量过程是否接触被测表面,将三维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分为接触式测量法与非接触式测量法。接触式测量法主要包括触针扫描法;非接触式测量法主要包括光学法(相移干涉显微法、相干扫描干涉法、数字全息法、共聚焦显微法、共聚焦色差显微法、点自动对焦法、变焦法、激光三角法和光切法)和电镜法(扫描电子显微法、扫描隧道显微法、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法和原子力显微法)。针对每种测量方法的发展现状,本文讨论了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面角度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面角度现场测试需求,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漫反射测量特性,搭建了面角度非接触测量装置,提出了一种结合三坐标测量机和位置敏感探测器对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空间坐标化标定的方法,从而构建出精确的面角度测量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面角度非接触测量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在±25°测量范围内其结果为U=0.044°~0.046°(k=2);通过性能验证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对装置的性能指标进行考核,在±25°测量范围内其绝对测量示值误差不超过0.036°,重复性不超过0.004°,稳定性不超过0.021°;实验结果表明该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面角度非接触测量装置准确可靠,具备开展面角度现场测试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时,只需径向游隙合格。通过加热外圈等方法,可方便地将钢球、保持架与内、外圈装配在一起。轴承装配前要重点控制锁口尺寸的大小,既要防止组装困难,又要防止轴承散套。一般锁口尺寸通过磨加工来保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半内圈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中压板固定套圈紧固性差、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通过紧固螺钉替代压板,提高了被测轴承的紧固性和测量精度,并使被测轴承装夹非常方便,且结构简单、测量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光学硬脆材料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表面/亚表面损伤,对器件性能、使用寿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相较于磨削、研磨两种前道工艺,抛光阶段材料的损伤逐渐减少至极其微量的程度,而最终残留的损伤将伴随材料的使用全周期,研究抛光阶段表面质量的变化过程对掌握抛光的工艺质量十分必要,但测量难度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总结抛光阶段损伤形式的基础上,首先仿真分析了准布儒斯特角法检测表面质量的原理和优势,随后以Nd∶GGG激光晶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椭偏仪对不同抛光工艺下样品表面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白光干涉法测量的表面形貌进行对比,准布儒斯特角偏移量和相位角变化曲线斜率准确地反映了抛光过程中表面质量的变化,展现了该方法的无损伤和高灵敏度特性,以及辅助研究抛光工艺的可行性。最后,对准布儒斯特角法在表面质量检测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装备装配过程中的大尺寸空间角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基准的大尺寸空间角测量方法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利用自准直原理获取被测轴线方向,通过内部陀螺仪和编码器测量被测轴线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单位向量坐标,然后根据每个被测轴线在公共基准内的单位向量坐标值实现空间角的计算。建立了大尺寸空间角测量的数学模型,并对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搭建了测量系统的原理样机并利用原理样机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原理样机的实际测量误差为14",满足了测量精度的要求。该方法采用惯性空间作为公共测量基准,有效地解决了测量大尺寸空间角时测量基准难以建立和传递的难题,使得测量过程更加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20.
激光跟踪仪测角误差的现场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光跟踪仪是基于角度传感和测长技术相结合的球坐标测量系统,其长度测量采用激光干涉测长方法,可直接溯源至激光波长,因此,激光跟踪仪的长度测量精度远高于角度测量精度,相对而言,测角误差就成为评价跟踪仪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为了对现场测量激光跟踪仪的测角误差进行快速有效地评价,采用跟踪仪多站位对空间中测量区域内若干个被测点进行测量,与传统基于角度交汇原理的多站位冗余测量不同,利用各站位所观测的高精度测长值建立误差方程,并通过测长方向的矢量位移对跟踪仪测长误差进行约束,获得被测点三维坐标在跟踪仪水平角和垂直角方向上的改正值,以此来评价激光跟踪仪的测角误差。通过Leica激光跟踪仪AT901-LR进行了多站位测角误差评价实验,在现场测量条件下,跟踪仪水平和垂直方向测角误差约为0.003 mm/m(1σ),符合跟踪仪的测量误差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